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規管型 BPPV 極少見,我們對其病理機制則是知之甚少。其特點是眼震不明顯,常表現為輕微的旋轉性眼震,眼動快相朝患側。當病人出現這種眼震,應考慮中樞損傷,雖然中樞病竈很難發現。
前半規管管内結石症
A、反複發作的位置性眩暈或頭暈,可由平躺動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誘發;
B、持續時間<1min;
C、Dix-Hallpike手法複位或患者處于仰卧位,同時頭位垂直時,即刻或間隔數秒内可引出眼震,持續時間<1min,多為向地性垂直眼震。
D、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上半規管耳石症複位法深懸頭位法
主要用于垂直半規管(上半規管)耳石症的複位治療。由于臨床上垂直半規管耳石症的發病率很低,約占BPPV發病率的1-2%左右;因此該方法在臨床上并不多見,具體操作如下:
1.患者平坐于檢查床, 快速後仰懸頭,使頭與水平面呈45°;
2.快速坐起至半卧位,使頭與床水平面保持30°~45°;
3.待頭暈及眼震消失後,坐起回複于直立位。
4.上述每個體位待眼震消失後保持1min。
對于臨床上典型的耳石症患者,在明确耳石症的發病側别及受累的半規管後,通過上述複位治療,90%以上的患者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但應注意,有些耳石症患者可表現為不典型的症狀和體征,如在行雙側Dix-Hallpike或Roll試驗時均出現眩暈及眼震;在反複行Dix-Hallpike或Roll試驗時均無眩暈及眼震出現,但平卧起床時出現短暫的眩暈發作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