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喬治亞島上的海豹。 徐亞平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挺拔的高山,雄壯的冰河,深綠的草地,深邃的峽灣,密集的動物。這,就是南喬治亞島。
2月26日,我們兩次成功登陸南喬治亞島——亞南極地區的動物天堂。企鵝、海豹平時在海裡是死對頭,現在卻一團和氣、興高采烈地迎接着我們的到來。
生态安檢
南喬治亞島位于南大西洋,長160公裡,寬32公裡,面積3756平方公裡。
島上荒涼多山,氣候寒冷,大部分被冰雪覆蓋,僅生長耐寒和凍土植物。探險隊隊長索倫反複強調說,它的生态十分脆弱。所以,2月23日下午,索倫組織對全體探險隊員開展了90分鐘的生态安全培訓。其關鍵詞是:南喬治亞島生态極其脆弱,決不允許帶任何東西上島!
地理與生态學者郭愛莉和夥伴給大家演示了安檢環節。
索倫讓大家報上必帶行李,并拿來過生态安檢。這個安檢,比機場安檢似乎更嚴格。郭愛莉用一根回形針,挑剔你鞋底齒間的一絲毛發、泥砂,以及褲頭褲腳褲子口袋裡的可疑物。
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志願者伍繼志“淨身”很艱難。一雙登陸靴,他連洗4次,才通過安檢。
随後,索倫監督每位成員簽訂了保護南喬治亞島的生态安全責任狀。
這一天,探險隊再次對全體登陸人員開展“淨身”,同時反複叮囑:不準踩踏島上小草。
據說,這裡一棵小草可能要生長200年,才是現在的模樣。
動物王國
南喬治亞島海洋生物豐富,有多種企鵝和海豹,如王企鵝、馬可羅尼企鵝、金圖企鵝、毛皮海豹、藍眼鸬鹚、南極雪燕、信天翁等,被稱為“南極野生動物的天堂”。
2月26日上午,我們選擇在斯特羅姆内斯灣登陸。這裡曾是一個捕鲸站,從1907年使用到1932年,濫殺使得鲸魚銳減。目前,這裡是毛皮海豹、王企鵝的栖息地。
海豹橫七豎八地躺着,半山腰都“繪”着它們貪睡的樣子,對身邊的王企鵝了無興趣。它們,隻在海裡決鬥。
這裡的王企鵝不多,似乎是個美麗的點綴。
下午,我們從古利德維肯登陸。這裡也曾是一個捕鲸站,規模更大,建于1904年,完全是一個現代化煉油廠。據介紹,捕鲸站鼎盛時期用工300多人,總計獵殺了約54000頭鲸魚。
眼下,捕鲸站遺址已改建為博物館,收藏着100多年前的生産工具,乃至鋼琴、老式電話機、收音機。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破敗歪躺的古船邊,是成百上千頭海豹。它們或者呼呼大睡,或者在一起嬉戲。小家夥們會佯裝對人類發起進攻,但這種進攻完全是鬧着玩的。你隻要一拍手,喊聲“停”,小海豹立刻鬥志全無,偃旗息鼓。
行進中,不時會看到海豹睡在路上,無聲無息,像一頭頭大肥豬。我們隻能小心翼翼繞道。因為,它們才是主人。
曆史上,它們就是這裡的主人,後來歐美捕鲸者和海豹獵人喧賓奪主。如今,歐美人遺棄的大型機械和建築已被海豹和企鵝占領,成為他們的安樂窩。不少海豹、企鵝在鲸魚骨頭上休憩。不知它們是否會撫今追昔或者睹物思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