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李俐
9月8日,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由東城區委宣傳部和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月圓賞花燈”中秋手工花燈制作活動,邀請到北京宮燈代表性傳承人翟玉良走進“文化東城”會客廳,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北京燈彩的源與今”講座。
以宮燈為代表的燈彩,于2006年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一盞傳統工藝打造的精美宮燈,以紫檀、紅木、花梨等貴重木材制成六方或八方形的細木骨架,上雕有龍頭和镂空花牙作為裝飾,其外鑲嵌有絹紗和玻璃的燈扇,手繪山水、博古或人物圖案,下系中國結和流蘇的穗子。“宮燈不用一根釘,全部是榫卯結構,跟咱們中華傳統建築文化是完全吻合的。”翟玉良在講座中詳細介紹了宮燈的制作工序,“古時做宮燈不惜工本,會用最好的材料。現在我們做宮燈,材料更多元了,但工藝是流傳下來的。”
活動中,翟玉良分享了中秋節制作燈籠的意義,并展示了各時期不同特色的宮燈。他還與現場招募的20位市民朋友共同制作了精美的花燈,為傳統佳節增添了更多溫情,賦予“團圓”更深的文化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