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圖選自《延禧攻略》乾隆&魏璎珞相關圖片。
有讀者問我,《延禧攻略》中乾隆為了向魏璎珞示好,送給她一幅名叫《鵲華秋色圖》的畫,那可是純貴妃讨要很久而不得的珍品,究竟乾隆為什麼送這張畫給魏璎珞?
那是因為啊,乾隆本人是畫家趙孟頫的迷弟,更因為趙孟頫本人就是個寵妻狂魔,尤其“中秋”這個詞,在趙孟頫的書法神品《太上無極混元一氣度人妙經》中被重重地提及。
中秋節,我們就來講一對曆史上著名的恩愛夫妻。
丈夫趙孟頫,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和詩人,繪畫作品更被視為“神品”。2017年,甘肅天慶博物館以1.909億元拍下了趙孟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還被視為撿了便宜,他任何一件作品從未在最近八年的拍賣市場上低于1500萬。
妻子管道昇,天賦過人,詩詞歌賦幾乎不用刻意學習,就能很快精通,是家族中備受珍愛的小女兒。
稀罕的是,關于管道昇的事迹,幾乎全部來自最親近的丈夫趙孟頫筆錄,畢生被宗師般的丈夫欣賞,不用說古代,即便當代,也是難得。
管道昇究竟神奇在哪裡?
公元1279年,管道昇18歲,南宋滅亡。家裡不舍得她在亂世中匆忙出嫁,便留她一直待到28歲,精挑細選之後,才把她嫁給36歲的大齡男青年趙孟頫。
趙孟頫出身顯赫,他所在的趙家是宋太祖的第四子秦王趙德芳後代,趙德芳還有個更被人熟知的稱呼叫做“八賢王”。有了才華和家底的鋪墊,趙孟頫才得以娶到才女管道昇,于是,他特别感慨自己的幸運:“夫人生而聰明過人,公甚奇之,必得佳婿。予輿公同裡閏,公又奇予以必貴,故夫人歸于我。”
翻譯過來很有趣:“我夫人天生聰明得不得了,嶽父那是寶貝得一塌糊塗,一定要找到乘龍快婿,最好還是同鄉,嶽父左挑右選認為我将來前途無量,這才把女兒嫁給我。”
老趙一邊贊美夫人,一邊不忘記表揚自己也棒棒哒。
2
公元1289年春天,28歲的管道昇嫁給36歲的趙孟頫,這個結婚的年齡在當時屬于極品晚婚,但是,兩個情緒穩定的成熟男女,在處理家庭關系上也更有智慧。
管道昇與趙孟頫在家庭中的分工從婚姻之初就非常明确,為了丈夫安心為官治學,管道昇側重持家,家裡家外井井有條。
她對外接待賓客,遇到家人得罪了外人,必定立即登門道歉,把誤會掐滅在萌芽中;遇見親朋好友經濟窘迫,她毫不吝啬金錢,大方周濟;她禮數周全,逢年過節祭祀祖先,一定穿戴隆重,準時操辦。
這些記載均出自趙孟頫自己撰寫的《魏國夫人管氏墓志銘》,字裡行間滿滿對夫人的感念。他的弟子楊載也說:“老師向來不願意把時間精力多花在瑣事上,全部交由師母打理,從不由于家事分心,才能全心投入到詩書中去。”
但是,趙孟頫并不是甩手掌櫃,他在生活中被妻子照顧,志趣上卻是妻子的“尊師”。
在宋末元初書畫領域,趙孟頫的影響無人能及,他的書法稱雄一世,篆、隸、行、草無一不精,繪畫更是登峰造極,以管道昇的聰慧,怎麼能放過身邊的導師。
她自謙說:我畫畫雖然沒有老師,難以學到精髓,但我有個好老公呀,跟随老公偷學十多年,也能得到幾分成績。
趙孟頫特别欣賞妻子“偷師”,他在《管仲姬漁父圖并題卷》寫:“吳興郡夫人不學詩而能詩,不學畫而能畫,得于天然者也。”
“得于天然”,一方面指管道昇天資聰穎,另一方面也是她常與丈夫外出遊曆山水,從大自然中領會真意。比起同時代其他男人把妻子藏在家裡,恨不得以“拙荊”、“賤内”稱呼,趙孟頫對夫人是十足的驕傲和欣賞,兩人曾經一同在歐波亭觀雨,留下了《趙松雪管仲姬歐波亭圖》。
趙孟頫還把與妻子的日常唱和寫成了小詩《與師孟書》,寄給了朋友:“山妻對飲唱漁歌,唱罷漁歌道氣多。風定雲收中夜靜,滿天明月浸寒波。”
我與妻子對飲,偶爾互相唱和,夜深人靜月光如水,原本這世界隻有你我。
這兩個人的“夫妻相”不僅是志趣相投,連字迹都很相似,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曾經評價這夫婦倆字迹難分彼此:“管夫人書牍行楷,與鷗波公殆不可辨同異。”趙孟頫甚至可以模仿妻子的字迹幫她給親人回信,夫妻倆的字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
即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婚姻依舊有波折。
明朝蔣一葵撰寫的紀傳體通史《堯山堂外記》中記載,50歲的趙孟頫提出納妾,但他畢竟是文人,又與妻子多年感情融洽,于是寫了首小令試探管道昇的底線:
“我學士,爾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娶幾個吳姬、越女,也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隻管占住玉堂春。”
夫人啊,即便大學士蘇東坡都有朝雲、暮雲這樣知情達意的妾室,我就算娶幾個美貌的江南女子也沒什麼,尤其夫人年過四十,我敬你是家裡唯一的女主人,給足名分可好?
在元代,以趙孟頫的身份和地位提出納妾,從事理上說,不算過分。
可是,婚姻怎能隻說事理而不講情理呢?管道昇很清楚自己的底線:絕不與任何女子分享丈夫的感情。
她研磨、鋪紙、提筆、揮毫,寫下這首經典的《我侬詞》: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撚一個你,塑一個我。
将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撚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椁。”
老趙啊,我們兩情相悅,共曆風雨,早已不分彼此。就算打破重來,那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夫妻的至高境界是生死不離,聽着,你身邊不能有其他女人,除了我。
老實說,我絲毫不覺得這首小令悲情,那口語化的表白既婉轉動聽,也綿裡藏針,愛情和婚姻是兩種狀态,濃烈的愛情依托于電光火石的碰撞,長久的婚姻則來自于靜水深流的安定。
管道昇清楚自己的優勢,更明白丈夫的軟肋,她很懂策略和分寸,用一首小令撥回丈夫錯亂的心弦。
趙孟頫從此絕口不提納妾,夫妻倆還把這兩張字箋工整地謄寫下來,貼在案旁,時不時開個玩笑。
4
在充滿情趣的家居生活中,趙家一門出了七位書畫家:
次子趙雍不僅擅長山水畫,也精通人物鞍馬,書法方面正、行、草書都端正典雅;
孫子趙麟,是趙雍的第二個兒子,擅長人馬、山水,書畫深得父親與祖父的精髓;
第三子趙奕,元代隐士,他的行書《梅花詩》筆法既傳承父親,也在行筆結字上有突破;
女兒趙由晰,書法行雲流水,代表作《家書帖頁》收藏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外孫王蒙,與黃公望、吳鎮、倪瓒合稱為“元四家”;
這些子女和孫輩,加上趙孟頫和管道昇夫婦,正好七人。
我特别喜歡這對夫婦,他們渾厚的書卷氣和婚姻的煙火氣絲毫不違和,字裡行間的柔情,和畫裡畫外的蜜意,總讓人會心一笑。
公元1318年,管道昇病重,趙孟頫多次上書請求陪伴夫人,終于在次年四月得旨回家照料妻子,于二十五日離開元朝都城大都。
誰料五月十日,管道昇便病逝在臨清舟中,趙孟頫悲痛萬分,親自撰寫《魏國夫人管氏墓志銘》,他在文裡不吝筆力地稱贊妻子,希望後世依然記得有這樣一位娴雅才情的女子,善書法、工繪畫、扶老攜幼,樣樣拎得起。
在墓志銘的最後,趙孟頫說:
“東衡之原,夫人所擇,規為同穴,百世無易。”
他親筆書寫了他們最後的故事,了卻一生情緣,從此無力操持官場,隻在家中書寫《度人經》悼念妻子。
三年後,趙孟頫病逝,生同衾,死同椁,與發妻管道昇合葬。
其實,懂妻子的男人,更懂人間月圓。
即便在古代,模範男人也是既有心懷天下,同時不忘小家,這或許也是電視劇安排乾隆把舍不得送給其他人的心愛畫作《鵲華秋色圖》送給魏璎珞的原因。
中秋之際,為你講述一個溫暖的故事,即便再忙,地球離了你也不會停擺,可是,家中少了你便不再團圓,帝王、名家、尋常百姓都一樣。
筱懿祝大家中秋團團圓圓,與心愛的人和和美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