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地圖舌怎麼調理食補? 中醫一貫重視舌體和舌苔的變化,素有“舌為脾胃之外候”“苔為胃氣之根”的說法有的孩子體質虛弱、脾胃虛弱,反映在舌苔上就是地圖舌的表現,也稱花剝苔,舌苔呈塊狀,鋪不滿舌面有的家長咨詢我,用三星湯補舌苔效果不佳,該怎麼辦?三星湯是消食導滞的良藥,可以助運脾胃,但對于調理地圖舌,還要進一步學習,不是光喝三星湯就夠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孩子地圖舌怎麼調理食補?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中醫一貫重視舌體和舌苔的變化,素有“舌為脾胃之外候”“苔為胃氣之根”的說法。有的孩子體質虛弱、脾胃虛弱,反映在舌苔上就是地圖舌的表現,也稱花剝苔,舌苔呈塊狀,鋪不滿舌面。有的家長咨詢我,用三星湯補舌苔效果不佳,該怎麼辦?三星湯是消食導滞的良藥,可以助運脾胃,但對于調理地圖舌,還要進一步學習,不是光喝三星湯就夠了。
今天我會重點和大家聊聊如何分辨孩子的地圖舌?是如何引起的?不同情況的地圖舌該如何調理?
地圖舌就是體虛、胃氣虛嗎?
地圖舌在臨床上有兩種分型,一種是舌質淡、舌體胖;另一種是舌質紅、舌體瘦長。
1.舌體胖、舌質淡、舌面較濕潤:氣虛導緻地圖舌
舌象:
舌質淡、舌體偏胖。舌苔比較白膩,而且剝脫面的邊緣無隆起,剝脫面常常光滑如鏡。出現這種類型的地圖舌,說明孩子脾胃受損,陽氣不足。
如果家長經常給孩子喝涼茶、吃生冷的食物,每天喝酸奶,吃香蕉、火龍果這些寒涼的食物,孩子脾胃的“火氣”和動力就會不夠,就會産生地圖舌。
2.舌體長、舌質紅、舌面較幹燥:陰虛導緻地圖舌
舌象:
舌質紅、舌體瘦長。舌苔剝落的邊緣偏白黃色,微微隆起,舌面上還常見圓形、橢圓形紅斑。這類地圖舌的孩子,多是陰虛火旺,虛火烤灼孩子的胃氣與胃中津液,使胃氣陰受損,不能上承于舌形成舌苔缺損。
注意孩子氣虛,如果不及時調理,很可能會發展為陰虛。如果孩子陰虛嚴重,舌苔還會全部剝落形成光亮的“鏡面舌”。臨床鏡面舌的孩子不多,但是一旦出現,說明孩子陰虛是非常嚴重的,最好盡快就醫調理。
氣虛導緻的地圖舌,宜益氣、養胃、健脾
如果地圖舌的孩子還伴有面色青黃,易出汗,精神很好但一動就累,虛胖的症狀,說明孩子是氣虛導緻的地圖舌。
孩子之所以氣虛,主要是脾氣虛。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給孩子補氣,就是補脾氣。給大家推薦一個兒童補氣健脾食療方:
健脾養胃方
材料:白術15g,山藥10g,太子參5g,谷芽5g,陳皮1g。
做法:上述材料煲湯或煎水服用。
功效:健脾和胃。
适用年齡:3歲以上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以用。
孩子氣虛很大程度上是家長喂養不當造成的,所以家長在喂養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不要過度給孩子補充營養,清淡飲食,少吃多餐;不要過度用藥,尤其是消炎藥、抗生素;注意保暖,避免外感風寒。
陰虛導緻的地圖舌,調理重點要放在滋陰
陰虛,指的是體内陰不足,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滋潤、濡養等作用減退所表現的虛熱證候,屬虛證、熱證的性質。
家長該如何判斷孩子的地圖舌是否陰虛導緻的呢?一般來說,陰虛的孩子,都會有以下表現:
① 精神疲倦,但是煩躁不安、脾氣不好;
② 體溫正常,但經常手足心燙、皮膚燙;
③ 口燥咽幹,喜歡喝冷飲;
④ 很能吃,但是吃不胖,瘦瘦黃黃的,面色不好;
⑤ 晚上睡不好,容易出汗,尤其後半夜明顯;
⑥ 大便幹燥,顔色偏深;
⑦ 舌質紅,舌體,少苔,少津,地圖舌。
為什麼孩子會陰虛?常見的原因有三個:先天禀賦(父母給予孩子天生的體質就是陰虛體質)、飲食不均衡(肉食、油炸燥熱的食物吃太多,蔬菜五谷攝入太少)、經常熬夜。
所以對于陰虛導緻的地圖舌,日常調理要以滋陰為主,但不能太滋膩,否則孩子脾胃承受不了。
滋陰潤舌茶就是不錯的選擇:
滋陰潤舌茶
材料:太子參5g,麥冬10g,燈芯草5紮,烏梅5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4~5碗水,浸泡30分鐘,然後用文火煮30分鐘。代茶飲,分次服用。
功效:清熱降火,滋陰生津。
适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注意:感冒、舌質淡、舌苔厚膩者不宜飲用。
孩子出現地圖舌是典型的脾胃功能失調的表現,脾胃之氣陰受損,無法上承于舌面生苔,則見地圖舌。所以,地圖舌的孩子,一定要注意調理好脾胃。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衆号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