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征人藝後台?馮遠征:唯一的願望就是要一輩子做人藝的演員【複排劇目《杜甫》 一字一句精雕細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馮遠征人藝後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馮遠征:唯一的願望就是要一輩子做人藝的演員【複排劇目《杜甫》 一字一句精雕細琢】
9月14日是《杜甫》一劇首次開放排練,身為導演的馮遠征提前一個月就召集劇組開始了集中排練,雖然已經有之前兩輪演出經驗,但重新排練後劇組仍然拿出時間進行劇本圍讀,一字一句精雕細琢。
從人藝學員班“五虎”之一
到“演而優則導”
9月8日,馮遠征在朋友圈展示了自己不同時期的四張照片,并配上了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文字:“從一個懷揣夢想的文藝青年走進北京人藝,唯一的願望就是要一輩子做人藝的演員,做像許多前輩藝術家那樣的好演員。”從1985年考入人藝學員班,成為響當當的85班“五虎”之一,37年間,他去德國進修過表演,在影視界大紅大紫過,但同樣也在《茶館》《嘩變》這樣的舞台大經典中有着一席之地。演員、演員隊隊長、導演、副院長,一路走來,生活美滿、事業順遂。
雖因《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成為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但那也是因為表演太過傳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馮遠征溫和消瘦的外表之下有着自己的堅持與擔當,他在演員隊嚴明紀律、絕不姑息;力主招收表演學員培訓班,為人藝劇場集群儲備力量;藝術家授課、劇本朗讀一系列舉措提升青年演員綜合實力;這兩年演而優則導,有理論有實踐;還有太多個春節,馮遠征和梁丹妮夫婦二人都是在《全家福》的舞台上度過的……
《老中醫》之後
再沒拍過一部影視劇
從2017年《老中醫》之後,馮遠征再沒出去拍過一部影視劇,因為劇院的事情太多了。馮遠征表示,今後“會更偏重于為人藝的未來考慮,人才的培養、劇目的創新,都是未來的重中之重”。
馮遠征的妻子梁丹妮也出現在《杜甫》劇組中。對她而言,這段時間,既是排練也是陪伴。“我會擔心他的身體,畢竟這個角色壓力很大,演出、導戲以及事務性工作,壓力是紛繁複雜的。以前他就常常清晨六七點到劇院、半夜才回家。現在,我想讓他輕松些的‘陰謀’更是破産了。”
一邊說着遺憾補不上了,梁丹妮也意味深長地表示,“最近我想盡量減少在外面拍戲的時間,一邊排着劇院的戲,一邊陪伴他。”
《杜甫》排練用12天研讀劇本
9月14日的媒體見面會上,馮遠征白衣黑褲亮相,上場時瞬間情緒激昂,下場後則靜觀台上,暫停時還要适時為演員說戲……排練廳内的他身兼導演、主演雙重身份,大段半文半白的台詞等待他吃透化作杜甫的語言呈現出來,而他還身兼人藝的行政工作,這一份沉沉甸甸的責任,也需要他去承擔……
《杜甫》這部創排首演于2019年的原創劇目,是編劇郭啟宏繼《李白》《知己》等作品之後再次被搬上舞台的一部聚焦詩人命運的劇作。選取杜甫從“安史之亂”發生後直至去世這段充滿坎坷的人生軌迹,通過其波瀾起伏的人生境遇展現詩人偉大的精神世界。此前已演出2輪25場。
作為金牌編劇郭啟宏繼《李白》之後的一部沉澱之作,馮遠征說,“我們小時候就背過杜甫的詩,那時就知道杜甫很苦,李白很潇灑,很多人是長大以後才真正開始理解杜甫詩句中所描述的内涵。啟宏老師曾經說過,當年他寫《李白》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李白》成功了,你也寫寫《杜甫》,他說我才不寫。後來他說那時還是太年輕,不懂得杜甫,随着年齡增長,越來越喜歡杜甫,才開始動筆。我也一樣,在這個年齡段‘遇見’杜甫,可能正好能夠體會他詩作當中所蘊含的況味。”9月23日起,該劇将跨國慶假期演出15場。
此次複排,身為導演的馮遠征提前一個月就召集劇組開始了集中排練,“排練不是恢複,而是要重新去挖掘人物,重新去理解人物。”馮遠征表示,還要細摳台詞,因為劇中對白并不是生活化的語言,而是帶有半文言性質,如何讓演員說得清楚、明白,讓觀衆能夠入耳、理解,十分考驗功夫。雖然已經有之前兩輪演出經驗,但重新排練後劇組仍然拿出時間進行劇本圍讀,一字一句精雕細琢。據悉,第一次帶劇組排練時,馮遠征用了12天每天讀兩遍劇本,絕大部分演員是到了第10天左右才讀懂了這個劇本。
《杜甫》作為一部老帶新的戲,也承載着馮遠征多年來曆練提攜年輕人的理念,“現在排練廳的這些熱水都是年輕人去打的,傳承不止于舞台上,打水這樣的行為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勞動,而是要讓他們對排練廳産生感情。今年年底時我們還會繼續招收第二期學員班,其實從去年曹禺劇場開幕,我們就起用了大量的年輕演員去挑梁,我們不會像過去那樣,新人要先跑10年龍套,再站到舞台中間。現在的年輕人聰明且抗壓能力很強,一定要給他們機會。”
文/記者 郭佳
統籌/劉江華
來源: 北京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