孔子在我國的文化史上是聖人般的存在,如果讓你用幾個詞語來形容他,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詞語呢?
迂腐、刻闆、嚴肅、文弱、老學究、慢條斯理、溫和、慈祥……想必大多數人都是這麼看待孔子的。
孔子像
如果我告訴你孔子是高大威猛的、殺伐決斷的、愛開玩笑的、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要罵人的,你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
那麼就請你閱讀本文,咱們一起來還原曆史真相,領略一個不一樣的孔子。
咱們先從孔子的身世開始講起。
孔子姓子不姓孔。孔子姓子不姓孔,那是要叫他子孔嗎?難道我們祖祖輩輩都叫錯了?難道我們的教科書也錯了?
别急别急,請聽我說。因為孔子的祖先是商朝皇族,商王姓子,所以孔子也姓子。
那麼孔又是怎麼來的呢?孔其實是氏。我們知道古人有姓也有氏,下面咱們就講一下姓和氏的區别。
姓起源于上古母系氏族社會,來源于母親,在上古母系社會裡,女性的地位高于男性,子女都跟随母親姓。
所以咱們看“姓”這個字它就帶有女字旁,還有不少古姓,如“姜”“姬”“赢”“姒”也都帶有女字旁。
而氏呢?由于子孫繁衍,同一種族分為若幹分支,分散到不同的居住地,每一個分支都有一個特殊的稱号作為标志,這就是氏。
一般來說可以用居住的地名作氏;用官名作氏;用職業作氏;用祖先的字或谥号作氏。咱們的孔子就屬于最後這種情況,他是宋國的公孫嘉之後,公孫嘉字孔父。
姓和氏最根本上的區别就是:姓用來“别血緣、别婚姻”,同姓不能結婚。氏用來“明貴賤,表出身”,有些氏一直就是名門望族的标志。到了戰國末期,姓和氏逐漸合二為一。
孔子祖籍河南,而不是山東。今天的山東曲阜有孔林,孔廟,許多人就想當然地認為孔子的祖籍在山東。其實不然。
曲阜孔廟
咱們前面說了,孔子的祖先是商朝皇族,武王克商,建立了周朝,商朝殘存的勢力被封到了宋,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在今天的河南商丘那一片。所以孔子的祖籍就在河南。
後來宋國發生内亂,孔子的六世族孔父嘉出逃到了魯國,從此之後,他這一脈就世代在魯國生活下來。
孔子思想的内核是禮法,他的出生卻不合禮法。《東周列國志》上記載,叔梁纥(即孔子的父親)向顔氏求婚時,顔氏擔心他年齡太大,就對五個女兒說:“你們誰願意嫁給鄒大夫(即叔梁纥)?”大家都不吭聲,可能就是不願意。
最後年齡最小的女兒徵在站出來說:“女子之義,在家從父,惟父所命,何問焉?”大意是說我們做女兒的,在家裡要順從父親,父親說什麼就是什麼,你又何必再問呢?(這話怎麼聽起來有賭氣的成分)顔氏就把徵在許配給了叔梁纥。
孔子的母親徵在
孔子剛生下來時長得特别難看,腦袋中間有個坑。《史記》上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
圩頂是頭頂凹陷的意思,孔子因為剛生下來頭頂凹陷,所以名字就叫丘。
《東周列國志》上講了一個故事,說顔氏女徵在和叔梁纥結婚後,因為擔心叔梁纥年紀太大生不了孩子,就到尼山祈禱。
然後晚上睡覺時夢到了黑帝,黑帝告訴她:“你将會生一個聖人兒子,分娩的時候必須到‘空桑’之中。”夢醒之後,徵在就有了身孕。
叔梁纥告訴徵在,在南山有一個山洞,俗名就叫空桑。臨近分娩時,徵在就住到了這個山洞裡,然後生下了孔子。
孔子剛出生時長相怪異,牛唇虎掌,鴛肩龜脊(肩膀像鴛鴦的肩膀那樣渾圓,脊背像烏龜背那樣厚實),海口輔喉(嘴巴寬,喉結大),頂門狀如反宇(頭頂四周高,中間凹陷)。叔梁纥說:“這個兒子秉承了尼山之靈。”所以取名為丘,字仲尼。
尼山書院
孔子并不是耕讀世家,而是将門之後。孔子的父親叔梁纥是魯國有名的勇士。
有一次他随軍去攻打偪陽。偪陽城守軍設下了空城計:大開城門,讓魯軍随意進入。等進到一半時放下城門,把魯軍一分為二,讓其首尾不能相顧,然後城内伏軍趁勢殺出,全殲入城的魯軍。
危急時刻,叔梁纥展示了勇士本色,用雙手托起千斤重的城門,進城的魯軍盡數撤出,避免了一場大敗。
叔梁纥雙手托起城門
孔子并不是文弱書生,而是彪形大漢。在世人的印象當中,孔子既然是思想家,教育家,那他應該是文質彬彬的書生形象,其實不是這樣子的。
孔子生在魯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咱們常說山東大漢,山東人天生具有高大威猛的基因,孔子當然也不例外。
《史記》上說“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周代的一尺大約20厘米,一寸大約2厘米,合計九尺六寸就是192厘米,這個身高放在現代也是一個大高個。
孔子不僅個子高,而且也很魁梧,看起來像一個帶兵打仗的将軍。因為這一點,他吃過一個大虧。
孔子畫像
《史記》上記載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走到陳國,經過匡這個地方,匡人就把他當成魯國的将軍陽虎,這個陽虎曾經攻打過匡人,于是匡人就把孔子拘押了五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