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的養殖方法】
1、土壤:三角梅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排水良好、含礦物質豐富的黏重壤中生長良好、貧瘠、耐堿、耐幹旱、忌積水。微酸的土壤最利于三角梅的生長。
2、澆水:春秋兩季應每天澆水一次,夏季可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冬季應控制澆水花蕾出現後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同時向葉面噴水1-2次。梅雨季節要防積水以免植株爛根死亡。
3、溫度:生長适溫為15-30℃,在夏季應适當遮蔭或采取噴水、通風等措施,冬季應維持不低于5℃的環境溫度。
4、施肥:除在盆土中施足基肥外,生長季節還應追肥。入少量的磷酸二氫鉀,同時給葉面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盛花期每周澆施1次礬肥水,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
5、光照:一年四季除新上盆的小苗應先放于半陰處。冬季應擺放于南向窗前,且光照時間不能少于8個小時。
6、繁殖:扡插枝的選取:三角梅的枝,粗如胳膊細如香都可用于扡插;粗枝發根遲,成型快;一年生木質化綠枝易發新根,成活率高。一般選結構緊密粗壯的1-2年生外層向陽枝,(不用過細枝,不成熟枝,徒長枝,蔭蔽枝。)用鋒利小刀削成3-4節(約長8-10cm)一段,下部的斜削面在節下5-10毫米處,摘除下部葉片,保留上部二片半(全)葉作插穗。
7、修剪:葉子花生長勢強,因此每年需要整形修剪,葉子花常用扡插繁殖,育苗容易,五、六月份,剪取成熟的木質化枝條,長20厘米,插入砂盆中,蓋上玻璃,保持濕潤,一個月左右可生根,培養二年可開花。修剪方法:開花後應适度修剪,剪去花梗,縮回花枝1/3的枝條,疏去弱枝、短枝、内膛枝。冬季結合換盆土修剪,修剪應掌握:短、重、疏。短,為短截,保留枝條的1/3重,為重剪長花枝;疏,為疏去弱枝,使其重發強枝,也稱更新修剪,剪下的枝條可選留作育苗插條用。
南方用三角梅作花架、籬笆、門庭栽植的,冬季不休眠、不落葉,隻做輕度修剪,但應做綁縛、分布、牽引,使花架的枝條分布均勻合理,布滿花架。
8、病蟲防治:三角梅褐斑病為害葉片,在葉面上産生直徑為0.1-0.5厘米的黃褐色至淺褐色病斑。發現少量病葉及時摘除燒毀,發病初期,用70%的代錳森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10天噴一次,連續3到4次。三角梅葉斑病病斑初為黃褐色,周圍有黃綠色暈圈,後擴展成近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邊緣暗褐色,到了後期,病斑上出現黑色小點粒。發現少量病斑可在其上面塗抹達克甯霜軟膏,将發病較多的枝條剪去,發病初期一般可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每7-10天噴1次,嚴重時按照實際的經驗,在第四天再噴一次,之後隔7天噴一次。
連續3-4次,防治效果好。介殼蟲:在光照不良,通風欠佳,高溫高濕的環境中,易發生多種介殼蟲刺吸為害,可用45%的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關注xiaobency 每天9點左右分享 ,萬人收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