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是臨床常見症狀之一,尤其是遇到急診患者,心内科醫生常局限于本專業的疾病,但是胸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很多,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若診斷及治療不及時,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對于急性胸痛這一症狀而言,及時且正确的鑒别和診斷尤為重要。
01急性冠脈綜合征
定義:ACS通常是不穩定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侵蝕、破裂及伴随的血小闆聚集、血栓形成,從而導緻急性、亞急性心肌缺血、壞死的一組嚴重進展性疾病。包括非ST段擡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NSTE-ACS)和急性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肥胖、有冠心病家族史、年齡在35歲以上女性,30歲以上男性。
臨床表現:多為發作性胸骨後悶痛,緊縮壓榨感或壓迫感等。可由勞累、情緒、寒冷刺激等原因誘發,嚴重者伴大汗、胸悶甚至有窒息感。有些患者症狀不典型,可表現為牙痛、下颌痛、頸部不适,左肩背疼痛或腹痛。部分患者症狀可服用硝酸甘油或休息後自行緩解,但是一旦發生此種情況均應盡快去醫院确診,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02主動脈夾層
定義:主動脈夾層指主動脈腔内的血液從主動脈内膜撕裂處進入主動脈中膜,使中膜分離,沿主動脈長軸方向擴展形成主動脈壁的真假兩腔分離狀态。
病因:80%以上患者都患有高血壓病,長期高血壓狀态導緻動脈壁長期處于應激狀态,彈力纖維常發生囊性病變甚至壞死。
臨床表現:突發的胸背部撕裂樣疼痛,伴高血壓,疼痛一般起病即達高峰,劇烈且難以忍受,因疼痛呈休克貌,伴大汗淋漓,少數患者可能疼痛不顯著。
03急性心包炎
定義:急性心包炎是由心包髒層和壁層急性炎症引起的綜合征。
誘因:感染、腫瘤、創傷、風濕等,部分病因不明。
臨床表現:胸痛部位多位于心前區或胸骨後,可放射至頸部、左肩部、左臂部,輕重不一,嚴重者呈緊縮痛或刺痛,多于體位改變、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時加重。可出現呼吸困難,乏力、水腫、甚至休克,坐位及前傾位時胸痛及壓迫症狀可有所減輕。
04肺栓塞
定義: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動脈引起肺循環和右心功能障礙的臨床和病理生理綜合征。
誘因:重大創傷、外科手術、下肢骨折、關節置換、長期卧床少動、慢性心肺疾病、心衰、惡性腫瘤、肥胖症、妊娠及口服避孕藥等,少數無明确誘因。
臨床表現:不具特異性,可突然起病,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虛脫、面色蒼白、出冷汗、呼吸困難、咳嗽、可有或不明顯的胸痛,或不典型的肩頸及上腹疼痛等,甚至暈厥、咯血。某些患者極度焦慮不安、恐懼、惡心、抽搐和昏迷。暈厥可能是急性肺栓塞惟一或首發症狀。大多數病人會出現血壓下降,以及呼吸、心率增快等體征,伴休克、發绀、頸靜脈怒張等。大的動脈栓塞可出現急性右心衰,嚴重者猝死。
05張力性氣胸
定義:較大的肺泡破裂或較大較深的肺裂傷或支氣管破裂,裂口與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單向活瓣,又稱高壓性氣胸。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嚴重者可出現煩躁、發绀、昏迷甚至窒息。胸部X線檢查及胸部CT确診。
06肺癌
肺部惡性腫瘤。
病因:吸煙、職業及環境暴露、大氣污染、電離輻射、慢性肺部疾病、遺傳等。
臨床表現:肺癌患者的症狀取決于腫瘤發生部位、病理類型、有無并發症、以及患者自身耐受等原因,25%患者可出現胸痛,常為不典型的隐痛、鈍痛,如癌細胞侵犯胸膜壁,也可表現為刺痛;持續劇烈、藥物難以控制的胸痛,提示已有廣泛的胸膜或胸壁侵犯;肩部或胸背部持續性疼痛提示肺葉内側近縱隔部位有腫瘤外侵可能。除胸痛外,還可有咳嗽、痰中帶血、咯血、胸悶氣短,消瘦,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狀。
07肺炎/胸膜炎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
胸膜炎(pleurisy)是指由緻病因素(通常為病毒或細菌)刺激胸膜所緻的胸膜炎症,又稱“肋膜炎”。
誘因:感染(病毒、細菌等)、創傷、化學性損傷等。
臨床表現: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胸痛以咳嗽或深吸氣是為著,多伴有發熱、咳嗽、咳痰,甚至胸悶氣短。應用抗感染藥物後上述症狀可減輕。
08過度通氣綜合征
定義:呼吸中樞調節異常,過度通氣超過生理代謝所需而引起的一組症候群。
誘因:精神刺激、代謝異常(甲亢、發熱等)、缺氧、疾病導緻呼吸中樞受到刺激等。
臨床表現:呼吸加深、加快,但呼吸困難,伴肢體麻木、頭暈眼花,嚴重者可有暈厥、抽搐等症狀。胸悶壓迫感或窒息感,可有胸痛、心悸、心動過速等,也可有頭痛、頭暈、意識障礙。但無陽性體征。多繼發性的呼吸性堿中毒等症狀。
09膽囊炎/膽結石
80%-95%的急性膽囊炎的病人膽囊内含有結石,主要原因是膽囊内結石的突然梗阻。
導緻膽結石的原因:不良生活習慣、遺傳、藥物刺激、内分泌異常、肥胖等原因。
表現:膽囊炎及膽結石的表現一般呈右上腹疼痛,但有些患者可表現為右胸疼痛、放射痛,但多伴有腹脹腹痛,厭食,惡心或消化不良等症。
10胰腺炎
定義: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分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為急性胰腺炎反複發作造成的一種胰腺慢性進行性破壞的疾病。
病因:膽道梗阻、酗酒、暴飲暴食、高脂血症、手術創傷、感染等。
臨床表現:多數有膽石症病史,常在暴飲暴食或酗酒後突然發作,上腹部持續性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可有惡心、嘔吐;重症病人腹痛迅速擴散至全腹,常有發熱,并早期出現休克或多髒器功能不全綜合征。上腹壓痛或伴有肌緊張、反跳痛,可有黃疸,臍周圍或側腹壁皮膚可出現紫紅色瘀斑。急性重症患者可引起心電圖上出現心肌梗死樣改變。
11反流性食管炎
定義:由胃、十二指腸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變。
誘因:中老年人、肥胖、吸煙、飲酒及精神壓力大。
臨床表現:胸痛表現為位于胸骨後的燒灼樣痛,多在飽餐後平卧位或彎腰時出現,可伴有反酸、燒心、反胃等症狀,也可在熟睡時出現。
12食管裂孔疝或食管破裂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髒器(主要是胃)通過膈食管裂孔進入胸腔所緻的疾病。
病因:食管裂孔疝多為先天發育不良、長期腹壓增高、手術創傷。食管破裂多由于創傷及手術。
臨床表現:食管裂孔疝表現與反流性食管炎類似,多為胸骨後或劍突下燒灼感、腹部脹滿、嗳氣、疼痛等。疼痛性質多為燒灼感或針刺樣疼,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頸部等處。如發生疝囊嵌頓,可突發劇烈上腹痛伴嘔吐,完全不能吞咽或同時發生大出血,提示發生急性嵌頓。當疝囊較大壓迫心肺、縱隔時,可以産生氣急、心悸、咳嗽、發绀等症狀。食管破裂的疼痛與破裂發生部位有關,頸段破裂為頸部疼痛,吞咽困難及聲音嘶啞;胸段破裂時,表現為胸骨後或上胸部劇烈疼痛。食管穿孔進入胸膜腔時,可引起液氣胸,因而可有患側胸痛、呼吸困難及發绀等症狀;腹段破裂時,可有突發性胸痛或上腹部疼痛,且向肩背部放射,并有發熱、氣促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13消化性潰瘍
定義:由于酸性胃液及蛋白酶對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所緻的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
誘因: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杆菌感染等。
臨床表現:疼痛多位于中上腹,也可在劍突下,界限不十分分明,不典型時可表現為胸痛、胸骨後鈍痛、灼燒感或饑餓痛,疼痛多長期、周期性發作,與飲食相關性大,疼痛一般較輕,如出現持續性劇烈疼痛提示穿孔。
14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由胸脊髓向兩側發出經肋間到胸前壁,支配相應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間走行的感覺分支。
誘因:精神緊張、情緒不穩及睡眠差,椎間盤突出、韌帶增厚骨化、胸椎結核、骨折、腫瘤、帶狀疱疹等也可引起。
臨床表現:胸部或背部針刺樣痛,瞬間即逝,但反複發作,持續數秒或數分鐘,可自行緩解,疼痛範圍為局部一個點或無固定部位,呈環狀分布,可單側、雙側受累。
15肋軟骨炎
分為非特異性肋軟骨炎和感染性肋軟骨炎。
病因:非特異性肋軟骨炎病因尚不明确,感染性肋軟骨炎又稱化膿性肋軟骨炎,是一種少見的外科感染。
臨床表現:疼痛部位多發生在胸骨旁第2-4肋軟骨,以第2肋軟骨最常見,多見單根肋骨受累,偶見雙側或多根肋骨受累,受累的肋軟骨局部可腫大隆起,疼痛為鈍痛或銳痛,局部有明顯壓痛,皮膚無紅腫改變,嚴重者疼痛向肩胛、上臂、腋窩放射,可因上肢活動、深呼吸或咳嗽等動作使胸痛加重,胸痛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小時甚至幾天。感染性肋軟骨炎患者皮膚局部出現紅腫熱痛,以胸痛為主,多有全身感染症狀。
16帶狀疱疹
定義: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
誘因:機體抵抗力下降。
臨床表現:多有勞累、上感、創傷、腫瘤等病史,胸部或腰部皮膚感覺過敏、灼熱感或神經痛,呈針刺樣,局部皮膚有明顯觸痛,繼而出現集簇性粟粒大小紅色丘疹群,迅速變為水泡。一般疼痛部位在一側,如胸痛很少超過胸骨,背痛很少超過脊柱。老年患者症狀常較為劇烈。少數患者疼痛超過1月以上,可能後遺神經痛。
17神經官能症
精神障礙的總稱。
臨床表現:胸痛的表現為多于情緒劇烈波動時出現呼吸急促,胸悶、氣短,出現劇烈胸痛,可伴有四肢麻木、抽搐。控制呼吸頻率并做深吸氣動作後胸痛可明顯減輕或無效。
18 X綜合征
定義:又稱微血管性心絞痛,是指具有勞力性心絞痛或心絞痛樣不适的症狀,活動平闆心電圖運動試驗有ST段壓低等心肌缺血的證據,而冠狀動脈造影示冠脈正常或無阻塞性病變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臨床表現:發作性胸痛部位常位于心尖區或左乳房下區,或成彌漫性位置不明确,常為刺痛或隐痛,可呈典型勞力性心絞痛,也可表現為非典型胸痛,持續時間可為時數秒或數小時,常伴有胸悶、氣短、心悸、失眠等症狀。服用硝酸甘油無效。活動或轉移注意力後減輕。多見于女性。
(點擊可查看大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