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商人地位?1、戰國時蘇秦出外遊說數載,“大困而歸”家裡的人取笑他說:“周人之俗,治産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史記·蘇秦列傳》),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秦代商人地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1、戰國時蘇秦出外遊說數載,“大困而歸”。家裡的人取笑他說:“周人之俗,治産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史記·蘇秦列傳》)。
十分之二的利潤,驅使許多洛陽人“貴财賤義,貴富下貧,喜為商賈,不好仕宦”。“周人以商賈為資”。直到西漢時期,情況還是這樣。
什二:即20%,指追求利潤率20%為目标。
2、《史記·貨殖列傳》:“今有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封者食租稅,歲率戶二百,千戶之君則二十萬,朝觑聘享出其中。庶民農工商賈,率亦歲萬息二千,百萬之家則二十萬,而更搖租賦出其中”。
大概意思是平民之從事農工商賈者,不論那一行,每年都有十分之二的利,百萬本錢一年可獲利二十萬錢,就是可比有“千戶”之封的富家了(當時十萬錢的家财是中産之家)。相當于自己做生意過的日子也不比有封賞的人差。
素封:意思指當了土皇帝。
3、為什麼正常的一般的農、工、商業利潤都是十分之二?
因為當時“子錢家”百萬(千貫)本錢一年利息收入二十萬,年利率乃是十分之二。在古代常是利息率支配利潤率。
4、相較于今,古代利率為何如此之高?
這主要是貨币制度的差異,也和當時社會和經濟結構有關。
1)在貨币制度方面
在戰國和漢朝,貨币為金銀銅鐵等貴金屬,受制于産量,貨币供應量是有限制的,跟不上貨币需求的增長速度。貨币需求大于貨币供應,則推升利率。
此種情況在明朝中早期又再次出現,不過通過對外貿易獲取白銀(主要從歐洲和南美洲等流入),明朝在中早期獲得了顯著的外彙流入,結合其自身采用的銀兩作為貨币的流通方式,顯著增加了貨币供應量,強烈刺激了經濟需求,顯著增加了經濟産出。但同時也因為主要采用了單一的外彙貢獻貨币供應的模式,将自身經濟發展的引擎變成了對外出口,而為後期外需下降導緻的經濟衰退留下了隐患。
2)在社會經濟結構方面
社會平均回報決定利率基準,單個信用風險推升利率。在戰國和漢朝,決定社會基本投資回報的是農業生産效率,商業活動的單個信用風險受制于交通、物流和交易速度等影響,信用風險較高。
5、平均資本回報率是淨資産收益率(ROE)還是銷售淨利率?
《史記·貨殖列傳》:......率亦歲萬息二千,百萬之家則二十萬......,可知,指的是資本的回報率,也就是淨資産回報率(ROE)。
6、現如今企業盈利與戰國至漢朝相比如何?
截至2022年一季末,中國A股上市公司總家數4765家。
2020年ROE超過20%的為653家,數量占比13.70%。
2020年末,4765家上市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54.24萬億,當年淨利潤合計4.55萬億,整體淨資産回報率(ROE)8.39%,低于戰國和漢朝時去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
大家認為是什麼原因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