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楓火
為什麼選擇做電影?因為創造一個世界的過程中,那種快樂是無與倫比的。——李霄峰
李霄峰,第一部電影就被華語電影最高獎金馬獎認可的導演,他的名字相信電影圈的大多數人都不陌生。電影《追·蹤》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和處女作《少女哪吒》不同的是,這次他講述了兩個少年的成長故事,更貼近人性,更深入的探索了人與人的關系。
李霄峰留着最考驗人顔值的短寸頭,帶着黑邊眼鏡。他講話直白,不太喜歡彎彎繞繞,語速很慢,像是一邊思考措辭,一邊回答問題。也不太喜歡多說話,除非就着他的話追問,他才會多說一些。提到某個觀點,他會包容且認同着說“是、是、是”,但是對于電影創作的問題,他卻非常的堅持,也會打開話匣子多說一些。
問過很多導演,拍電影什麼最重要?得到的答案不一而足。李霄峰回答說拍攝本身最重要,也是他最享受的,回答的迅速,而且斬釘截鐵。接着,他解釋說,“因為創造一個世界的過程中,那種快樂是無與倫比的。”并且連着說了兩個“無與倫比”。至于拍完之後電影的命運該如何,他覺得就像生孩子一樣,出來了就該自由生長了。觀衆們看或不看,它就在那裡。“有人誇是好事,有人罵也沒事,都正常。”
他用十個月做後期,隻為探索電影新的可能
《追·蹤》是李霄峰的第一部長篇劇本,寫在《少女哪吒》以前,曾是他想要做導演處女作。電影講述了兩個少年王棟和徐峰是筆友,在通信過程中,叙述着各自的煩心事,又因為各自遭遇産生了交換殺掉各自恨之入骨的男人的故事。
最初的劇本的雛形和現在差别很大,講的是一對警察弟弟和犯罪分子哥哥之間親情和犯罪交織的故事。巧的是,當時李霄峰正在做資料收集,他的一位做警察的高中同學跟他講起了另外兩個城市的兩起兇殺案,并提出來一個關于交換殺人的概念,當時他就覺得這個梗更有趣。
為了讓觀衆信服這個虛構的故事,李霄峰走訪了四個公安局,走進犯罪分子和警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精神面貌,提煉出他們最準确的形象。創作中,他慢慢發現當下的人與人之間有着某種聯系,就像金錢交易一樣,很值得探讨。雖然故事和最初的構想已經大相徑庭,但從他也更滿意現在的故事。
電影裡有一個讓兩位主角的産生聯系的重要道具,就是托爾斯泰的《複活》。因為經常寫作的關系,李霄峰的電影裡“書”總是被賦予不一樣的意義。他提到《複活》裡人物的自我救贖,給了他極大的震撼,也成了他《追·蹤》劇本的靈感之一。電影裡兩個少年因為托爾斯泰的《複活》成為摯友,開啟了不一樣的命運走向。
《追·蹤》雖然是一個現實題材,但電影其實并不完全寫實。電影裡充斥着虛幻和現實的交織的幻覺,像男主角經常看到被他設計而死的情敵。其實這種風格早在《少女哪吒》就已經出現。他的電影裡,總有一些超越生活的部分,“有的時候你不知道哪個是夢,哪個是真實的,回憶過去猶如大夢一場。”
而這種風格,在《追·蹤》的視聽語言上有了更明顯的體現,影片中對色彩、鏡頭和音樂的運用誇張到了極緻,給觀衆傳達出一種虛幻的感覺。
聊到這裡,李霄峰告訴我們,其實電影中杜國金的别墅是劇組租下了四十年代重慶的德國大使館,将内景改造而成的;電影最為明顯的地獄紅和腐屍綠撞色鏡頭,并不是特别設計的,而是夜晚到了拍攝地,才發現那裡的景緻就是如此。而更為詭異的電影配樂,讓李霄峰賦予了它新的意義,猶如一個魔鬼在半空中窺伺人們。而這些偶然與必然的結合,将電影的魔幻感渲染的更為極緻。
有人評價說《追·蹤》有點失控,但李霄峰并不是特别同意這個觀點,“電影呈現的這些情景,其實都是我們現場控制的結果,沒有一樣不在我們控制的範圍之内。有時候我們需要新的思維方式,其實犯罪懸疑片不一定就是黑的、冷的。”
雖然是第二部作品,但李霄峰坦言在拍攝上、檔期上的壓力并不大,更多煩惱源于電影的後期剪輯,大量的拍攝素材造成了剪輯選擇的困難。由于想做一些新的嘗試和探索,他用了十個月進行後期剪輯。從最初3小時的正叙版本,到成片105分鐘多線多角度叙事版本,他不斷的推翻重做,一點一點的嘗試調整,“這部電影反倒是有一種拍處女作的感覺。”
真實生活中人的映射——自我、本我、超我
影片是一部講述倫理變遷的電影,最重要的并不是案件,而是人性中的道德。李霄峰創造的王棟、陳維坤、徐峰更像一個人的自我、超我、本我的映射,這些人物是在浪漫主義和物質主義交彙處誕生的時代的孤兒和矛盾體。三個人物身上的經曆,性格,欲望和情感,集合了他和編劇們對現實生活中人的所有印象和感悟。
三位主角由誰來演,李霄峰反反複複做了很多次試鏡。他和每個人來試鏡的演員聊角色、聊對劇本的看法,導演跟演員的關系就像“戀愛”一樣,也得看緣分。當雙方對電影的審美和價值觀高度一緻時,自然而然就會走在一起。他現在也很慶幸自己能遇到這麼幾位愛表演愛角色的演員。
聶遠飾演的警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是整個故事的線索和推進器。有人說他非常多餘,但導演并不認同,“對觀衆來說,他可能像卡在喉嚨裡面一根魚刺一樣。但是對電影來說,他更像一個人的脊柱,像一個人身上不容分說的那種道德感,如果缺少它, 我覺得會少了一個道德的幽靈觀察他們。”他解釋到。
為演好王棟,羅晉投入了大量的情感、精力,還曾笑稱自己是“一二三”演員:“‘一’是第一次讀到《追·蹤》劇本便決定參演,‘二’是為了與王棟更貼合,羅晉特别減重20斤,并續起胡須,‘三’是指用三次試鏡向李霄峰證明他是獨一無二的‘王棟’。”而羅晉也确實不負導演的信任,将電影裡王棟性格的扭曲,最權勢的追逐,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崩潰演繹得入木三分。“他是一個非常棒的演員。”李霄峰評價道。
徐峰的扮演者辛鵬是第二次和李霄峰合作,電影裡徐峰是一個煉鋼廠的工人,而且前後期性格差異巨大。為了更好地塑造電影中的角色,李霄峰讓辛鵬在開拍前一個月住進重慶體驗生活,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順應重慶人的作息和習慣。辛鵬還特别到當地的煉鋼廠見識真正的高爐煉鋼,體驗角色的生活經曆。不僅如此,為了揣摩人物前後情緒、性格的巨大變化,辛鵬透漏為自己在拍戲的一段時間,會盡量保持一種相對壓抑陰暗、隐忍不發的狀态。
有人曾問李霄峰在片場是如何‘調教’演員的,他直言并沒有‘調教’一說,認為演員和導演的崗位是對等的,“演員不是我們的工具,每個演員都有不一樣的特質,導演要做的就是尊重他們身上的特性,引導他們愛上角色,投入角色這是最重要的。“
兩次退學,隻為最愛的電影
從識電影到學電影,再到做電影,李霄峰走過了近18年的時間。他自己玩笑說:“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那些年的經曆,對他來說是一種營養的積澱,“它增加我在精神上的寬度,就跟樹的年輪是一樣,讓我在拍電影時,更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大學二年級,他偶然在布魯塞爾租的一盤田壯壯導演的電影錄像帶《藍風筝》,看完之後徹夜難眠,他真正的感受到中國電影的語言魅力,那天晚上,他産生了走進電影的想法。那場和電影的偶然相遇,造就了現在他和電影密不可分的必然結果。随後,他改變最初在學業上的初衷,轉而去Sint-Lukas主修電影制作。
這是他第一次退學,“雖然沒有畢業,但我一點都不遺憾,甚至覺得我應該早點出去。” 他直言自己是靠自我教育長大的,不過,他并不建議年輕的電影人們效仿他,因為每個人要走的的路并不一樣。
在Sint-Lukas學習期間,他和同學一起拍短片,念到二年級,他認識到做電影,實踐比理論更重要。當時恰逢《可可西裡》有給他實踐的機會,他沒有任何猶豫,他第二次退學回國加入陸川導演工作室,開始了和電影相伴的生活。
25歲生日,他在《可可西裡》劇組度過的,在青海邊境的冷湖,零下三十度的地方,很冷,但是心是熱的,他隻記得當時天高海闊任遨遊的興奮心情。吃着劇組的盒飯,和攝影曹禺、錄像阜康,這些當時在各個領域都非常出色的人學習,他直到現在回憶起來,都覺得沒有比那個更好的起點了。
2005年,他開始和張元導演合作編劇,他們聯合編劇了電影《達達》,李霄峰還在其中擔任男主角。他的身上除了導演、影評人、作家外,又多了一個标簽。聊到這些經曆,他笑言自己是一個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導演。
“《少女哪吒》之前,沒做導演的那段時間,有想過放棄嗎?”我問到。
“ 有時候,真的有那麼一瞬間會想,‘我幹嘛呢,為什麼不去找一正經工作,舒服的過這一生。’中間有那麼兩三年,做導演的念頭都消失了,不太想回到電影圈。“他這樣答道。但是每次,都有一股力量把他拽回來,很難講清楚是什麼原因。
對于電影,李霄峰一直抱着順其自然的心态,包括《少女哪吒》、《追·蹤》都是一樣的。而且,他也沒有什麼風格的束縛,“我希望不要有界限吧,不定位自己,盡可能做的做嘗試。”
在李霄峰來說,電影是獨立于個人之外的世界。“它和現實生活有交集,但是有不完全重合。它超越生活,超越精神,有自己的運行邏輯,有常日裡我們見不到的東西。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而這也是他選擇電影的初衷。
李霄峰直言,拍電影是一個社會活動,他更享受拍的過程。電影導演可能是一個藝術工作的總結者、組織者、協調者和最後的呈現者,但能不能稱電影導演為藝術家,還值得讨論。“就像福樓拜說的那樣,‘顯示藝術,隐藏藝術家’,我覺得在電影這裡也一樣,要把電影還給電影本身。電影不是取得名利的道具。保持純粹才能創作最好的作品。“
Tips李霄峰推薦給電影人片單:我隻推薦三個導演的電影,黑澤明、謝晉、楊德昌。這三個都是亞洲導演,在精神的氣韻上、他們的社會的結構和成長土壤上和我們有相似性。之所以推薦歐美導演,是因為不同的語境,誕生同樣的藝術也不一樣。亞洲的導演更接近我們的思維和想法。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希望能更加的了解自己土壤,并且能夠從自己的土壤裡面挖掘題材。
李霄峰喜歡的電影片單:
我喜歡很多電影,除了上面推薦的,像前蘇聯拍《烈日灼身》,《西伯利亞理發師》的米哈爾科夫導演,大衛·裡恩的《阿拉伯的勞倫斯》,美國的拍《大師》的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維倫紐瓦導演的《邊境殺手》拍的特别好,是我今年唯一部看了兩遍的電影。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