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考中進士後,被任命為建昌知縣,但他十分孝順,因父母年事已高,他沒有去赴任。後朝廷又授給他别的官職,還是因為不忍抛下父母又辭掉了。他在家專心贍養兩位老人,一直到他們去世,等守孝期滿才去赴任天長知縣一職。
就職不久,有人來告狀,說他家牛的舌頭被人偷偷割掉了。當時私宰耕牛是犯法的,牛舌頭被割掉牛肯定活不了,這樣牛主人就犯了私宰耕牛之罪。包拯一眼就看出這是個陷害案,他對牛主人說:“你盡管殺,把肉賣掉,但不要說是我讓你這麼做的。那人回到家就把耕牛殺了。
由于不準殺耕牛,大家極其垂涎牛肉,一聽說有牛肉賣,都紛紛跑過來買,牛肉很快售完。過了幾天,有一個人來控告牛主人私宰耕牛。包拯說“偷割牛舌頭的人就是你,你知道牛沒了舌頭肯定活不了,他是被迫殺牛、你還來告他,這分明是你想栽贓陷害才割掉的牛舌頭!"那人聽了既吃驚又佩服,隻好低頭認罪,從此,包拯聲名鵲起。
包拯不僅聰明,而且廉潔。端州出産的硯台是硯台中的珍品,當地官員都借各種名目多征收幾十倍的硯台送給權貴。包拯去後,命令工匠們隻按照朝廷規定上交硯台,一直到他離任,也沒有私帶一塊硯台回家。
由于清正廉明,恪盡職守,他被征召入朝為官任三司戶部副使。當時秦、隴一帶專門供應造船用的木材,當地官員随意向百姓攤派,中飽私囊。包拯上奏朝廷,予以制止。契丹在邊境集結軍隊,朝廷派包拯去河北征發備戰軍糧,包拯建議将漳河地區及另外幾個州用來牧馬的土地分給百姓耕種。這樣就不用再額外征糧了。包拯在擔任谏官的時候剛正不阿.請求朝廷廢除一些不正當的恩寵措施,還建議皇帝要積極納谏,不能主觀臆斷,他的建議大多被朝廷采納。
包拯後來升職為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龍圖”),河北都轉運使。幾年後包拯又被任命為開封府知府,總管京城。因為他為人剛直,即使皇親國戚亦不敢造次,平日嚣張的行徑也得到了約束。按開封府舊律,告狀的人必須先把狀紙交給小吏,讓小吏代為呈上,不準直接交到官府。包拯上任後,為百姓着想,也為了防止小吏舞弊,他命令打開官府正門,讓告狀的人直接到他跟前申訴。當時很多權貴私設莊園,侵占了惠民河,水流不下來,下遊的莊稼得不到灌溉。包拯得知這一情況後很是氣憤,下令全部予以毀掉。有權貴拿着地契過來說那塊地是他的,包拯沒有權力制止他在那裡蓋房子,包拯詳查地契後發現是假的,頓時大怒,立即上書彈劾了那個人。
宋仁宗沒有兒子,本來按規定他可以選擇宗室子弟為太子,但他始終相信自己會有兒子,所以一直不立太子。不立太子,一旦皇帝有個三長兩短,朝廷就會混亂,所以大家都很着急。包拯請求宋仁宗早立太子。宋仁宗滿臉不悅地問:你想讓我立誰為太子?”包拯回答:“我請求皇上立太子是為國家着想,陛下這樣問我,不是懷疑我嗎?我都六十歲了,又沒有兒子,誰當太子和我都沒有關系。”宋仁宗轉怒為喜說:“我會慢慢考慮此事的。”
包拯不苟言笑,為人嚴厲正直,嫉惡如仇,兩袖清風,從不中飽私囊,也從不随意附和别人。六十四歲那年,包拯去世,他留下遺言:“後世子孫做官,犯了貪污罪的,一律不準進家門,死後也不準埋進祖墳,違者非我後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