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費風險提示: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宣稱“抗菌抗病毒”非醫用口罩,一般通過共混、噴塗等方式添加各類抗菌劑,主要添加物包括納米二氧化钛、納米銀、季铵鹽、銅離子/氧化銅、中藥提取物等。該類口罩在臨床有效性沒有得到充分驗證前提下,添加抗菌劑會引入新的風險,其安全性還有待研究。
玉林是否有這種
“抗菌抗病毒”非醫用口罩出售?
4月14日,記者走訪了城區民衆藥業、至真藥業、東方藥業、大參林、百源堂藥業等藥業連鎖的藥店,沒發現外包裝标注有“抗菌抗病毒”字樣的非醫用口罩出售。目前各藥店售賣的口罩多數是醫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醫用口罩,顔色以白、藍為主。其中少數藥店售賣的是印有各種卡通圖案的親子口罩。
疫情常态化下,口罩已經成為了大家的日常必備。記者随機采訪了幾位市民,他們均表示沒使用過“抗菌抗病毒”非醫用口罩。90後消費者小陳告訴記者,她的妹妹曾在某電商平台購買過,因為嫌醫用口罩樣式單一,想戴好看的口罩,讓心情更好一點,就買了幾包網紅款虎年生肖“抗菌抗病毒”口罩。“價格還比較貴,一包10個,售價20元左右”。
民衆藥業的執業藥師林樹發表示,口罩的防護效果關鍵在于材質是否合格,以及是否為正規廠家生産的符合行業标準的口罩。有個簡單的鑒别方法是剪開口罩觀察其中看是否具有三層以上結構,中間層有規範的熔噴布,還有一點就是看編碼。“在選購口罩時,一定要看産品說明書,正規的口罩外包裝都标注有執行标準碼。千萬不要為了追求口罩的‘顔值’而忽略了其功能。”
選購口罩,要看外包裝的執行标準碼。
對于普通市民,如果隻是挑選日常防護型口罩,建議挑選執行标準為T/CTCA 7-2019或者GB/T 32610-2016技術規範的口罩;如果要阻隔病毒,建議挑選執行标準為YY/T 0969-2013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YY0469-2011的醫用外科口罩;兒童口罩除了執行普通口罩标準外,還要同時執行GB/T 38880-2020兒童口罩技術規範。
關于我們
圖文采集:記者 廖夏茜
值班編輯:龐荔馨
責任編輯:蔣西河
玉林日報社全媒體矩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