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稱霸多少年?自古以來,山西就以地勢險峻而著稱,其東扼華北平原、北控河朔草原,西連關中平原,南接中原沃土在《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就有關于山西地形的評論:夫與人鬥,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晉國稱霸多少年?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自古以來,山西就以地勢險峻而著稱,其東扼華北平原、北控河朔草原,西連關中平原,南接中原沃土。在《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就有關于山西地形的評論:夫與人鬥,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山西境内若隻有衆多雄關險塞,而沒有發達的經濟實力,恐怕就不會成為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了。春秋時期的晉國、戰國時期的魏趙韓三雄、唐帝國、沙陀人建立的後唐等國,正是憑借山西的地利以及較為發達的經濟水平,才得以最終建立霸業的。
山西簡稱晉,這個晉指的是春秋時期的晉國。晉國的開國之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發的三子,開國之初的國号也不叫晉,而是唐。直到唐叔虞的兒子姬燮即位後才改為晉的,由于晉國宗室與周王同出一脈,故晉國曆任國君都以護佑周王為己任,多次幫助周王室成功度過劫難,尤其是晉文侯在位時,與鄭武公、秦襄公、衛武公等諸侯合力勤王,共同護衛周平王東遷洛邑,穩定了烽火戲諸侯之後周王室混亂的局勢。
衆所周知,周代實行嚴格的宗法制度,周王和衆諸侯逝後,其位隻能由長子繼承。可到了晉文侯這裡,由于其父晉穆侯生在前,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遏制其弟晉殇叔的權勢,緻使晉穆侯逝去後不久,晉殇叔就謀權篡位成為晉侯。雖然最後晉文侯在流亡數年後,成功奪回晉侯之位,不過晉殇叔的所作所為,給晉國帶來了惡劣的影響,打破了晉國長久以來的嫡長子繼承傳統,讓晉國宗室子弟明白了隻要實力強大,就可以代君自立成為晉侯。正是由于有前例可循,最終導緻了曲沃代翼、骊姬亂晉等一系列改變晉國命運的重大事件發生,并為晉國滅亡埋下了伏筆。
晉文侯逝後,其子姬伯即位為晉侯,史稱晉昭侯。昭侯即位元年,晉國發生了動亂,為了穩定朝局,晉昭侯決意将曲沃城敕封給叔叔,史稱曲沃桓叔。由于曲沃桓叔年長于晉昭侯,政治鬥争經驗十分豐富,且由于曲沃桓叔以德行高雅和才能卓躍聞名于世,故在當時的士子大夫心中威望很高,有很多的飽學之士紛紛投到曲沃桓公麾下。由于曲沃城原本就比晉都翼城還要富庶,且曲沃城各方面的條件都要強于翼城,于是曲沃城經過曲沃桓公數年的悉心治理後,已經超過當時的晉都翼城了。
随着曲沃桓公的勢力的逐漸強盛,再加之有晉殇叔這個榜樣在前,曲沃桓公漸漸萌發了弑君篡位的想法。其實晉昭侯也深知曲沃桓公的勢力強大,足以威脅到自己。如同晉穆侯一樣,身為大宗的晉昭侯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制止小宗勢力肆無忌憚的擴張。
其實晉昭侯還是有飽學之士存在的,比如曾見證過殇叔篡位自立、文侯奪回君位事件的大夫師服。師服在聽聞晉昭侯決意将曲沃城敕封給桓叔之後,立即觐見晉昭侯,說将曲沃敕封給桓叔,無疑是取亂之道,勢必養虎為患危機大宗公室。可惜的是,面對如此良言,晉昭侯根本不予采納。不過晉昭侯并沒有充足的時間,來認證師服所言的正确與否,因為晉昭侯在位僅七年,就被晉國大臣潘父所弑殺。
潘父弑君後,準備迎接曲沃桓叔入翼城即位為君,潘父的所為正中曲沃桓叔的下懷,于是曲沃桓叔立即前往翼城,不過當時的晉國國人卻并不支持曲沃桓叔即位,反而派兵攻打曲沃桓公并擁戴晉昭侯的兒子姬平為晉君,即晉孝侯。曲沃桓公遭遇失敗後,無奈之下隻得退回曲沃城,最終曲沃桓公在遺憾不甘中逝去。
曲沃桓叔雖死,可曲沃桓叔的遺志被他的後代所繼承。曲沃小宗與翼城大宗之間的鬥争,并沒有因為曲沃桓叔的離世而煙消雲散,反而由于血緣關系的日漸疏遠,雙方的明争暗鬥越發慘烈。
曲沃桓叔的兒子曲沃莊伯繼位後,為了完成先父遺願和以及出于自身利益方面的考慮,于是曲沃莊伯在晉孝侯十五年,派刺客潛入翼城成功暗殺了晉孝侯,并通過賄賂周桓王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曲沃莊伯與鄭國、邢國軍隊合兵攻打晉都翼城。收受賄賂的周桓王,也派周大夫尹氏和武氏出兵相助曲沃莊伯。不過由于荀國等諸侯反對曲沃莊伯即位的緣故,最終曲沃莊伯在衆諸侯和晉國國人的反擊下,隻得再次退回曲沃城。
曲沃莊伯退回曲沃城後,晉國國人擁戴晉孝侯的弟弟晉鄂侯為晉君。終晉鄂侯之世,曲沃莊伯沒有再次圖謀反叛,直到晉鄂侯去世之後,曲沃莊伯才趁機攻打翼城。這次反叛,由于此前曲沃莊伯背叛周桓王的緣故,聽聞曲沃莊伯再次反叛的周桓公,立即派德高望重的虢公讨伐并擊敗曲沃莊伯,周桓公立晉鄂侯之子晉哀侯為君。兵敗逃回曲沃城的曲沃莊伯,兩年就撒手人寰了。
曲沃莊伯死後,其子曲沃武公即位後,先後三次進攻翼城,最終攻下翼城滅亡了大宗。掌握晉國實權的曲沃武公,為了得到周天子的承認,将晉國的所有奇珍異寶都獻給周釐王。通過67年的努力,曲沃小宗徹底打敗翼城大宗,奪得了晉國正統地位,曲沃武公也因此而被稱為晉武公。
晉武公去世後,其子晉獻公即位。晉獻公為了避免“旁支奪宗”事件的再次發生,于是采納士蒍的進言,将晉國的旁支宗室子弟盡數誅殺。晉獻公雖然通過誅殺旁支宗室子弟,避免了旁支奪宗時間重演,可由于晉獻公沉迷于骊姬的美色,緻使晉國再次陷入了内亂當中。
正是由于“殇叔篡位”、“曲沃代翼”、“骊姬之亂”三次宗室内亂,緻使晉文公及其以後的曆任晉公,為了避免事件的再次發生,隻要有新君即位就必須誅殺宗室子弟。長時間處置下來,晉國的公族力量幾不複存在,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宗室造反的事件發生了。宗室威脅沒有了,出于穩固朝局的目的,必須要有公族存在,可又不能停止誅殺宗室。于是權衡利弊之後,晉國國君采取了,用支持自己的諸卿為公族的辦法,以鞏固統治。采取這種辦法後的晉國,國力強大且持久不衰,長期壓制齊秦楚三個大國,除少數時期外,晉國可謂是獨霸中原。清代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全祖望,就認為春秋五霸應該是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才對。這個說法有沒有偏頗暫且不論,可晉國在春秋時代,長期占據絕對優勢地位,這是毋庸置疑的。
沒有了晉國宗室力量的制衡,諸卿猶如怪物般肆無忌憚的發展壯大,并最終發生了諸卿奪權事件的發生,晉國也因此被魏、趙、韓三家瓜分。
其實無論是抑制公族力量也好,制約諸卿勢力也罷,最終目的都是維護國君的絕對統治地位。可縱觀曆史長河,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始終保持國君勢力絕對統治地位,難免會出現宦官、外戚、功臣、宗室等諸多勢力奪權事件的發生。誰都知道不能讓任何一個勢力過于壯大,保持均衡之事才是最好的,可又有多少君王能夠始終如一的做到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司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