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表丁甯表示,對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體育強國建設、青少年體育、職業教育等内容有了全新理解。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11月17日,黨的二十大代表、乒乓球大滿貫得主丁甯在北京市體育局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做了宣講報告會。從黨的十九大代表到二十大代表,丁甯完成了從現役運動員到北京大學學生、老師的轉型。身份的轉變讓她對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體育強國建設、青少年體育、職業教育等内容有了全新理解,并身體力行地做着相關工作。
目前,與丁甯同時代的很多國乒隊員都在陸續轉型,許昕、李曉霞、劉詩雯等人相繼進入國際體育組織工作。談及新一代運動員的多元化轉型,丁甯表示,一個項目的發展需要更多人多維度努力,大家在不同地方發力,歸根到底還是希望乒乓球運動能變得更好,讓更多人喜愛和參與。
黨代表
對加快體育強國建設有了全新理解
11月17日上午,丁甯赴北京市體育局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做了宣講報告會。會上,丁甯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就過去5年主要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标任務、應對風險挑戰等方面做了宣講,分享了對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2017年,丁甯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5年後,丁甯再度當選為二十大代表。“能夠再一次當選黨代表非常榮幸,在現場聆聽了的報告後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丁甯表示,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了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加強青少年體育等内容,也為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丁甯表示,十九大時,她還是一名現役運動員,更多是從運動員的角度去理解加快建設體育強國。這個過程中,她希望變得更強,為祖國赢得更多金牌,在世界賽場上展現中國運動員的精神風貌。
5年後再度當選為黨代表,已經退役的丁甯表示,有了更多、更深的感觸。在聆聽了二十大報告後,丁甯認識到,随着國家發展和曆史進程,如今已經站在了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節點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對加快體育強國建設有了全新的理解。在全民參與體育、認識體育、全民健康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真正成為新時代的體育強國。”丁甯說。
二十大報告提出“青年強,則國家強”,對新時代的青年提出了要求。談及這一點,丁甯希望能身體力行在這些方面做更多工作。她認為,作為青年首先要做好本職工作,然後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綜合能力,這樣未來不管面對工作,還是面對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貢獻自身力量。“作為青年,我在不斷學習和提升的過程中。”丁甯希望能跟廣大青年一起奮鬥,給大家帶來正向的、積極的引導。
丁甯接受媒體采訪。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當老師
在北大教乒乓球課程火到“秒沒”
2021年9月,“全滿貫”得主丁甯帶着21個世界冠軍退役,進入北京大學讀書。今天再談及退役決定,丁甯說沒有遺憾,“如果說有的話,隻是單純地最後沒有站到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但對我的運動生涯來說,沒什麼可遺憾的。”丁甯說她做到了能做到的一切,曾經拼盡了全力,便沒什麼可後悔和遺憾的。
進入北大第一個學期,丁甯便開始當乒乓球課程助教,今年已能單獨授課,主帶北大乒乓球隊提高班。在北京大學,丁甯老師的課程非常受歡迎,完全是“秒沒”的狀态。丁甯介紹,北大的乒乓球氛圍非常濃厚,學校經常組織各種比賽。
裡約奧運會後,丁甯就打算進校園讀書。在她看來,雖然晚了幾年,但最終能追尋内心的想法還是很開心。談及大學校園生活,丁甯坦言剛入學時在節奏上不太适應,“運動員時期,節奏相對非常緊,時間都是可丁可卯的。始終繃着一根弦,壓力确實比較大。”進入校園後,丁甯在時間上有了彈性,她跟朋友開玩笑說,終于有固定的周末了,寒暑假、節假日都能休上了,整個人也比原來更放松、更開放。
在丁甯看來,體育的精神遠不止勝負,人生有很多種可能,校園生活給了她很多新思考。在北大,丁甯有機會把豐富的實踐和理論知識有機結合,也有機會換個角度去認識競技體育和群衆體育不一樣的地方,“我在學校除了當學生,也做老師,通過跟同學們交流,讓我對體育強國、體教融合、校園體育等都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理解,真是學習了很多。”
丁甯在宣講報告會上。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談轉型
“體育職業教育讓運動員多一個選擇”
前不久,丁甯與北京大學師生就黨的二十大報告進行了交流。她說,跟大家交流的更多的是教育問題。丁甯稱,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講到職業教育前途廣闊,這讓運動員出身的她感觸頗深,“每個運動員都要面臨退役和轉型,大家在轉型過程中如何再發展?學習很有必要。”
丁甯表示,運動員退役後身份變了,進入社會需要一個學習階段,進入高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覺得體育職業教育是我們未來很好的一個結合點,也能給到更多運動員多一個選擇。”丁甯認為,這可以讓更多體育人充分發揮特長,幫助他們更快地融入社會,也能在轉型之後通過學習繼續做想做的事情。
與丁甯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優秀運動員退役後選擇去高校發展。今年9月,中國女排裡約奧運會奪冠時的主力隊員林莉,退役後成為福建工程學院一名教師。“很多時候需要有這些人的付出,才會産生一些化學反應,未來才會有更多的可能。”談及這一現象,丁甯表示,體育在教育中分量越來越重,人才培養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未來會從校園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跟我們這一代運動員更偏競技不一樣,未來校園可能産生更優秀、各方面更均衡的人才,這也是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
丁甯這一代國乒隊員,大家都在不同領域嘗試着轉型。除丁甯進入北大讀書後,李曉霞已成為國際乒聯世界排名工作小組成員,許昕去年則當選為亞乒聯盟副主席,劉詩雯本周也當選為國際乒聯運動員委員會委員。
談及大家身份的轉變,丁甯說他們這一代運動員是新時代的受益者,“我覺得不是說我們去選擇,是本身就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丁甯說,很多優秀運動員退役後選擇做教練,繼續培養更多優秀運動員是一個方向,也是中國乒乓球很多前輩們之前所做的選擇。
丁甯指出,一個項目的發展需要更多人在不同維度去做努力,“大家現在有不同的選擇,在不同的地方發力,我覺得挺好的。”丁甯稱,歸根到底大家都是希望乒乓球運動能變得更好,能夠讓更多人去喜愛和參與。
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王飛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