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蔭剔羽盼佳人? 朋友熱情好學,發來一套電子書《稀見清人别集叢刊》,供我閱讀浏覽中,發現有袁榖芳的《秋草文随》十卷作者并非名家,文章亦非名作,隻知道他是安徽宣城人,十分推崇歸有光先生的文風,生活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間,連生卒年月都不明然而,幾則雜說(今天稱随筆)看似平易,卻蘊含深意,讓人讀得放不下手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竹蔭剔羽盼佳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朋友熱情好學,發來一套電子書《稀見清人别集叢刊》,供我閱讀。浏覽中,發現有袁榖芳的《秋草文随》十卷。作者并非名家,文章亦非名作,隻知道他是安徽宣城人,十分推崇歸有光先生的文風,生活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間,連生卒年月都不明。然而,幾則雜說(今天稱随筆)看似平易,卻蘊含深意,讓人讀得放不下手來。
一則是《舫寄說》。他說,年輕時去金陵當塾師,住在太原王氏的舫寄軒。“軒在青溪上,主人拓而深之,梁之以為屋。狹而長,狀如舫,故曰舫寄。”這座奇特的建築物,蓋在青溪之上,像船舫一樣狹長。溪水汩汩地從窗棂下流過,波光日影相互激蕩不止。每當風雨交加的日子,讓人在颠蕩中難以入眠,仿佛孤身漂泊在長江大河中。
有一天,主人告訴他,這樣做其實是為了懲志自警。回想以前當官的時候,風濤險阻,舟船多次被颠覆,幾乎不可救,能如此舫寄就很好了。去官以後,客遊在外,雖然擁有像樣的居室,卻不能有一天晏然居住,覺得還不如以舫為家。他仔細觀察主人的家,其簡陋真是與船舫差不多,這與毫無貪名利、榮子孫之心是相适宜的。他明白了,主人在仕宦颠踬之後,仍寄情于舫,這是因為“鑒于舫而危于心,危于心而其身乃得以安也”。在很大程度上,船舫正是仕宦颠踬的象征。從船舫得來的警鑒,讓人心裡有危機感。而恰恰是危機感,每天才得以心安。
原來,一座修築在青溪中如船舫似的居室,蘊含着生活的辯證法。
還有一則是《染髭說》。袁榖芳說,他四十歲剛過,胡須就漸漸白了。到了五十歲,已經沒有一根是黑的。朋友告訴他,你相貌并未衰老,隻是胡須太白了,為何不染黑呢?第二天就拿了藥物來,幫他染黑了。接着又染了一次。見到的人,都不知道是染過的。朋友于是請他寫文章,告訴大家有這樣的染髭術。袁榖芳對他說,早在周朝就有染人,專門執掌染事。這就是染業的起始。但是墨子卻為此感到悲哀。為什麼呢?染,既有利于人,又有害于人。“炯炯之目,塵染之而眯也。惺惺之心,物染之而昧也。是故君子也,一小人染之則敗。巨室也,一不肖染之則傾。白璧以微瑕染,則失其寶。西子以不潔染,則失其妍。聲色貨利,染之具也。機械變詐,染之工也。淆是非,變真僞,染之效也。始之以自染,繼之以染人,終且至無所不染……”
由白胡須染黑這件小事,引申出了一番充滿哲理的議論。袁榖芳認為,世界上很多東西是可以染的,也有很多東西是必不可以染的。譬如我的胡須,似乎染得很有效,但我依然心存擔憂。無所不染,這樣的做法是無法接受的。一定要告訴人們,千萬不能因為染加害于人。我們應該染可以染的,不染不可以染的。
“染”,用今天的語言講,是裝扮、粉飾、美化。用于商品與宣傳,隻要不過度包裝,似無可厚非,但為了實現“賞心悅目”的效果,許多不該染的事物也被人費盡心機地染了,甚至無所不用其極,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比如在荒山秃嶺塗抹綠漆充當綠植,滿足于表面轟轟烈烈,虛報瞞報,這些并不罕見的事例會逐漸讓人心蒙上厚厚的塵土。看來,我們應該舫寄數日,以求懂得“鑒于舫而危于心”的道理,以恢複我們的“炯炯之目”。
來源:檢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