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首屆洱海論壇精神,繼承COP15大會遺産,講好中國生态文明故事。
2022推進全球生态文明建設(洱海)論壇8月27-29日在雲南大理舉行。今年是洱海論壇第二年舉辦,去年首屆洱海論壇舉辦,掀起了一場關于生态文明國際傳播的讨論。南都記者了解到,此次論壇旨在對外全面闡述我國生态觀,展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增進國際社會對華理解認知,助推全球生态文明建設。
打造全球慢直播,工廠也能成白鹭栖息地;從一朵花到一群人,大理洱海有哪些活态樣本;一群80後90後“空氣俠”,為守護藍天足迹遍及28個省。8月28日下午,一場“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生态文明建設故事”分論壇讨論氛圍頗濃,十餘位在公共關系和傳播領域享有盛譽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媒體以及企業家代表齊聚洱海畔,圍繞如何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生态文明故事貢獻智慧。
交流主要分為三個環節:一是圍繞中國生态文明建設實踐與成就展開介紹;二是生态文明建設國際傳播的實踐與經驗;三是提升國際傳播效果的對策與建議。與會嘉賓分别代表國家隊、地方隊、民間隊,結合自身經曆探讨全球生态環境治理的公共産品和多樣方案。
講故事并非難事,但講好故事卻并不簡單。生态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在線上分享了對講故事的認識,“故事和邏輯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經常運用的兩種基本交流溝通方式,故事可以拉近人們心靈間的距離,喜歡聽故事是人類的共性。”他認為,應把握當下移動化、視頻化傳媒發展趨勢,采用簡單、鮮明形式講好故事。
“發揮好政府部門統籌協調作用,動員社會力量,善從親曆者視角講述‘帶着露珠、冒着熱氣’的故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國務院新聞辦原副主任郭衛民在主論壇上緻辭也提到,要細分受衆對象、善于換位思考,做到精準傳播。充分挖掘田園之美、動物之萌、人性之善等激發人類情感共鳴的鮮活案例,讓更多“可觸摸”“有溫度”的中國故事感染世界。
8月28日,2022推進全球生态文明建設(洱海)論壇“中國生态文明建設的國際傳播”分論壇在雲南大理舉行。
創造首個白鹭全球慢直播,工廠也能成為白鹭栖息地
講好中國生态文明故事需要具備哪些要素?這場論壇給了答案。
田成川表示,講好中國生态文明故事就要講清楚國家和民族的曆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講清楚中國生态文明建設的成就。近年來,中國将塞罕壩沙漠沙地變成林場,将“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栖樹”的荒漠開局成功轉寫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同時,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和氣候準入,力争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這些都應該以故事化的方式在國際傳播中得到充分體現。”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石化原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則将講好中國生态文明故事從宏大有力量的視角轉向細微而生動的描述,即定格在一隻小鳥兒身上。築巢、下蛋、孵化、破殼、飛翔……走進浙江甯波鎮海煉化廠的小樹林,大大小小白鹭巢挂滿枝頭,有的巢中放着白鹭蛋,成年白鹭小心地孵化;有的巢中是嗷嗷待哺的白鹭寶寶,白鹭父母正在喂食;在樹叢間,還有撲扇翅膀學飛的小白鹭。
位于浙江甯波鎮海的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廠内。映着縱橫交錯的管道與大型設備,白鹭在一方綠洲上築巢、哺育、飛翔,仿佛置身于靜谧無人的濕地公園。據浙江日報
煉化工廠也能是鳥類保護地?在人們長久以來的印象裡,工廠和保護地似乎是兩個不能共存的區域,但鎮海煉化廠卻将它們融合在了一起,而融合的背後也有一個曲折的故事。
2013年,鎮海煉化廠要進行改造,建設輸油管線。但鎮海煉化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後,卻發現有兩個難題擺在了施工組的面前。管線走直線距離最近、投資最省,但卻要砍掉一片樹,毀掉白鹭的家,鎮海煉化領導班子思量再三,決定留住白鹭,增加了300萬投資,讓新增的管線繞道而行。在2020年,鎮海煉化又投入逾600萬元,将白鹭園核心區面積從2200平方米增至1.5萬平方米,打造白鹭自然保護區。
“白鹭是一種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又自由往來的鳥類,沒有辦法把它拴起來,它能選中石化,每年飛回來,是因為這裡的環境達到了它們生存繁衍的要求。”呂大鵬說。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政府公共關系委員會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董關鵬曾兩度參觀鎮海煉化的保護地,“我第一次聽到白鹭以為是一隻而已,結果看到一大群,真是很震撼,非常有意義,有讓人流眼淚的感覺。”
為了講好故事,鎮海煉化還創造了首個白鹭的全球慢直播平台,讓遠方的受衆可以近距離、全天候觀看拍攝到的白鹭實時畫面。據統計,該直播的累計播放量已達到5100萬人次,海外點擊量已經超過100萬人次,白鹭一舉一動牽動着屏幕内外幾千萬人的心。
與會嘉賓結合自身經曆探讨全球生态環境治理的公共産品和多樣方案。
大理洱海标本:一掌雪一朵花,到一條道一群人
“天很藍、雲很特别”,這是很多與會人員到洱海的初印象。在洱海天空猶如藍色琉璃般透亮,雲朵點綴其中展示着層層紋理,蒼山上冒着尖尖的雪,湖中的海菜花在風中搖曳。在大理這一承載着風花雪月的桃源之地,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牛燕講述着人與自然的浪漫與和諧,講述着獨屬于大理洱海的“一掌雪、一朵花、一條道、一群人”的故事。
在沒有冰箱的年代,一些人背着雪到城裡賣,用蒼山雪團出一掌冰團,澆上蜜糖,成了甜滋滋的一掌雪,讓孩子的童年得到甜甜的滿足。牛燕眼中的“一掌雪”就是源于這樣一個溫情的故事。《一掌雪》的故事被拍攝成了2022洱海論壇大理主題宣傳片,播放量達到185.5萬次。“一滴水從海裡變成天上的雲,又變成蒼山的雪,這孕育着數千年的曆程,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中萬物一體、天人合一博大精深的思想。”牛燕說。
如果“一掌雪”是大理人最溫暖的鄉愁記憶,那麼“一朵花”就是當下行走在洱海邊人們心靈的回歸,洱海上搖曳的這一朵朵小白花見證着大理水治理的成效。小白花學名海菜花,喜生長在西南喀斯特地區幹淨、清澈、無污染的水體中,由于其對水質要求極高,因而又被稱為是“水質風向标”。随着洱海水質明顯改善,海菜花經曆了“從有到無,再從無到有”的過程。
雲南大理洱海。 新華社發
一邊是洱海上搖曳的海菜花,一邊是遠處白雪皚皚的雪山,在這之間有“一條道”,那就是洱海生态廊道。牛燕介紹,“近年我們打造了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的生态廊道,生态環境的持續改善使大家心之向往大理,廊道體驗遊客已達到671萬人次。”
有雪、有花、有道,牛燕認為大理魅力與鮮活的背後還有“一群人”的故事。牛燕說,無論是大理的本地人,還是客人都是對外傳播的重要力量,在人文魅力和生态良好的大理吸引很多人。
美國人布萊恩·林登就是那一群人當中的一人。作為一位被中國農村吸引的外國人,林登已在大理喜洲古鎮定居18個年頭,并于2008年開始經營着一家白族老宅改造而成的客棧,林登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講述着自己和中國的故事,讓世界了解中國。“林登的故事一系列報道就是生态文明故事的區域化表達、分衆化表達的代表之作,具有親和力和形象力。”牛燕說。
在牛燕看來,如今大理已成人們追求的生活氣質和生活氣味的活态标本。“希望大家來漫步蒼洱,體驗一種叫大理的生活方式。”
嘉賓分享環保故事。
行走中的“空氣偵探”:調研足迹遍及28省拯救被污染天空
伫立着的大煙囪伴随着工廠的施工,正持續不斷地吐着滾滾黑煙。而在工廠旁的麥田裡正躺着一個熟睡的年輕人,因距離煙囪過近,他的臉上布滿黑灰。但他并非無家可歸而睡于麥田,而是為了“人肉探測污染”,他就是麥田裡的“偵探”,“空氣俠”創辦人——趙亮。
“這家鋼鐵廠晚上9點到淩晨3點煙塵排放污染最嚴重。”2014年,趙亮第一次參與調研,在接到附近居民的舉報後,趙亮決定去這家鋼鐵廠一探究竟。“可是沒有儀器怎麼證明粉塵對環境的影響?”經過深思熟慮,趙亮決定在工廠附近的麥田裡躺一晚。
一直到晚上9點,趙亮明顯覺得排煙濃度有加強,躺在收割後的麥田裡,他枕着麥垛望着工業煙囪裡的滾滾黑煙決定,“再困也要堅持到淩晨3點,不然今天的檢測就沒有意義了。”然而伴随着疲倦襲來,趙亮還是沒有抵抗住困意就沉沉睡去。不過雖然他沒有檢測完全程,但臉上布滿的黑煙卻成為企業排污的證據。
第二天醒來後,趙亮沒有洗臉,帶着一臉黑灰來到了當地的環保局,當被工作人員詢問有何證據時,趙亮指着自己臉上的黑灰對工作人員說,“證據就在我臉上。”
這一躺也躺出了效果。經當地環保局分析,發現排放的确有問題,企業也受到了處罰。對趙亮而言,臉上的黑灰不僅是排污的證據,也是一名環保志願者的勳章。趙亮創辦的“空氣俠”是民間的環境保護隊伍,他們“行俠仗義”,與排污企業鬥智鬥勇,拯救着被污染的天空。
雖然有俠之義舉,趙亮依然以謙遜的姿态對待“俠”這一稱呼,比起大俠,趙亮覺得自己隻是“小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但我們隻是小俠,做一些小事。”
對普通公衆而言,環保也并非遙不可及。趙亮認為個體除了抱怨無濟于事,還不如參與到環保行動中。趙亮所在的組織也組織了“綠色工廠”的活動,讓公衆走進工廠了解排放;通過藍天随手拍,讓本地人守護自己的家鄉和藍天;随着生态環境部開通了12319微信舉報平台,讓公衆有了更便利的方式參與環境監督。随着越來越多人參與環保,孤軍獨戰已變成群策群力。
“信息公開是公民參與的基礎。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信息平台上公開和披露數據信息,這樣才有更多機會,讓民衆與企業建立互動。”趙亮說。
基于多年的探索,趙亮所在的組織也探索形成了基于多元參與環境治理的“韓城模式”,包括龍門鎮政府、市政府、生态環境職能部門、專家/科研機構、媒體、環保組織、社會公衆、企業參與進來,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衆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韓城模式’的形成,雖是一件小事,但這也是中國生态文明建設不斷取得進展的表現。”郭衛民在互動環節這樣評價。
回望這幾年環保組織到底扮演着什麼角色?趙亮認為,環保組織是生态環境的行動者,環境治理的踐行者,美麗中國的傳播者。
學者聲音:立足國際社會聽得懂的話語,尋求共識避免沖突
此次論壇不僅有實踐經驗的分享,在會議後半程,4位專家對上述實踐與經驗進行點評,并提出對策與建議。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學術委員會執行主任、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程曼麗從宏觀層面講述了中國如何适應新形勢或變化的需要,調整對外傳播技術内容和傳播策略。
一直以來,一些國家對中國存在刻闆印象有目共睹。為了讓中國融入世界,程曼麗建議,應立足于他們能聽得懂的話語,說明中國、尋求共識、避免沖突。但随着我國不斷發展,面臨的挑戰已升級為國外的反向解讀,一些西方社交媒體刻意屏蔽中國的聲音。面對新的國際輿論環境,程曼麗認為,應當及時調整自己的傳播策略,由刻意回避沖突轉變為主動應對沖突,向掌握話語權的目标努力。
如今,社交媒體與科技發展已成拓展我國國際傳播重要渠道。她以北京冬奧會為例,講述了小媒體的大作用。“北京冬奧會出現了一批洋網紅,各國運動員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有趣經曆,對北京冬奧會的場館、設施、住宿條件、飲食贊不絕口,這些視頻照片和文字獲得了大量轉發和點贊,看到世界一起向未來溫暖的誠意,客觀上也介紹了中國故事。”
第二次參加洱海論壇的萬博宣偉原中國區總裁李蕾,距離上次參會已間隔10個月,她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她認為,當前第一大挑戰就是目前生态文明在國際上沒有直接譯文。李蕾花費了很多時間從曆史角度、哲學角度給外國人講“文明”兩個字,讓他們理解為什麼中國有生态文明這樣的概念。
“好的案例要不停講、不停說。”李蕾建議,案例分享可以增加我國在國際上的可信性。此外,要跟年輕人溝通,讓他們覺得中國人“可愛”。講文明的故事,通過環保,可持續推廣我們文明的理念、哲學和價值觀,讓全世界的人覺得我們是“可敬”的。
文:王玮 潘珊菊 宋淩燕 發自雲南大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