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緻敬每一個奮鬥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笃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甯波4月3日電(記者 林波)“親們,我們看看這盆黑松,品相不錯,擺在辦公室或者家裡客廳都很合适。”在位于浙江省甯波市江北區慈城鎮虹星村的微型盆景直播基地内,該村村民嚴建安一邊輕輕轉動旋轉台上的盆景,一邊對着手機鏡頭侃侃而談。很快,這株黑松便以3000元(人民币,下同)的價格成交。
虹星村一景。 卓璇供圖
從最初的隻知埋頭種植,到抱團打響虹星村品牌,再到如今搭上直播快車“觸網上雲”,虹星村搶抓機遇、乘勢而上,2021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130萬元,成為該區65個“百萬村”之一。
虹星村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微型盆景出口加工基地。
近年來,該村把盆景苗木種植作為特色産業,利用直播帶貨電商新業态,建立了一個占地面積達1.1萬平方米的盆景直播基地,引進專業運營公司,幫助實現盆景産業線上銷售和線下内容及品牌的孵化。
直播“熱”了,盆景“火”了,村民的錢袋子也鼓了。
數據顯示,2021年,該基地開展了近百場“苗木書記帶你看虹星”直播,電商直播銷售額近1500萬元,為虹星村集體經濟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一條以盆景為主題的“共富路”在這裡越走越寬。
在江北,像虹星村這樣的“百萬村”不止一個。
目前,江北區65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00萬元以上,其中,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平均515萬元,經營性收入平均284萬元。
嚴建安直播現場。 卓璇供圖
65個“百萬村”何以共富?
眼下,該區正充分挖掘村集體潛力,讓鄉村“資源”變“資本”,引導村集體開發多元化業态,因地制宜走上了“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共富之路。
在江北區毛岙村,這個不到400人的小村莊,雖沒有一家工廠,2021年卻創造了超2000萬元的經濟總收入,村集體可支配收入近180萬元。
堅持養富生态資本,走好綠色發展之路,這是毛岙村的共富秘籍。
據悉,毛岙村借助美麗鄉村建設契機,吸引衆多精品民宿入駐,成為長三角聞名的民宿生态村,為村民發掘了新的緻富通道。
“毛岙村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擁有獨一無二的生态優勢。”毛岙村“90後”農家樂老闆王力勝表示,盡管他的農家樂開張不到兩年,但已人氣十足,“一到周末,長三角區域的自駕遊客甚至超過毛岙村的村民人數。”
種植白茶及藍莓的江北區三勤村、洪陳村通過“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發展,農村集體土地收益增長到近1200元/畝;偏遠小村——公有村通過堅持茶葉規模化種植、多元化發展,打造“生态茶園、品質茶葉、名茶品牌”,帶動周邊山區緻富……透過這些村莊,可以看到跳躍的共富秘籍。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江北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王時棟表示,該區把各級基層黨組織融合起來,共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叠代提升、全面發展壯大,跑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加速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