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不是手抖得厲害?“手抖”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比較常見的現象一些老年人有一隻手或兩隻手一直抖個不停,且行走緩慢、擡腿不靈活,表情刻闆嚴肅,就連吃飯、寫字、休息都會受到影響,這種抖動令他們非常苦惱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神經内科主任馬臨慶博士說,醫學上将這種“手抖”稱為震顫震顫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心因性震顫、藥物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小腦病變等原因如果病人在肢體處于靜止狀态時亦有明顯的震顫症狀,活動時反而減輕,并有姿勢步态的異常,則要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帕金森是不是手抖得厲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手抖”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比較常見的現象。一些老年人有一隻手或兩隻手一直抖個不停,且行走緩慢、擡腿不靈活,表情刻闆嚴肅,就連吃飯、寫字、休息都會受到影響,這種抖動令他們非常苦惱。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神經内科主任馬臨慶博士說,醫學上将這種“手抖”稱為震顫。震顫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心因性震顫、藥物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小腦病變等原因。如果病人在肢體處于靜止狀态時亦有明顯的震顫症狀,活動時反而減輕,并有姿勢步态的異常,則要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
馬主任介紹,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此病起病隐匿,起初症狀較輕微,多易被人忽略,常被認為是年齡大了所出現的“自然現象”。約70%的病人先出現“手抖”等震顫症狀,也有以軀體僵硬、動作遲緩、步态異常等症狀為首發表現。在臨床中,帕金森病典型的症狀包括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其中運動症狀主要表現為震顫(手抖、搓泥丸樣動作、口唇抖動)、運動行走遲緩(行走緩慢)、肌肉僵直(表情呆闆、軀體僵硬)等;非運動症狀可出現情緒低落、焦慮、認知障礙、嗅覺減退、睡眠障礙、便秘等。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臨床治療的目的是改善帕金森病的相關症狀。當病人被确診為帕金森病後,應學會與疾病共存,不要過于悲觀。恰當地服用藥物、手術及康複等治療手段是可以改善患者症狀,減輕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并且随着醫療科技的發展,不斷會有新的手段可以控制疾病進展。
那麼,當發現身邊親友出現“手抖”等一系列症狀,需要做什麼呢?馬主任說,“手抖”是神經内科比較常見的症狀,它并不可怕,當發生相關症狀後不要“諱疾忌醫”、不要“盲聽盲從”非專業人士的治療建議,病人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診治,明确是否是帕金森病,并配合醫生的用藥指導,規律服用相關藥物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劉濤)
【附】相關知識
一、帕金森患者秋冬季要注意什麼?
随着秋冬季節的到來,環境溫度變化較大,冬季氣溫較低,易導緻人體内出現血液循環緩慢,老年及體弱者對抗環境變化的适應力略弱,運動和肌肉等各方面機能都會受到限制。加之秋冬季節穿衣略多,也有體感“沉重感”。從而給帕金森病患者一種病情加重的錯覺。當遇到此類現象可到神經科門診就診給予用藥指導。帕金森患者在天氣變冷時應注意保暖,注意增加衣物,同時保持良好心态,有效應對季節變化帶來的“病情加重”。
二、疫情當前帕金森患者應注意什麼?
居家防疫不等于放棄日常鍛煉,帕金森病人是需要适度的日常鍛煉的,居家隔離也應合理運用居家空間進行鍛煉,應保證适度、注意運動幅度,避免跌倒。對于嚴重運動障礙者,家屬也應予被動活動,同時應适當開窗通風。良好的身心對于疾病的控制是非常關鍵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