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規劃繪藍圖?9月的橫琴,依舊保持着它快速“上新”的節奏,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五年規劃繪藍圖?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9月的橫琴,依舊保持着它快速“上新”的節奏。
1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二線”通道海關監管作業現場主體工程順利完工,與之配套的信息化系統建設也正有序推進。
車剛駛過橫琴大橋,左側便是離島通道中規模最大的橫琴大橋通道,14條車道呈一字排開,蔚為壯觀。
“5條通道7個監管現場,各個現場功能不同、位置分散,施工難度不一,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主體工程,設計者和建設者們付出太多辛勞。”橫琴海關綜合業務四科副科長吳昊是橫琴海關支持和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專責小組成員,去年9月以來,他一直全程配合推進“二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見到他時,剛從工地回來,整個人就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
“雖然主體工程已完工,但是視頻監控角度調試、功能房優化布局、标識标牌安裝……這些細節都需要與合作區管理機構、施工方進行充分溝通,确保新的分線管理政策落地後,海關監管、服務到位。”
去年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重磅發布,高标準、高質量建設“二線”通道海關監管作業現場,正是貫徹落實該方案的重要舉措。
“能在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第一線’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是我最值得自豪的事。未來的橫琴一定會越來越好,值得你我去期待。”吳昊笑着說。
橫琴島向東約15公裡便是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
自大橋開通後,貨車通道便保持着全天候“上崗”的狀态。一群不停倒時差的海關關員,是這橋頭上流動的“旗幟”。
9月13日18時許,一輛粵澳跨境貨車駛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車上裝載着水泥預制件、鋼鐵支架等建築材料,不到5分鐘,貨車便順利通過海關“一站式”卡口。
“現場注意,剛過一道閘的那台白色貨車需要機檢……”在港珠澳大橋海關現場監控室,監管四科臨時負責人龔忠年一邊關注車道情況,一邊用對講機協調現場工作。
“這些建築材料都是用于澳門長者公寓、民居等政府民生工程,每天有60多車。針對這些‘大塊頭’超大、超重、難以裝卸的特點,我們采取了‘機檢 人工外形查驗’的查驗模式,通常不到半個小時即完成查驗。”
随着大橋的不斷“成長”,海關的各項改革也在不斷賦予它新的活力,進出口貨物量逐年遞增。目前,經港珠澳大橋進出口貨物的市場所涉及國家(地區)由2018年的105個增加至225個。
“一年比一年忙!”提到這些年的變化,龔忠年笑了笑說,“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嘗到大橋帶來的‘甜頭’,并将大橋口岸作為進出口貨物的首選。黨的二十大即将召開,作為大橋人,我們唯有堅守好自己的崗位,才能守好護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源: 海關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