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距離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參加央視财經頻道首季《魅力中國城》節目已有三年。
這三年來與央視财經頻道《魅力中國城》節目一路同行,一路收獲的涼山彜族自治州都有哪些悄然發生的變化呢?快來一起看看吧~
01
因火而生、因火而興的涼山
涼山彜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彜族聚居區,彜族是一個崇拜火的民族。大多數彜族都居住在高寒山區,早晚氣溫相差比較大,“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正是彜族人居住環境的真實寫照。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彜人對火的依賴性很強,一生都離不開火塘。
2017年在《魅力中國城》的舞台上,涼山的火舞表演不僅喚起了涼山人濃濃的自豪感,還吸引了無數人想去參觀。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彜族最熱鬧的節日——火把節,每到這天都有數十萬國内外遊客慕名而來。
當天晚上,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會身穿彜族服裝,去到火把廣場點燃火把,随着跳動的火焰跳起達體舞,遊客們也會跟着音樂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在2018年涼山彜族傳統火把節暨魅力中國城文化旅遊(西昌)博覽會期間,據統計數據顯示,火把節前4天時間,涼山吸引了超過215萬遊客前來,旅遊收入達10.79億元。
在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看來,火把節充分展示了當地的民族文化和文化自信,把民族文化作為引領,依托現在旅遊扶貧的政策,把鄉村旅遊做起來,正是涼山州脫貧以後發展産業、振興鄉村的一條出路。
02
打通對外“橋梁”,煥發村落新顔
還記得在《魅力中國城》節目中攀爬天梯的那個孩子嗎?他的回眸一笑,曾溫暖了很多人的心。2017年因參演《魅力中國城》的他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來到北京,在北京的機場上看到傳輸帶,卻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這個孩子叫海來曲步,來自懸崖村。“懸崖村”又叫”阿土列爾村”,位于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坐落在海拔1400-1600米山坳中,從山底小學到山頂村莊海拔高差近1000米。2016年以前村民走向外面世界,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越過13級218步藤梯。
漸漸地,懸崖村引起了外界的高度重視。政府為了扶持這個地區,撥款6個億用于這個村落的道路建設。2017年,2600級的鋼梯工程竣工,解決了懸崖村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時間過去兩年,投資80多萬元的一條貨運索道也建了起來。
“爬到山頂找信号”是過去“懸崖村”居民的心頭之痛,如今随着基站的建成和寬帶的開通,村裡已實現4G網絡全覆蓋。随着通往外界的橋梁被打通,越來越多的懸崖村村民成為“網紅”,他們拿起手機向外界傳遞村裡發生的大小事的同時,還順帶增加了當地旅遊收入和土特産銷售渠道,為貧困村的脫貧緻富提供了一條可借鑒的全新途徑。
如今,懸崖村裡山上山下開起了8家小賣部,山上辦起了第一家農家樂,山下有了第一家苞谷釀酒作坊,懸崖村的山頂還建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酒店,可以俯瞰雲海。村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03
借西昌資源,促涼山發展
西昌是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的地級行政區首府,是大香格裡拉旅遊環線的璀璨明珠,是舉世聞名的太陽城、月亮城、航天城,是全國少有的山、水、城相融的城市,也是名副其實的康養度假天堂。這裡不僅有适宜居住的溫度、濕度、海拔高度、空氣潔淨度、氧氣度,還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泸沽湖
△泸山
△邛海—— 一個來了還想來的地方
不管是泸沽湖、泸山還是邛海,西昌豐富的旅遊資源通過《魅力中國城》這個舞台展現在全國觀衆面前,吸引了無數遊人前來參觀。據悉西昌2018年旅遊人次達2350萬,旅遊收入達230億元。
從參加完《魅力中國城》第一季的競演之後,西昌就開始大力實施“全域旅遊”戰略,全力推動旅遊“首位産業”跨越發展,短短幾年間西昌就獲得了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中國旅遊城市榜2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市等諸多“國字号”名片。
這些“國字号”名片,成為招商引資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在2018年首屆涼山彜族傳統火把節暨《魅力中國城》文化旅遊(西昌)博覽會上,西昌不僅締結了78個友好城市,還簽約項目576億元。涼山更是簽下20多個項目,總金額達1134.98億元。
2019年初,大涼山文旅康養招商推介會在成都舉行,西昌市簽約項目301億元。5月17日,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重慶開幕,涼山州舉行文旅康養展示及招商推介會,西昌市簽約項目103億元。
借着西昌投資熱勢的的東風,在本次推介會上,涼山州共簽約投資合作項目18個,投資總額達208.45億元。
總之,央視财經《魅力中國城》這檔節目,不僅讓世人認識了西昌這座城市,還讓涼山彜族自治州的文旅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今後在《魅力中國城》的牽引下,涼山的未來發展之路勢必更出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