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時,時常會遇到這樣一類患者,他們平時有上腹部脹滿、隐痛、嗳氣,有時候遇上點工作生活中的瑣事,很容易動氣,情緒一焦躁,上腹部種種不舒服的症狀更加明顯,難免吃不下、睡不好。
這類患者往往胃鏡檢查顯示輕微的炎症,且對常規的胃黏膜保護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替普瑞酮等效果不是很好,患者自身症狀容易反複,相關不适的誘因需要多次仔細的詢問才能獲得,給臨床診治帶來一些困惑。
那對于“火大,氣到胃痛”的患者怎麼診治比較好呢?
“胃”其實是個“情緒器官”,“氣到胃痛”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曆。導緻 “氣到胃痛”的“罪魁禍首”,是情緒。這種由長期的精神情志因素導緻的脾胃病,或者由于脾胃病久治不愈,從而引發一系列精神症狀者,稱為“情志相關性脾胃病”。
現代醫學發現,消化道是一類“情緒性器官”,受情緒幹擾很大。憤怒、生氣、厭惡等一些不良情緒可以導緻胃腸高動力反應,這類情緒活動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加,造成胃食管反流、胃炎,甚至消化性潰瘍。“氣得胃疼”就是這個道理。
而從傳統醫學五行生克關系來看,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而怒氣傷肝,肝失疏洩,影響脾胃升降運化功能,可以出現腹部脹痛、胃口欠佳、反酸欲嘔等症狀。因此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的疏肝解郁膠囊具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以傳統經方—栀子豉化裁的栀子消慮湯(山栀、淡豆豉、黃連、蓮子心、燈芯草、連翹、生龍骨、生牡蛎、柏子仁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當然,醫生的耐心細緻的言語中的心理疏導,及患者通過積極健康的方式(跑步、遊泳、瑜伽、冥想等)來排解不良情緒也必不可少!
■ 上海仁會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本文版權屬于上海藥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