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
(一)幼兒教師的職業勞動特點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幼兒園教師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有其職業方面的特殊性:一方面,幼兒園教師是作為教師群體中的一個小群體而存在,有教師的共性;另一方面,它的教育對象是幼兒,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必須遵循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發展規律,其職業特點也有别于其他階段教師的特性。具體而言,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特點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育對象的幼稚性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幼兒,幼兒在身體和心理上正處于生長發育中,其機體各部分的機能發育尚不成熟,認識活動是無意性占優勢。作為幼兒園教師,不僅要承擔教育任務,還要承擔保育任務,不僅要負責幼兒的學習,還要負責幼兒的生活,隻有這樣,才能夠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為幼兒一生的成長奠基。
2.勞動任務的全面性和細緻性
幼兒園教育的任務是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保教結合是幼兒園教師工作的重要特點。“保”就是保護幼兒的健康。健康的内涵十分廣泛,包括預防疾病,加強營養和鍛煉,使幼兒有健康的體魄;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注重其健康、積極的情感培育;培養幼兒探索環境、适應社會的能力等等。“教”是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各種活動。這體現了幼兒園教師勞動任務的全面性。同時,由于幼兒獨立生活和學習的能力較差,幼兒園教師幾乎要對他們生活、學習中的每一件事都給予關心和幫助。幼兒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教師都要事事躬親,她們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穿和玩,還要關心幼兒學習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這體現了幼兒園教師勞動任務的細緻性。
3.教育過程的創造性
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來自不同家庭背景,有不同興趣、愛好和發展水平的幼兒,由于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幼兒園教師必須針對具體情況,創造性地選擇活動内容,設計教育活動,為每個幼兒提供廣泛、具有個體适宜性的多種機會,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條件,并提供積極、适時的回饋,既幫助幼兒充分認識他們自己,又鍛煉、增強他們的優勢和信心,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差異基礎上積極充分、富有個性地發展。
4.教育手段的示範性
幼兒的好奇心強,好模仿,易受教師感染和影響,對教師無限信任和尊重。因此,幼兒園教師自身的活動和言行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對幼兒具有示範性。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時刻用高标準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幼兒展示世界的真、善、美,用自己的言行為幼兒樹立起較為完美的職業形象。
5.教學行為的自主性
與中小學教師相比,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較強的自主性。教學自主就是指教師有權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從事與教學有關的工作,能自由作決定,不受他人幹擾。幼兒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國家對幼兒教育的要求,自行制訂教學計劃,選編教育内容,選擇教育活動形式和方法,安排教學進程等。可以說,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較強的自主性。
(二)幼兒教師的職業角色特點
1.幼兒全面發展的培養者和研究者
教師在工作中要使德、智、體、美相互滲透、相互交織,要把全面發展的教育與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把提高幼兒的全面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使教育呈現一個統一的完整的過程。
2.民主師生關系的建立者
在教育工作中,教師的工作水平不僅取決于教師完成工作角色的任務水平,更重要的是取決于教師對教育事業和對學生的熱愛,取決于師生關系的質量和水平。教師對幼兒真摯的熱愛,幼兒對教師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3.幼兒學習過程的指導者和反思的實踐者
教師是幼兒學習過程的指導者,教師不僅要使幼兒積極參與學習,而且要使他們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是教師工作的重要職責。同時,幼兒教師也必須不斷的反思,通過反思總結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從而促進幼兒的學習和成長。
4.教育信息的開發與應用者,課程的建設者
在現代社會,教育信息的開發與應用已成為教師的重要職責。現代教師還必須熟練掌握和應用計算機技術,會使用各種教學軟件。為幼兒提供聲、像、文字一體的教學環境。教師還應能夠在教育信息網絡上獲取各種所需的信息,将信息及時地提供給幼兒。幼兒教師不僅能開發和應用信息,還應該能夠建設課程。我國課程的結構分為國家、地方和校本課程。校本課程建設的主導者是學校,處于主體地位的是教師。
5.幼兒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人的生命是由一個一個的心理活動所組成的,生命的本質就表現在心理上。一個人的價值也是他的心理活動基礎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深度決定的。從現代健康觀和健全的人格的角度來說,具有健全心理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二、幼兒教師必備的素質和能力
(一)幼兒教師必備的素質
我國2016年《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教職工應當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具有良好品德,熱愛教育事業,尊重和愛護幼兒,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相應的文化和專業素養,為人師表,忠于職責,身心健康。”這是國家對幼兒教師素質的要求。這些要求大緻可分為教師的思想品德與職業道德素質、身心素質和能力素質等三個方面。
1.職業道德素質 :忠誠于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質,是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對教育事業的忠誠表現為對幼兒的熱愛。
2.身心素質 :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應當具有寬闊、慈愛的心胸,穩定的情緒,豐富的感情,活潑開朗的性格,良好的行為習慣等等。
3.能力素質 :作為幼兒教師,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務是促進幼兒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質量地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就成為教師必備的素質。
(二)幼兒教師必備的能力
教育幼兒的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要求教師既要了解幼兒個體,科學地因人施教,又要了解與幼兒發展相關的環境的各種因素,還要促進它們相互溝通,形成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合力。
1.觀察力
(1)定義:幼兒教師的觀察力主要指對幼兒直覺的、原樣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觀察能力。
(2)教師觀察幼兒行為的意義有:
①教師觀察是形成幼兒教育觀點的基礎。
對于幼兒教師來說,觀察可以幫助其獲得幼兒發展方面的第一手資料,可以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理解水平和發展需要,進而形成教學與研究的觀點。
②教師觀察是提供真實具體信息的重要途徑。
無論什麼樣的觀察活動,都可以讓觀察者獲取大量的信息,但觀察者從不同的角度獲取的信息,其價值是不同的。因此,觀察者首先應根據觀察目的,選取合适的觀察角度,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③教師觀察是深入理解幼兒的手段。
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對一些表現特殊的幼兒或者性格内向、木讷少言的幼兒,常常需要教師進行系列觀察,隻有經過較長時間的跟蹤觀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
④教師觀察是幼兒教育的有效評估方法
觀察是評估幼兒發展的主要手段,對幼兒發展進行評估,首先要了解幼兒。幼兒教師與幼兒朝夕相處,一日中幾乎每時每刻都伴随着幼兒,如此頻繁接觸,有條件進行大量的正式或非正式觀察,可獲取大量的有關信息作為評估的依據。
2.溝通能力
(1)教師與幼兒溝通
①非語言溝通
包括微笑、點頭、撫摸、摟抱、蹲下與幼兒交流、看着幼兒的眼睛傾聽他們說話的态度等等,這容易表達教師對幼兒的尊重、關心、愛護、肯定和鼓勵,有利于穩定幼兒的情緒,讓幼兒感到溫暖、安全、消除緊張等。
②語言的溝通
(1)教師與幼兒語言溝通應該掌握的幾種技能:
①引發交談的技能
②傾聽的技能
③擴展談話的技能
④面向全體、注意差異、有針對的談話的技能
⑤結束交談的技能
(2)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①了解家長
②與家長交流的技巧
③與家長的情感溝通
3.組織分組活動的能力
合理的分組應表現出三個特點:有層次、有特色、有變化。能合理安排幼兒的以一日活動,能全面開展各類活動,注意多種組織形式的結合;教師能控制整個教育過程,善于集中幼兒注意力,事活動順利進行;能協調班内教師,互相配合,善于抓住有利實際和教育機遇向幼兒進行教育。
4.要有良好的教師道德素養,具備“三心”。
一個好的幼兒教師應該要有愛心、童心和耐心。隻有充滿愛心的老師才能愛上幼兒園的工作,和孩子一起打交道沒有一顆愛心,是很難堅持自己的這份工作的;隻有擁有一顆童心的老師才能真正的孩子做朋友,得到孩子的認可,才能去進一步的了解他們,進而知道他們的需求,及時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 隻有有耐心的老師才能容忍孩子一次次的打鬧,一次次的不聽話。
5.自學能力
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地吸取新知識,學習新技能,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質,以跟上時代的變化。同時還需要會簡單的唱、彈、跳、畫,能自行設計布置環境及玩教具的制作。理安排幼兒的以一日活動,能全面開展各類活動,注意多種組織形式的結合;教師能控制整個教育過程,善于集中幼兒注意力,事活動順利進行;能協調班内教師,互相配合,善于抓住有利實際和教育機遇向幼兒進行教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