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科學的養魚技術

科學的養魚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6 06:18:56

陸續出了很多養鳥養花的視頻跟文章,現在一些養魚的小夥伴,來分享一些自己的養魚小心得。

養魚無論是大型複雜過濾養魚系統,還是原生态大池塘養魚,又或者是小水缸養魚,其實并沒有那麼困難。萬變不離其中,隻要注意到本質的幾個方面,就能把魚兒養好,也出了一些簡單的視頻聊過這個問題,歡迎前去查看。關注點贊,一起交流。

科學的養魚技術(生态古法養魚技巧)1

養魚,其實最本質就是水的含氧量,水質問題,魚通過魚鰓在水裡呼吸,含氧量不夠,水質太惡劣,自然是養不活的。但是保證了這兩個基礎的方面,基本無論上手何種缸具養魚,都能從中尋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

科學的養魚技術(生态古法養魚技巧)2

水缸裡保持含氧量的關鍵,其實并不是裡面水生植物的多少,而是缸面跟空氣接觸的面積,直接決定含氧量的問題。一般來說,接觸面越大,含氧量越容易充足。植物隻是輔助一部分,加上可以多少淨化吸收水裡一些雜質等。

科學的養魚技術(生态古法養魚技巧)3

水質問題,就是換水,懶人三五天換水法養魚也可以。養好水的古法養魚,行成了小生态系統的魚缸,基本可以不用換水,水少了添加就好。

科學的養魚技術(生态古法養魚技巧)4

還有就是最容易犯的問題就是小缸養大魚,小缸養多條魚。這是導緻魚兒缺氧的關鍵,見過挺多網友這樣養魚,一個小小的水缸,為了拍照拍視頻好看,四五條大魚擠個小缸,也不流水,也不增氧,過個三五天魚就挂了。拍的視頻都是魚在浮頭呼吸,還以為魚兒生活得自在讨喜。其實已經讓魚兒瀕臨死亡的邊緣了。

科學的養魚技術(生态古法養魚技巧)5

不會養水的網友,就簡單用流水循環,加綠植過濾去流水養魚就好,一個小水泵解決所有問題。會古法的,就大缸少量養小魚,什麼時候魚缸裡長了青苔,形成了小微生物蟲子,就能把魚兒放進魚缸裡了。我這裡的流水也是長年不開,就依賴下雨蓄水滴進水缸,偶爾發現水少就添加。裡面植物長得非常旺盛,青苔微生物也繁衍。魚兒也養了一年多了,依然生存的非常舒服,時常探頭吃飼料,非常惬意。其他視頻文章也有過相關介紹,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一起交流經驗心得。

科學的養魚技術(生态古法養魚技巧)6

水質問題是最好解決的,勤快的就換水,懶的就水草,傘竹,銅錢草往魚缸裡面種。魚兒拉屎天然肥料,保證植物長得旺盛。放幾顆小田螺吃些魚便泥土,有條件的網購幾條小泥鳅吃土,淨化改善水質就好了。

科學的養魚技術(生态古法養魚技巧)7

可以說,分析了很多種養魚的視頻經驗,古法養魚,生态養魚,是最簡單的養魚方式。也是最接近自然,保持水缸生态循環的方式。當然水缸的觀賞性沒有玻璃缸那麼直觀透明。

科學的養魚技術(生态古法養魚技巧)8

但是吧,一汪小水,種些綠植,或者增加流水循環,幾條小魚,流動點綴,更自然簡樸,時常觀望,期待魚兒遊來遊去能看到那麼一眼,或者等着魚兒上浮吃魚飼料,不也是一種欣賞。

科學的養魚技術(生态古法養魚技巧)9

上圖是做在鳥籠裡的魚池,流水循環,植物生物過濾,魚兒在小魚池裡,跟籠子裡的鳥兒搭配,互相成為各自的風景,也是很有靈性的。

一些教程,欣賞視頻,其他的介紹,都在更新的其他文章跟視頻,歡迎前去觀看。找到屬于自己的養殖方式。一起交流經驗心得,點贊關注,持續更新更多經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