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數學直接思維的訓練和培養

數學直接思維的訓練和培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7 02:26:41

有的家長常常會苦惱:為什麼孩子數學總是學不好?

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首先是标準問題,何謂“不好”,你定義的“不好”是什麼标準?每個人的标準可能不一樣,甚至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不好,其實沒有标準,就是一種直覺。

然後,我們去探讨數學學不好的原因。而這也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人所共知,沒有良好的學習态度,主觀上不想學好,那談什麼都沒用。至于興趣,愛因斯坦的名言同樣為大家所認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這裡讓我先排除态度和興趣問題。

在态度在線,不抗拒數學(因為要有興趣真不容易)的前提下,為什麼數學依然學不好?

“不好”的具體表現可能是以下兩個完全相反的方面:

第一,極其粗心,低級錯誤非常頻繁,說什麼就是改不了。比如經常初算計算多個0少個0,拆(添)括号忘記變号,上一步正常下一步抄錯數字,看漏題目條件等等亂七八糟的奇怪錯誤。

第二,做題慢效率低。可以是慢到7×9都要呆一下,100-30都要用豎式的那種。這類學生,差不多就是前面一類學生的反向存在,經常練習的,該做對的都能給你做對,但一上難度就蒙圈。

這兩種表現是表象的,可見的,還有一個問題,一般家長可能說不上來,那就是缺乏聯系性和想象力。

如果不追求競賽或者升學加成,隻要态度端正,認真聽課,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課内成績可以很漂亮。但缺乏聯系性和想象力會導緻的問題,在初二開始将逐漸展現,随着數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增加,會愈發明顯。

這時候,數學會出現一個叫做“壓軸題”的玩意兒。壓軸題就是拿來區分優秀學生和頂尖牛蛙的,它是帶着使命出現在這個世界的。

壓軸題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平常不怎麼接觸,考試忽然會做,幾乎不可能。因此,身處優秀班集體的學生會跑在前頭,原因是老師講得多,當然,找到合适的有針對性的課外輔導也可以起到部分作用。

但是,壓軸題這玩意也不是講得多就會,更不是誰都能會,它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很高。缺乏聯系性和想象力,無論多努力,都會遇到瓶頸。畢竟,這個世界終究是看能力大小而不是看努力的多少。

數學難題說白了就是變化多端,考點繁多,深度充足的。單一知識點不足以解決問題,解決一道數學難題需要“分析條件——思考考點——聯系過往類似的題型——結合該題的特征”

分析條件:這句話想讓我幹啥?

思考考點:我該用什麼學過的東西來入手?

聯系舊題:這些條件(包括圖)的組合有沒有和我以前做過的某道(類)題很相似?

結合本題:那道題是怎麼解的,本題和那道題的區别(條件差異)是什麼?

例如剛結束的2021年廣州中考數學卷24題:

數學直接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學好數學的桎梏)1

第(2)問的“最高處”,指向的是頂點縱坐标,于是配方或者公式求頂點;

第(3)問已知E、F兩點,遂求一次函數解析式,“一個交點”指向聯立方程求解或△=0,這都是分析條件和思考考點後應該得出的結論,應該拿到的分數。

數學直接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學好數學的桎梏)2

涉及函數交點聯立方程的做法,是固定思路,學生必定做過多次。而聯立方程後的分類讨論,則是因為該題的特性,即EF是線段,要思考線段與直線在處理上的不同之處,這就是上面提到的要綜合過往題目的“共性”與本題的“特性”。

事實上,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把新學知識和原有内容有意識地結合起來,部分老師可能也疏忽了這一點,缺乏引導,而是單獨地教授新知識。

數學直接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學好數學的桎梏)3

初中第一年,每一個章節都是在打基礎,上圖标紅的六章書,都是在為日後的計算打下基礎,他們共同構成了所有理科能力裡面一個最重要的部分——運算能力。

同理,第四章《幾何圖形初步》以及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是線和角的初步認識,是幾何的開端,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函數重要的前置知識。

這些内容,單獨拿出來都不難,因此小學課内基礎過關,學習态度認真的學生,普遍學得不錯。雖然中考單獨出題也不多,但你能說他它們不重要嗎?

整式學不好,初二的因式分解、分式就會吃力,平面直角坐标系不過關,初二下學期起開啟的函數之路必然不會順暢,這條路除了包括初中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還包括高中的函數性質、基本初等函數、三角函數,乃至解析幾何,圓錐曲線。

多思考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你就會發現,出現在高一課本上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其實不過是初中二次函數圖像的變形,根本都算不上什麼新知識。

多思考新題目和舊題目之間的關聯性,你就會發現,每一道新題的某一部分都是自己以往見過的,舊瓶換新酒。

要知道,大考出題者也是很艱難的,知識也就那些,在不能超綱的前提下,如何把固有考點玩出新花樣,也是撓破頭的事情。

至于想象力,那更是現代人的稀缺資源。充足的想象力,能夠在腦中構建起一幅一幅的圖像,在函數問題,立體幾何,解析幾何裡就會事半功倍。這一點,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甚至曾為此賦過一首詩:

數學直接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學好數學的桎梏)4

這兩項能力的缺失,可能就是很多孩子數學桎梏的内因。但是,我們的教育卻顯得不夠重視,甚至一直扼殺着學生的這兩項能力。

過度的超前學習,硬塞的奧數知識,不理解原理卻被要求背誦的公式,執着于“xx模型”的套路化解題,一些知名線上機構廣告裡常常宣揚的“xx個解題大招”……這些都是具體表現。

風清揚說過:“活學活使,隻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金庸筆下武俠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解題的最高境界。

數學直接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學好數學的桎梏)5

但是我們畢竟要應對考試,記憶的重複訓練依然是短期提高的最佳做法。既然是最高境界,能達到者也寥寥,不要說學生,老師也是如此,題目日新,老師也要不斷精進。

但是我們日常可以有意識地嘗試,每學習一個新知識,或是遇到新題目的時候,首先思考一下有哪些地方和我腦海中某個角落裡的東西有點像,進而把它調取出來比對。這大概也是“帶着腦子學習”的一種具體表現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