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叢台文廣旅局
學步橋位于河北省邯鄲市主城區串城街(邯鄲道),原為木橋結構,因常遭水沖,于明代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改建為拱券型石橋。解放後重建,已非過去學步橋之真面目,現為邯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橋旁邊坐落着一個年輕小夥子在一對步履優雅的足迹後爬行的石雕,它逼真地描繪了“邯鄲學步”這一典故,這座橋從此而得名。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的詩句。
當時的學步橋處在古代邯鄲縣城通往北京的要道上,南北橫跨沁河。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知縣王曰善來掌邯鄲縣。這位王知縣剛來到邯鄲後就做了一件實事,他帶頭拿出俸銀倡捐,要修橋。
人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曆時八個月之後在沁河上建成石拱橋一座。石拱橋建成後,人們根據莊子《秋水》篇中的寓言故事,将此橋命名為“學步橋”。
為了保護古迹,邯鄲市政府于1987年對學步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重修。修葺時将橋墩以上全部拆除,按原橋形狀砌築,保持了原橋主體風格。
現存橋梁長32米、寬9米、高8米,仍按原貌保持三大四小七孔拱券。
橋兩側各有19塊石欄闆和18根望柱,闆面刻有邯鄲成語故事圖案,每根望柱頂端雕刻蹲獅,橋面中心兩獅對相而望。大橋孔中心雕有形态威嚴的鎮水神獸。
橋北新建一石坊,楣上南為“袨服新市”,北為“古城迎瑞”。坊上南北兩側各镌刻兩幅楹聯。
南面“袨服新市”
北面“古城迎瑞”
南面
楹聯一
春滿長街昂首過橋思學步
月明小巷同心報國鑒回車
楹聯二
莊周秋水非閑話
太白高歌有古風
北面
楹聯一
紫山西峙名都十裡留佳景
沁水東流韻事千秋有此橋
楹聯二
磁山肇史七千載
北苑拱橋五百年
2002年,學步橋辟為學步橋廣場公園。學步橋廣場有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廣場,有邯鄲學步成語石刻,有寓意故事的奇石…建成之後,迅速成為了周邊居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立橋舉目,醉風景于秀麗
撫壁踱步,歎青石之彎涼
河水湯湯,楊柳依依
天水一色言你我,古趙文化語滄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