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986年墨菲定律

1986年墨菲定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13:32:24

第一章 鏡中我效應:突破思維界限,認識真正的自我

  鏡中我效應:“鏡中我”與“真的我”

  “鏡中我效應”,是1902年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提出的,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對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對于自己的态度所決定的。”

  在《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庫利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面鏡子,反映着另一個過路者。”所以,這個理論又被稱作“鏡中我效應”。

  顧名思義,“鏡中我效應”的内涵是,就像我們隻能從鏡子裡看到自己的長相,“我”對自我的認知也都是來源于别人對我的看法。因此,與一般社會心理學理論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觀點相反,“鏡中我效應”指出,每個人的“自我觀”都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我們會想象他人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其次,我們會想象他人在這個認識之上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最後,我們會根據别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産生某種感情,這種感情将主導我們對自己的認知。

  舉個例子,“我”向慈善機構捐了五十元錢,然後,通過别人的種種評價和反應,去想象他們對“我”的認識——一個正在參與慈善活動的人。接着,通過他人的口頭評論或者其他反饋渠道,“我”認為,他人對“我”的評價是“熱心、善良的人”。

  然後,“我”對這種認識和評價感到十分喜悅,并因此進一步認識了自己,相信自己确實是個熱心、善良的人。之後,“我”也會繼續以這種标準來要求自己——這就是一個人的自我觀的形成過程。

  相反,在同樣的例子中,“我”向慈善機構捐了五十元錢,然後,“我”發現别人對“我”的評價是“一個假裝熱心于慈善事業的僞善之人”。這個評價會讓“我”審視内心,相信自己參與慈善并不是因為僞善。于是,“我”會産生憤怒和排斥的情緒,同時,在這種情緒中也進一步認清自己——“我”絕不是一個僞善的人。

  小說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節:一個無惡不作的人,仿佛心裡住着魔鬼,骨子裡流着邪惡的血液。某一天,他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機緣巧合下做了某件好事,于是,所有人都贊揚他,認為他是聖人。

  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是個好人,然後,他開始用“好人”的标準來要求自己,也逐漸發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在小說最後,他往往會為了保護那些認為他是“聖人”的人,和過去邪惡的夥伴反目成仇,并用生命贖清了自己過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聖人。

  這就是一個“鏡中我”塑造“真的我”的過程,故事雖然俗套,可其中所蘊含的心理學依據卻非常充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也會碰到類似的場景:

  有一位女子抱着小孩兒上火車,車廂中早已坐滿了人。其中,一個年輕人正躺在座椅上睡覺,一個人卻占了兩個座位。孩子哭鬧着要坐,并用手指着那個年輕人。但是年輕人假裝沒聽見,依舊躺着睡覺。這時,孩子的媽媽用安慰的口吻說:“這位叔叔太累了,讓他睡一會兒吧,他睡醒了肯定會騰出座位來的。”

  幾分鐘之後,那個年輕人睜開了眼,一副剛剛睡醒的樣子,然後坐直了身子,把另一個座位讓給了那個抱孩子的女子。

  小孩子哭鬧着要坐,年輕人不理不睬,媽媽的一句安慰之語卻讓年輕人客氣地讓座,這其中的奧妙就在于年輕人對自己的“自我評價”變了。

  可想而知,一開始,年輕人對自己的認知是“我占着兩個座位,你們能拿我怎樣”的無賴心理。但是,當他聽到那位女子對自己的評價後,他對自己的認知也悄然變成了:“我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隻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會兒。”

  他的“自我觀”變化了,随即,其相應的行為也就跟着變化了。

  可見,個體與社會如此相關,個體往往需要通過社會中其他人的評判,才能完成對自我的認知。

  這一點告訴我們,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很多時候是由社會反饋決定的,别人認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1986年墨菲定律(01墨菲定律)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