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我們經常說“在太歲頭上動土”,古人認為,隻要是太歲在的地方,是不能夠動土的,古代如此,現在的很多地方,也都在遵循這個忌諱。
古人為了告誡後人不要輕易在太歲頭上動土,還有了“太歲當頭坐,非災便是禍”的俗語,以此來警戒後人。但是,在前幾年,一位遼甯的農民,卻撿到了一個太歲,最後竟然還賣了300萬,從此走上了發家緻富之路。
難道說太歲是福星,并不是災星?其實,俗語中的“太歲”和那位農民撿到的“太歲”,并不太一樣。
無論是“在太歲頭上動土”,還是“太歲當頭坐,非災便是禍”的說法,其實都源自于古代的一種紀年方式,人們稱之為“歲星紀年法”,這個歲星便是木星。人們根據木星的運轉規律來紀年,就是12年為一周天,但是木星的實際運轉速度要快一點,所以人們便假設了一個星辰,讓這個星辰和木星的運轉方向相反。這個星辰便是“太歲”。
那麼,既然“太歲”隻是一個虛拟的星辰,它又為何能夠決定吉兇禍福呢?
這其實與古代的星辰信仰,或者說是星辰崇拜相關。古人認為歲星其實是青帝之子,也就是人君的象征。不僅如此,按照古人的觀念,歲星還成為了北鬥之神,繼而成為了天帝的象征。由此,太歲既是天帝的象征,也是人君的象征,它的地位就更加尊崇了。
古代的等級觀念很強,太歲既然代表了天帝、人君,人們自然不能夠在“太歲頭上動土”,以防止惹怒了天帝。
而“太歲當頭坐,非災便是禍”的說法,又與“太歲頭上動土”略有不同。前者是說,犯了值太歲之後,就很容易招惹災禍。而所謂的值太歲,也就是傳說中的年神,他們掌管着這一年中,人們的吉兇禍福。
古人以幹支紀年,60年為一個輪回,稱之為一甲子,所以說就會有60位太歲神。比如說你是庚子鼠年生人,便在鼠年、庚子年都會犯值太歲。犯值太歲,也是本命年的一種說法。
人們對太歲避之不及,其實避的是歲星。
而生活中,其實也有一種真實存在的太歲,現在也有人稱之為“肉靈芝”。這種太歲,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說有着“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的神奇功效。在《神農本草經》中也說“久服輕身不老”。
《山海經》中記載了太歲還是帝王養生的佳肴美味。
在幾年前,遼甯的一位農民意外獲得了140斤的太歲,最後據說一共賣出了300萬的高價。無獨有偶,一位叫做魏學農的人,在自家的魚塘發現了重達50多斤的太歲,據估計價值高達一百多萬元。
那麼這些太歲又是什麼東西呢?
這種太歲其實和歲星并沒有什麼聯系,它隻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生命體,它介于原生動物和真菌之間,人們稱之為粘菌複合體。即使古籍中記載了食用“太歲”可以“延年益壽”,但是專家其實并不建議人們輕易去食用它。
無論是“太歲當頭坐,非災便是禍”,還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其實都揭示了老祖宗對世界的一種認知。甚至于逆時針《本草綱目》中所說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也是一種對世界的認知。随着時代的變化,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在不斷的變化,那些看似無稽之談的俗語、諺語,深究下去就會發現,那其實是古人的世界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