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彧白 三餘書社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當中詳細地講解了一些筆法規律,這些筆法都是經過無數書家的探索從而形成的一些用筆規律,掌握好這些用筆規律才是學習古人書法的基礎。掌握了這些筆法技巧,相當于獲得了書法之門的敲門磚,但若想登堂入室,還需要對結構規律有着精确的掌握。
大書法家趙孟頫在《松雪齋書論》中說:
“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
趙孟頫認為,學書法最重要的就是筆法跟結構,這兩樣缺一不可,隻有将筆法與結構爛熟于心,才算真懂書法。下面我們就以楷書為例,談一談如何寫好書法的結構!
歐陽詢将其總結為了“結體三十六法”即:
排疊、避就、頂戴、穿插、向背、偏側、挑拗、相讓、補空、覆蓋、貼零、粘合、捷速、滿不要虛、意連、覆冒、垂曳、借換、增減、應副、撐拄、朝揖、救應、附麗、回抱、包裹、卻好、小成大大成小、小大成形、小大大小、左小右大、左高右低、褊,各自成形,相管領
1、排疊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對比筆畫多的字,又善于安排,這種安排的技巧,稱之為排疊!
我們看左邊的“靈”字,這個字,筆畫很多但筆畫之間的安排甚為恰當,從上到下,幾乎都保持一個勻稱的布局,我們看紅線所示,“雨字頭”的四個點,可以劃分成兩條橫線,最先的四個點也可以分為兩條橫線,這就所有的橫線排疊下去,就能使整個字布白勻稱。
右邊的“墨”字也如同此理,“四點水”可以化為一條線,土字底是三條線,縱然部分筆畫采取了斜勢以求險絕,但是整個字的布局是勻稱的,這就是排疊的妙用。
2、避就避就這個詞是相互的,避重就輕、避疏就密,避遠就近等等技巧,就是為了防止這個字用筆雷同,而沒有變化。
左邊的“俯”字,“單立人”中的豎筆垂直,則“府”字左邊不宜寫成豎畫,而是寫成“丿”,去遷就左邊的豎筆。右邊的“銘”字,右半部分有兩個“丿”,第二撇與左邊部分膠合,則上邊的“丿”就不宜過長。下面“口”字左豎與“丿”交疊,則上橫應需避讓。這就是避就的道理。
3、頂戴頂戴指的是上下結構的字,一般體現為上大下小的字。這種字的處理方法就是将上面的筆畫略微放小,加重下半部分的用筆。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兩個例字都是上面筆畫多,下面筆畫少的字,多以處成上小下大,以求整體平衡,這就是頂戴的道理。
4、穿插穿插就是如何将交叉的筆畫安排好,使整個字疏密得當,勻稱得宜。
這兩個字,左邊的“井”字并不是橫平豎直的寫,而是左低右高,左輕右重。兩個橫的勢态往左下斜,左邊的豎筆也呈現往左的勢态,整個字全靠右邊豎筆的穿插,使整個字的勢态擺正。
右邊的“兼”字,歐陽詢将豎筆處理成了不出頭的短豎,将兩點兩豎變成了四個點放在最下端,使整個字勻稱而沉穩。
5、向背這個比較簡單,就是兩個筆畫的方向相反,勢态相對立。從而在字中形成一種張力。
這一類的字有太多了,随便找兩個字,成字的三個撇畫與戈鈎構成向背關系,“九”字與“豎彎鈎”構成向背關系。
6、偏側偏側的意思就是整個字的視覺是偏向一側的,或者偏向左,或者偏向右。但是整個字的重心還是穩定的,隻是視覺上的一種感受而已。
少的整體視覺偏左,又的視覺則偏右,但“少”字由于右點的補救使整個字複歸平衡,“又”字左邊筆畫重,又能将勢态拉回,從而重心穩定。
7、挑拗這一點是對于左右結構的字而言的,左邊筆畫過多,需要右邊的筆畫進行補救。
左邊的“鹹”字左半部分為向左之勢,而右邊的“戈鈎”往右挑出,使整體勢态達到一種三角的穩定性。右邊的“獻”字,左邊筆畫較多,而右邊的“捺筆”與之銜接,将勢态右傾達到平衡,從而達到“拗救”的作用。
8、相讓此法與之前的講過的“避就”相類似,講究筆畫的避讓。尤其對比有筆畫沖突的字,筆畫避讓防止“碰撞”。
這種相讓的規律是貫穿所有的字的始終的,左邊的三點高低錯落,右邊的“欠”字旁,托起左邊偏旁,這也是相讓的規則。
9、補空有些字在書寫的時候,容易出現大塊的露白的部分,這時候就需要對筆畫進行處理,來彌補這個空白。
上面兩個字,戴圈的部分皆是留白較多的地方,“丿”正好打破了這種留白,好就好在恰到好處,不高也不低,正好使整個字勢勻稱而平衡。
10、覆蓋這個是針對帶有“寶蓋旁”類似的字,上面一定要寫的寬大,能将下面是部分覆蓋住。
這種字不宜上下粘連,而是應該在姿勢上構成協調關系,呈現出一種覆蓋的關系。
11、貼零零就是零碎的意思,這裡的貼零就是将零碎的筆畫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位置。比如下面的字:
看這兩個字,“上”字的一橫變成了一點,貼在了左邊的豎筆之上。“以”字的最後一點貼在撇筆之上。這便是貼零的妙用,不交疊,但在勢态上呈現貼合之勢。
12、粘合這一點跟上面的貼零可以放在一塊理解。
看這兩個字有些筆畫是虛筆,在将接未接的邊緣,但是在字勢上的卻是連接着的,在視覺上給人一種粘合的感覺,這也是跟貼零的區别。
13、捷速這一點比較容易懂,就是在個别的筆畫當中要懂得運筆要快,但是這種快不是甩出去的快,而是壓住紙的一種用筆之勢。
看着兩個字,用筆之迅捷,就像歐陽詢所說的:
“丿”如陸斷犀象。
14、滿不要虛這一點講的是包圍結構的字,要善于布局,使内外筆法達到一種整體的平衡。
上面兩個字,一個中間滿,一個中間空,但給人的感覺确是滿者不滿,松者不松。筆畫多的,用筆用細些,筆畫少的用筆重寫,在字勢上呈現一種和諧。
15、意連這一點其實是勢态的連接,筆畫沒有相連但是在是勢态上确實有着相互的呼應和互動。
比如下面這兩個字:
我們看這幾個點,都是獨立出來的點,各自之間沒有任何的粘連,但是我們看筆畫是勢态,分明一筆連着一筆,在視覺的确實連着的。這就是意連。
16、覆冒這一類字說的是上大下小的字,一定要将其覆冒起來。不然則容易失勢。
上面兩個字上半部分,完全呈現了“覆冒”的态勢,整個字顯得穩而不倒。
17、垂曳這一類字也比較多,一般表現為左高右低,左收右放。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使整個字的整體達到勻稱平衡的目的。
這兩個字都是左重右輕的字,“群”字左邊的筆畫較多,右邊将勢态下拉,整個字就平衡了。“更”字亦同此理。
18、借換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在歐陽詢的字裡面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把點寫成豎,把豎寫成點,把鈎寫成豎,都是為了使整個字布局更美觀。
“安”字将點寫成撇畫,鍊接在了一起,“往”字将“點”成了豎筆的一部分。都是借換的道理。
19、增減有的筆畫比較多的字,歐陽詢将前其筆畫進行了簡化,變得靈動而優美。
為了整體布局的和諧,“建”字多了一點,而“美”字則是将一個橫畫,處理成了兩個點,這種巧思,是後世諸家多難以企及的高度。
20、應副這種規律是針對筆畫較少的字,筆畫之間夠不成交叉之勢,需要在筆意上對其進行呼應,以求整個字在整體上的呼應和均衡。
我們看圈中筆畫,皆為不相連的筆畫,但彼此之間都是呼應了,從而使整體聯系在了一起。這就要強調用筆與結構的重要性了。
21、撐住這一點就更好理解了,對于有些筆畫比較少的字,尤其是獨體字,需要一個主筆,将這個字撐住,起到一個支架的作用。
“可”與“丁”的主筆就是将這個字撐住,呈現了一種立柱的作用。
22、朝揖朝揖就好比兩個相互作揖,達到一個顧盼呼應的态勢,這一類字,出現在兩部分合體,或者三部分合體的字中比較多。
上面兩個字是兩個部分以及三個部分組成的字,左邊的“曉”字,右邊的“丿”畫與左邊故意拉長的豎筆構成朝揖的關系。右邊的“謝”字,在畫圈的部分相互構成朝揖關系,以求顧盼呼應。
23、救應救應存在于書寫的過程當中,而不是固定某些字應該怎樣寫。是寫好前幾筆,發現有了問題,或松或緊,或窄或寬。在最後的筆畫中如何救應的問題。
左邊的“以”字,左邊兩個筆畫比較靠左,右邊為了能跟左邊呼應,一個撇筆做了一個回鋒的處理,以求呼應前筆。右邊的“心”字,左邊一筆寫的比較靠下,為了救應,“卧鈎”寫的比較高以呼應前筆。
24、附麗這個方法适用于排疊比較緊密的字,相互之間要善于安排,或高低錯落,或左右迎合,不能使其離散。
我們這樣的一種附麗方式,使整個字成為一個整體,左邊根據筆畫附與右邊,使整個字連在了一起。這就是附麗的妙用。
25、回抱“回抱”的目的也是呼應,将左右或者上下沒有關系的部分,通過“回抱”的方式聯系起來。這種“回抱”主要是控制用筆,将筆畫進行變化的一種方式。
“鑿”字兩個撇筆回抱上半部分筆畫,“功”字的“撇”筆回抱左半邊的偏旁。整個體趨于一種整體。
26、包裹這一類字指的是半包圍或者全包圍結構的字,字的一部分将另一部分包裹住,半包裹或者全包裹,使整個字呈現一種整體性。
包圍結構中的内容可以跟其構成關聯,也可直接成獨體,但在整體上,卻是有機的一體。這就是“包裹”的規律。
27、卻好“卻好”是針對于“包裹”來講的,講究的是一種結體方法要恰到好處,要有一定之規,不能随意拼湊。
我們看這兩個字是如何恰到好處的?“匡”字變橫為點,以呼應下面的王字,詢字将“日”字左移,呼應左邊部分。整個字恰到好處。
28、應接對于點比較多的筆畫,這一點尤為關鍵!
我們來看兩個字中四個點的方向,左邊“四點水”左邊的三點呼應最後一點,右邊的雨中四點,上下呼應。
29、小成大、大成小意思是對于有些偏旁或者部首的安排,對于細小的筆畫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有時候一個細小的筆畫,也能起到很大的作品,反之亦然。
“門”字的兩個豎筆,支撐起了整個字,所以大處用筆,尤為謹慎。“成”字的最後一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三個撇将整個字往左拉,一個戈鈎将力度拉回,同時整體的方向也被拉偏,所以上面的點起到了一個平衡的作用。
30、小大成形無論小字,還是大字有應該具備它自己獨特的形态。小字不嫌小,大字不嫌大,在這個作品當中,和諧共生。
兩個字在整體上筆畫很少,但絲毫不顯得單薄,這就在于用筆的功夫,筆畫少的字,如何寫的開張而厚重,是需要注意的。
31、小大大小有些字在作品中不能寫大,是因為本身的特質所緻,有些字本身就筆畫很多,也很難寫的小,這就應該考慮這些在如何左右映帶,如何在章法中更能和諧統一。
在創作中,這兩個字是不可能寫的一般大的,左邊的“郁”字因為筆畫多,所以就比較大,這就要考慮筆畫的排疊,如何在視覺上看起來不大, 右邊的“日”字筆畫少,在視覺上不能處理的太小。
32、左小右大這一類字很多,關鍵是如何處理兩個部分之間的關系。
這兩個都是左小右大的字,被歐陽詢處理成了兩邊相等。顯得更加飽滿。更加平衡。
“左小右大”是指如何安排好左小右大的字。
33、左高右低左高右低俺的字應該怎樣處理才能平衡呢?我們看歐陽詢是怎麼做的。
我們看這兩個字都是左高右低,歐陽詢的處理方法一般都是右托左,右邊的筆畫進行變化跟左邊的筆畫産生聯系。
34、褊“褊”的意思是氣量小,字體狹長,這一類型的字,要注意筆畫的安排,切不可使字變得拘謹。
向這種字體狹長的字,筆畫的安排一定疏密得當,歐陽詢将橫畫間距離壓縮,用筆變為半藏鋒,所以整個字看起來比較協調。
35、各自成形這句話意思說對于各自成形的結構組成字,應該如何安排?
我們看這兩個字,皆是左右成形的字,這一類字最容易寫散,如何使左右呼應,如何能将左右筆畫穿插起來,是關鍵。我們看圖中圈起來的地方,就是穿插的地方,産生了聯系,使其變得統一。
36、相管領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筆畫将另一個筆畫管束起來,将其變為自己的統屬部分。
我們看這兩個皆是右邊突出一筆将左邊的部分“看管”起來,其實就是跟左邊部分産生聯系。起到一個筆意相迎的态勢。
歐陽詢這結字三十六法,是千古不易的結字技巧,無論哪一個書法家,無論哪一個經典的字,皆逃不出這三十六法的藩籬,都可從中找到對應的方法。
歐陽詢三十六法是學習書法結構最基礎的要點,将這三十六條規則爛熟于心,再講筆法技巧融會貫通,你的書法必能更上一層樓!
作者:安偉波,号彧白,三餘書社簽約書法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