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一種,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顯示出其魅力。講方言,保護方言,也是在保留我們對家鄉的記憶,甚至有些城市的建築,脫離了當地的方言環境,就無法領悟其中特色和内涵。沒有了方言,在心理上大家就都沒有了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沒有方言就沒有家鄉。所以,講方言,傳播方言,記錄方言,是我們每一個南豐人的責任。
一、南豐方言的特點
南豐方言有其獨特的韻味。它的發音與周邊縣市比如撫州市、南城縣、金溪縣、黎川縣、宜黃縣等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曆史沿革及人口遷徙等原因,南豐方言在其形成過程中受贛語和客家話的影響比較大,記得有專家說過:南豐話是贛方言向客家話過渡地帶的語言,在南豐方言中,既有吳侬軟語的特色,又有粵語的一些元素。但随着經濟的發展,文化交流與碰撞的頻度日益增強,純淨的南豐方言已經逐漸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比如:“你把他叫過來”,用南豐方言說應該是:“你擺姐我過來”,即:nǐ baǐ jiě wǒ guò leī。其中的“wǒ”用漢字替代可以寫“我”,“喊”和“叫”的意思。但現在很多人将其加入了普通話元素,變成:“你擺姐叫過來”。“我”變成了“叫”,失去了方言原有的特色,雖然也叫南豐話,但已經不純淨了。前段時間,在南豐的一個網站上看到了幾則用南豐話配音的視頻,編輯人員的初衷肯定是為了弘揚南豐地方文化,讓鄉音能讓聽者尤其是身處外地的南豐人能感到親切、溫暖,但那些90後所配的南豐方言夾帶着很多普通話發音,已經不是純正的南豐方言了,我通過留言跟他們提出看法,他們覺得很無奈,說他們這些人說的南豐話就是這樣的。可見,南豐方言确實到了需要保護的時候了。
南豐方言黃王不分,都讀作wang,章張不分,都讀作dang。常用聲母f代替聲母h,如“會”“回”南豐話都讀作“fi”,跟“廢”“肥”相似,沒有卷舌音,沒有兒化音,等等。還有很多詞語在南豐方言中有其獨特的發音,更能體現南豐方言的地方特色,比如“爐子”,南豐方言讀“lu2 doi3”;“叔叔”讀作“xü4 xü3”;“廁所”說作“dong si”等,這些語言,如果用文字寫出來,确實有些困難,因為不是所有的南豐方言都有對應的普通話發音,比如“lu doi3”中的“doi”,有些人就強行用普通話的讀音替代,比如将“膝蓋”寫作“歇厚盲”“梳子”寫作“聊聊”等等,讀起來好像很多外國人說中國話一樣,感覺很别扭。如果能用大家都能看懂的注音符号對那些用普通話不能發音的字詞進行注音,那讀出來的聲音就有濃厚的家鄉味道了。《南豐方言注音方案》的撰寫,就是為了更好地将南豐方言記錄下來,讓我們南豐最美的鄉音能世代流傳。
南豐縣位于江西省東部,面積1909平方公裡,人口約30萬,該縣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北鄰南城,南接廣昌,東接黎川和福建省建甯縣,由于山地較少而且交通比較方便,南豐縣内的地方語言差異不大,但“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該注音方案主要針對南豐琴城鎮範圍内的方言發音,一些村鎮方言(尤其是與其他縣交界的村鎮)與琴城鎮發音有比較大的差距,不适合本方案。
二、南豐方言聲母(21個)
(聲母表)
注:漢語拼音欄目中的聲母與南豐方言欄目中的聲母相同的就不在南豐方言欄目中标出,沒有對應的漢語拼音聲母就隻用南豐方言聲母。南豐方言的聲母其實是國際音标,可參照國際音标發音。
三、南豐方言韻母(51個)
(韻母表)
四、南豐方言的調值
(調值表)
調值指依附在音節裡高低升降、音高變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聲調的實際音值或讀法。
南豐方言的調值不像普通話的調值那麼單純,普通話隻有四個聲調,它們的調值是:一平、二升、三曲、四降,即陰平(一聲):55 ; 陽平 (二聲):35 ;上聲 (三聲)214 ;去聲(四聲)51。普通話四個聲調具體發音方法如下: 第一聲——陰平調(高平調或55調)。發音時,聲帶始終拉緊,聲音又高又平,沒有明顯變化。例如:高空飛機,江山多嬌,聲東擊西,居安思危。
第二聲——陽平調(高升調或35調)。發音時,聲帶由不松不緊至逐漸拉緊,到最緊為止。例如:來回航行,含糊其詞,名存實亡,竭澤而漁。
第三聲——上聲調(降升調或214調)。發音時,聲帶從略微有些緊張開始,立刻松弛下來,稍稍延長,再很快地繃緊。例如:豈有此理,果敢勇猛,永遠友好,勉強飲酒。
第四聲——去聲調(全降調或51調)。發音時,聲帶先拉緊後放松,聲音由高到低。例如:勝利邁進,背信棄義,變幻莫測,浴血奮戰。
注意:陽平的音高變化,體現出音高的上升,還要注意它的調子是比較長的;上聲的音長在普通話四個聲調中是最長的;去聲的音長在普通話四個聲調中是最短的。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南豐方言有七個聲調,它們的調值分别是:陰平13、陽平45A(A表示不送氣)、陽平34B(B表示送氣)、上聲21、去聲213、陰入促12、陽入促5(陰入、陽入右下角的“促”字表示讀音短促)。它們發音可以按照音樂中的音階1 2 3 4 5(do、re、mi、fa、sol多、來、米、發 、索)來進行。七個調值的具體發音如下:
陰平13:它的發音就是從1(do音)上升到3(mi音)。先聲帶放松,然後略微擡高。如:雞、逼、奇。
陽平45A:這是一個不送氣音,發音時,起音比較高,先要繃緊一點聲帶,不放松地往上提一點即可。如:紅、農、動。
陽平34B:這是一個送氣音。發音起點比陽平45略低,聲帶也比較松,然後略往上提一點,往外送氣,發音就沒有陽平45那麼硬。如:爬、婆、圖。
上聲21:與普通話的上聲有點區别的是,普通話上聲的調值是214,聲音轉了個彎,從2(re)—1(do)—4(fa),南豐方言的上聲從2(re)—1(do)就停下來了,不要再往上升。相對普通話的第四聲“去聲51”那就有很大的不同了,方言是從2降到1(半低—低),普通話是從5降到1(高—低)。如:永、懂、捅。
去聲213:類似于普通話的上聲(調值214),隻是從2(re)—1(do)再後上升得比普通話低一個音。如:痛、怕、共。
陰入促12:發音短促,不拖泥帶水,不像普通話“陽平35”發音起點那麼高又拖得比較長,比陰平13的音還要低。如:鹹、山、深。
陽入促5:發音短促(比陰入更短),不拖泥帶水。相對于普通話的第一聲“陰平55”發音時不像普通話那樣拖長的平聲,而是發一個短促的音,比如“江”,普通話讀“jiāng——”,南豐方言讀“gong5-”。如:曾、通、更。
江西教育出版社的《贛方言概要》将南豐方言的調值定為“陰平23、陽平55、陽平24、上聲11、去聲323、陰入12、陽入5七個調值”,南豐方言的聲韻母都沒有編進去,沒把南豐方言當作贛方言去研究,且不太符合實際,這裡不采用。
可以看出,南豐方言整體上是比較平緩偏軟,不像普通話那樣高低分明長短一緻,因此注音時一定要注意。
五、注音規則
1、南豐方言畢竟是漢語語系,所以注音時完全可以以漢語拼音為基礎。
2、注音時能用漢語拼音字母的盡量用漢語拼音字母,漢語拼音字母裡沒有的再用南豐方言字母。
3、标注聲調時,由于漢語拼音隻有四聲調,而南豐方言有七個聲調,且音高總體偏低,所以建議統一用南豐方言字調值注音,即在拼音的右下角注上調值。不送氣音在調值後叫A,送氣音在調值後加B,短促音在調值後加“促”字。如果實在把握不住,也可以用漢語拼音的四聲調注音,但僅限于該字的注音全部是用了漢語拼音的聲韻母,且注音要放在拼音的上面,以示區别。
4、标準聲調也可以用南豐方言的聲調符号進行,聲調如下。
(南豐方言聲調符号)
5、注音聲韻配合, 聲韻配合關系,從聲母看,主要與發音部位有關,從韻母看,主要與開口、齊齒、合口、撮口四呼有關,下面的聲韻配合關系表中聲韻母能相拼的記“√”,不能相拼的記“×”。
南豐方言聲韻配合關系
六、南豐方言聲韻配合的主要特點
1、除jqxȵ(雞期西泥)外,都能與開口呼相拼,jqxȵ(雞期西泥)隻拼齊齒呼和撮口呼;
2、隻有dtl jqxȵ(多特勒雞期西泥)能與撮口呼相拼;
3、bpm(波坡摸)能拼的撮口呼韻母隻限于以“u”為主要元音的“u”“ung(甕)”,“ua”“uo”“uai”等以“u”為介音的,都不能相拼;
4、舌尖音“s”隻能拼開口呼和合口呼;
5、“z”和“c”隻能拼開口呼“e”;
6、“f”“h”都不能與撮口呼相拼;
7、零聲母不與合口呼和撮口呼相拼。
七、南豐方言拼寫示例
1、散句:
△你去哪兒?我去街上。
[ni21 qie213 ho5促 li213? ŋa21 qie213 gai12 sang21 ]
諧音:你且曷麗?我(ŋa21)且赅桑。
△他說馬上就走,怎麼這半天了還在家裡呢?
[jie21 wa213 ȵiam12 jio5促 qiou13 hang12 ,ho13 ȵiong13 jiu213
da5促 jiu213 fa13 se21 toi13 wu12 li13 lie13 ?]
諧音:潔哇黏腳求行,曷娘灸耷灸嗐食忒兀俚嘞?
△小心掉下去爬也爬不上來。
[fang34B pi21 dan21 die5促 ha13 qie213 liao21 pa34B bu12 sang21 loi13]
諧音:防匹膽得哈且了爬雅爬不桑來。
以上的例句帶有比較濃厚的南豐方言俚語特點,比如“哪裡”或“哪兒”說作“曷麗”(諧音);“半天”說作“灸耷灸”(諧音)。
2、古詩:
春曉 孟浩然 qün12 xiao213 mung12 hao5促 yan13
春眠不覺曉, qün12 mian13 bu12 go5促 xiao213 ,
處處聞啼鳥。 qü13 qü13 wen12 hi13 ȵieu21 。
夜來風雨聲, ya5促 loi13 fung12 wi12 sang12 ,
花落知多少? Fa45A lo5促 zi12 duo13 sao21 。
八、研究和繼承方言的重要性
現在方言記音基本還都是靠主觀印象。坦白地講,出錯幾乎是常态。有的方言研究者就感慨過,每次他用儀器去調查一個前人描寫過的方言,總會發現原來描寫的音值多少有些問題。就是對同一地方的不同人群進行調查測試,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對同一個字、同一句話的發音也是有差異的,甚至這種差異還會比較大。因此,我們在對南豐方言用注音進行保存的同時,最好借用現代的多媒體手段,找一些南豐方言比較純正的人進行錄像,将這些資料保存起來,保存好這些東西,就是在保存一種文化。因為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我國56個民族的文化也是豐富多彩的。魯迅先生說:“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說,沒有民族的,就沒有世界的。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的多樣性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條件。所以,保存并且繼承一種方言,其實就是在為文化的多樣性作出貢獻。
現在我國地方語種中廣東粵語有九個聲調,無論是語法還是讀音都是最接近我國古代正統漢語的語言,尤其接近唐宋漢語的讀音和語法,用來讀古詩詞時特别押韻。而南豐方言有七個聲調,其實南豐方言的去聲還可細分為“陽去323”和“陰去212”,實際上就有八個聲調,也是一種十分接近我國古代正統漢語的語言。可見,保留南豐方言對研究我國古漢語語言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