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兒童票按年齡還是按身高買票

兒童票按年齡還是按身高買票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15:05:27

兒童票按年齡還是按身高買票(不按身高按年齡)1

10月27日,國家鐵路局發布《鐵路旅客運輸規程(征求意見稿)》,鐵路兒童票拟将以年齡劃分,滿6歲且未滿14歲可享優惠。圖/國家鐵路局網站

身高超1.5米但未滿14周歲,不能買兒童優惠票?這樣的情況或将成為過去式。近日,國家鐵路局發布《鐵路旅客運輸規程(征求意見稿)》稱,鐵路客票兒童票拟由身高劃分改為以年齡劃分,實行車票實名制,年滿6周歲且未滿14周歲的兒童可以購買兒童優惠票,年滿14周歲的兒童,應購買全價票。

鐵路兒童票标準“不按身高按年齡”,無疑是契合社會期許的規則改進。在各類兒童票免票、半票或全票标準主要看身高的做法動辄得咎的背景下,參考系及時由身高切換為年齡,将能更好地保障兒童應有的權益。

這些年來,因兒童票“唯身高論”引發的争議并不鮮見。無論是作為國内首宗未成年人消費權益保護公益訴訟的“廣東省消委會因兒童優惠票标準起訴長隆”,還是備受關注的民事訴訟“廣東法官因10歲孩子被要求買成人票起訴迪士尼”,都曾将“以身高作為兒童票标準”之弊帶入公衆視線。

但司法個案撬動的某個場所規則之變,仍難帶動整體性的規則調整:在當下,兒童坐鐵路飛機、去景點樂園,能否享受兒童票待遇,仍是以看身高為主。“1.2米以下免票”“1.2米-1.5米半票”的規定,也是原鐵道部在2010年因時而變調整後的規定,但至今也已10餘年。

與此伴生的則是相關質疑。其中,最為常見的質疑就是:難道個頭高的兒童就不算是兒童?憑什麼将高個孩童從兒童優惠票适用範圍裡剔除?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年6月發布的《7歲~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發育等級評價 》标準就顯示,我國7歲兒童身高的中位數已超過120厘米,12歲兒童身高中位數超150厘米。按照現行政策,大量身高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兒童,都無法享受購票優惠。更别說,一些孩子受基因影響,身高明顯高于同齡人。

揆諸現實,在兒童優惠票适用标準上,很多領域、單位的規定并不一緻。如民航系統是按年齡界定,滿2周歲但不滿12周歲的,按适用成人票價的50%購票;不少城市的軌道交通和公交車都将兒童免票标準定在1.3米。又如很多景區都是按“國家版”指導意見來,但也有些省份标準更寬松。這讓很多家長對于到底該給孩子買什麼票,缺乏穩定的預期。

這兩年,随着争議聲四起,有些部門也對此做出了調整,如交通運輸部之前就明确,免票兒童的範圍為6周歲(含)以下或者身高1.2米(含)以下,客票半價優待兒童的範圍為6-14周歲或者身高1.2-1.5米,滿足年齡或身高二者之一的,均可享受相關優待。

“身高與年齡兼顧”,的确讓規定變得更合理,卻也留下了變通執行的空間——鑒于兒童證件不齊全導緻年齡核驗有難度,有些地方依舊會采取最便捷的“亮身高”方式作為購票優惠的依據。

兒童的年齡是小,但涉及兒童權益的事不小。為此,國家鐵路局将兒童票标準從“身高”調為“年齡”,順應了社會呼聲,也是将兒童權益還給那些長得高的兒童。在兒童年齡證明與核驗途徑增多的情況下,“看年齡”也并非難題。

乍看起來,兒童票标準“不按身高按年齡”隻是參考依據的切換,可實質上,“按身高”和“按年齡”代表了兩種管理服務理念:“按身高”着眼的是管理方便,“按年齡”體現的是兒童權利本位。在權利保障優先不斷被前置的今天,轉變管理服務理念,将重心回歸到“人”身上,而非削足适履地讓人去順應規則,也不啻理念上的進步。

說到底,兒童權利該認的是“兒童”,而不是制造“同齡不同對待”境遇的不合理标準。眼下,國家鐵路局拟在兒童票适用規則層面做出調整,其他相關部門、單位也宜跟上,讓兒童票标準“不按身高按年齡”成為常态,也讓兒童權利“應保障盡保障”的理念得到重申。

特約評論員 | 京客(媒體人)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李世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