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給兒童的死亡教育

給兒童的死亡教育

母嬰 更新时间:2024-12-27 21:07:03

給兒童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聽到這四個字,也許不少人會詫異吧,是的,這之前,我也是聽都沒聽過的,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給兒童的死亡教育?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給兒童的死亡教育(如何對小孩進行死亡教育)1

給兒童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聽到這四個字,也許不少人會詫異吧,是的,這之前,我也是聽都沒聽過的。

清明的前幾日,四歲半的女兒突然問我,“媽媽清明節是長輩們會死的節日嗎”?我想應該是女兒理解錯了,所以告訴女兒,我們是為了紀念死去的長輩才有了清明節。女兒又問:“長輩們為什麼會死呢”。我說:“可能是生病了,可能是老了,可能是意外。”“那爸爸媽媽也會死嗎?”我略停頓了下,還是說了“會的。”女兒突然就哭了起來,“爸爸媽媽為什麼會死掉,叫着不喜歡清明節,不要過清明節了”。為了安撫女兒,說:“時間過去,寶貝在長大,爸爸媽媽也在長大,然後就會老了,會生病,是很自然的事的。”當時并未重視。随後女兒總是有意無意的說着,不想爸爸媽媽死掉。我都隻是告訴她,爸爸媽媽會好好照顧自己的,這樣就可以更長時間陪伴寶貝長大了。我是想告訴女兒事實的,想讓她明白,有些事是不可控的,希望她能學會接受,以後遇到事情能有那樣的勇氣和能力。現在想來,卻有些本末倒置了。

昨日睡前,女兒談到了地震,“媽媽為什麼會有地震呢”?“因為闆塊運動呀…”“那高安會有地震嗎”“有過餘震”“那地震了會怎樣呢?”“有些房子會倒,路會斷裂,橋會塌,也有些人會死…”還未說完,女兒突然就大哭了起來,“媽媽如果我不長大了,你們是不是就不會老,我不要地震,不要你們老,不要你們死…”。

曾經,我以為有些事情,應該讓她盡早知道,這樣,遇事不會突兀,可以鍛煉承受事件的能力。看她不可抑制的哭泣,突然開始害怕,這樣的簡單直白,是不是太過殘忍,會不會給她的心理留下了不可逆的傷害。于是,等她睡着後就開始相關搜索,以下摘錄: (一)

在紐約的幼兒園裡,如果同學們共同養育的金魚死了,老師會召集孩子們給金魚辦一場“葬禮”。追悼會上,老師會引導孩子進行關于死亡的讨論,分享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解答孩子的疑問。最後,全班一起埋葬金魚,認真對金魚說“再見”。老師還會讓孩子做紀念金魚的畫冊,将孩子想對金魚說的話寫進去,給思念一個寄托的地方。在小學,學校還會特意安排死亡教育課——讓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到殡儀館體驗死亡,甚至讓家長在同學們的注視下,自願躺進棺材裡體驗死亡的感覺。

這樣的死亡教育課堂,在歐美國家很普遍,但在中國幾乎是零。

可能由于這方面教育的欠缺,我們的孩子對死亡往往沒有深層次的感受和思考。當他們遇到死亡事件時,尤其是至親突然去世,極有可能會受到嚴重的精神打擊,嚴重時甚至會帶來很多心理和生理問題[2],包括過度悲傷、存在幻覺、情感淡漠、驚恐發作或産生不負責任等行為。

對死亡的恐懼處理不好

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會對死亡産生恐懼、焦慮、逃避的态度,這或許是人的本能。

但對于兒童來說,如果不适當處理早期哀傷症狀,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個年齡段出現心理問題,比如抑郁、長期内疚懊惱、封閉自己的内心等,并有可能影響終生[3]。

而如果能在适當的時機,對兒童進行死亡教育,有助于解除他們對生命旅程的恐懼感[4]。

兒童教育學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中曾說過:“如果孩子能在開誠布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

死亡教育還有更高階的意義,在于:它同時也是一場生命教育,教會孩子珍愛生命,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

該怎樣跟孩子談論死亡呢?

家長可以記住下面3個基本原則。

1.不傳遞恐懼、焦慮

面對孩子關于死亡的形形色色的問題,爸媽一定要保持耐心,積極正面地去回應。

比如,孩子有時可能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問:“爸爸媽媽會死嗎?”這時,家長不要過于焦慮,也不要“顧左右而言他”。

這顯示,孩子開始對死亡有概念了,他們害怕分離。你可以平和地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死去,你們也會長大,慢慢離開爸爸媽媽,但這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當親人離世時,家長要撫慰孩子,可以悲傷,可以哭泣,但最好的方式是懷念。比如,可以讓孩子以畫畫的方式來懷念,也可以與孩子一起植樹、種花來紀念逝者。

另外,家長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将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盡量在輕松的氛圍中談論。談話時,要考慮到孩子的個性、心理承受能力。

2.不回避不欺騙

當孩子發起“生死之問”,家長要誠實以對,不撒謊、不搪塞、不回避。

開誠布公的氛圍會增強親子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彼此間的信任感。反之,大人的猶豫、拒絕和回避,隻會讓孩子産生恐懼和焦慮。

如果不知道怎麼回答,可以清晰明了地說:“我不知道”。不要跟孩子說過世的人是“睡着了”或“去旅行”。現實中,很多孩子會因此開始害怕睡覺,或擔心父母出門後就不再回來了。美化死亡也不可取。應該讓孩子知道,死了不能複生,對死亡有一種敬畏之心,這樣才會珍惜生命,避開危險。

3.适當解釋

解釋時要簡潔清晰,不必過度談論細節。孩子年紀越小,解釋要越簡單。可以先了解孩子想知道關于“死亡”的哪方面内容,然後有針對性地回答,不要主動牽扯到其他問題。

解釋時要聯系孩子的生活經驗,可以聯系花開花落、草木枯榮、寵物的生死,讓他意識到生老病死是個正常的生命過程,生命是會不斷繁衍,生生不息的。

年齡階段不同,死亡教育的方式有差異

不要期望孩子能夠一下子理解死亡。

不同年齡的孩子,生活經曆不一樣,對死亡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樣。

3歲以下的孩子:無法分辨死亡和分離;

3~5歲:對死亡的必然性并沒有概念,他們理解死亡為一種可變化的、暫時的狀态;

5~9歲:對死亡的不可逆性有了認知;

9歲以上:開始能夠逐漸對死亡産生比較全面的認識,意識到死亡的普遍性和必然性[5]。

解釋起來,家長可以試試下面幾個方法:

3歲以下:一般有分離焦慮,難以理解分離和死亡的區别。因此,爸爸媽媽不要跟孩子說“親人離開了”,而要用更具象化的事件來描述死亡。比如,人死了,就不能呼吸了,不能吃飯了,也不會走路了,不會笑了等。用這些基礎的生活需求,跟孩子解釋死亡,孩子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5歲:這時的孩子可能會以為,死亡是短暫的。比如,他們可能認為,死亡就像自己的電動玩具沒電了,充電就又活了。這時候,可以簡單、誠懇地告訴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普遍的,是不可逆的,每個人都會經曆這樣的過程,幫助孩子宣洩情緒。家長還可以借助繪本或者動畫片、電影等,幫助孩子理解死亡的概念。

5-9歲:已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終點,家長需要給予孩子安撫,鼓勵他們尋找身邊可信任的人(比如爸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去宣洩自己的情緒,并給予他們關懷。

9歲以上:基本能正視死亡。父母可以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解釋人類生老病死的規律。告訴孩子,死亡并不可怕。例如,死亡也能通過捐獻器官讓其他生命得以延續,死亡并不是完全無意義。更要告訴孩子,生命是美好的,應該珍惜和享受生命。

(二)

江蘇常州一幼兒園開設的死亡教育課堂,就很有借鑒意義。

上林地課程時,小朋友們對皮球蟲産生了濃厚興趣,于是老師組織孩子研究皮球蟲的外形,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把皮球蟲裝在瓶瓶罐罐裡,放在幼兒園裡每天進行觀察。

某一天的美術課上,一位小朋友突然驚呼,自己的皮球蟲怎麼不動了?

皮球蟲死了,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

借助這個機會,老師将美術課迅速轉換成了一節生命教育課程。

老師先帶着孩子們觀察死去的皮球蟲,大家一同總結這種蟲子活着和死後的不同。随後,又将皮球蟲話題切換到人類。

死亡是什麼?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人類很強壯,不呼吸就會死。”

“人老了就會死,老死了。”

“死亡就是身上沒有肉了,隻有白色的骨頭。”

“死了就是永遠醒不過來了。”

“死後要變成天上的星星。”

“死後要埋到坑裡。”

……

這些都是幼兒班孩子對“死”的看法,甚至還有很多腦洞大開的想法。

經過一番讨論,他們還非常正式地給皮球蟲辦了一場葬禮。

通過活着的皮球蟲,老師讓孩子們觀察生命;通過死去的皮球蟲,老師充分引導孩子們思考到底什麼是死亡,由此引申到人類,最後又帶孩子們讀生命教育的繪本。

在生與死之間,品味離别和失去,學會珍惜和愛護,既有童真童趣,又有潛移默化的教育。

非常棒的一場生命教育課。

是啊,講事實本身沒有錯隻是我們應該注意方式方法,比如講地震後果,如果換成,就像兩個小孩玩鬧中,不小心撞到了一起,會怎樣呢?效果是不是更好。

如果說樹葉掉落是死亡,那是不是應該講新葉長出是希望。我們總講了事實,卻忘了告訴孩子,怎樣消化事實。也許這才是問題所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