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呼吸科主任江山平、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楊子峰以及省市科技部門負責人,對公衆關心的問題做出回應。
鐘南山:武漢并沒有停止人傳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全國的确診病例已經出現下降的趨勢,目前武漢依然是關鍵,八成的病人在武漢,九成死亡率在武漢,武漢現在看來還并沒有停止人傳人。
現在需要密切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正常人和病人分開,二是新冠肺炎病人和流感病人分開。如果老是混在一起,武漢用了很大人力财力,這個問題仍然不能解決。目前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影像都差不多,但是不能都算成新冠肺炎。
磷酸氯喹是特效藥?鐘南山:夠不上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呼吸科主任江山平:
磷酸氯喹是一個上市多年的老藥,前期體外細胞實驗顯示它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截至2月17日下午6時,用磷酸氯喹治療的128個病例裡面已經有25個出院,在治療過程中沒有看到和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我們準備在廣東援助湖北的醫療機構裡面開展臨床應用,同時基于北京的經驗,也推薦磷酸氯喹納入新版診療指南來擴大應用範圍。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磷酸氯喹的研究不是中國最早做的,比利時等國家已經做過,氯喹對冠狀病毒有效。真正用在人體的話是在這次疫情中。根據廣東和北京的研究,相當一部分患者在15天之内能使病毒轉陰性。現在不可能做嚴格的臨床試驗,但和其他藥物對比,發熱症狀和病毒消失時間大概早一天。另外,磷酸氯喹的副作用不算很大,比如患者有消化道症狀如腹瀉、耳鳴等。總的來說,特效藥夠不上,但從現有苗頭來看,應該是有幫助。
這些中藥有抑制新冠病毒效果?鐘南山:肯定中藥作用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楊子峰:
目前,廣東多個醫療以及科研機構在P3實驗室分離出病毒後展開了藥效篩選,篩選了54個已上市的中藥,開展了抗新冠肺炎病毒的體外藥學研究。初步發現,連花清瘟和六神膠囊丸等5個中成藥在體外實驗中有抑制新冠病毒的作用。雖然中成藥在細胞水平顯示出抗病毒效果,但仍然需要推進嚴格的臨床試驗确定臨床療效。此外,上述藥物是針對新冠病毒的治療藥方,不是預防藥物,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就西藥來說,在實驗室發現的細胞水平對新冠病毒有效,真正進入人體有個過程,有相當多的西藥體外有效,進到人體沒效。但中藥不太一樣,一些藥在臨床已經很常用。如果這些中藥真的顯示了減少病毒進入細胞或減少炎症風暴,這樣就能夠給中藥使用提供依據和線索。一旦有證據,中藥是可以放心用的。特别是針對一些早中期患者。
新冠肺炎潛伏期長?鐘南山:總有例外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不覺得奇怪,總有例外。此前對1099例病例的研究顯示,潛伏期大多是2-7天,但文章忠實地寫潛伏期為0-24天,因為有1例達到24天,13例超過14天,大多數和少數都要考慮在内。
新冠肺炎患者肺部表現與SARS不同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遺體解剖很重要。17年前SARS的時候,就通過遺體解剖說明了,肺本身病變情況以及肺以外全身髒器被破壞的情況。
新冠肺炎患者肺的表現和SARS有點不一樣。并不像我們想象的嚴重纖維化,現在還沒有結果,看起來有一部分肺泡還存在,但是炎症很厲害,有大量黏液。進一步解剖會幫助我們認識這個病的特點,同時要特别注意讓患者氣道通暢,相關研究還正在進行中。
血漿療法有用嗎?鐘南山:安全有效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血漿療法是一些新冠肺炎康複病人貢獻出血液後制備成血漿進行治療的方法。在武漢生物治理研究所,目前已經進行了10例治療,其中6例有病毒血症,在使用血漿治療後,兩三天後病毒血症消失,病人臨床情況有所改善。這種療法很有希望,有效而且安全。下一步廣東也計劃采用血漿療法對重症病人進行治療。
鐘南山提醒:保持下水道通暢極為重要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
防範新冠肺炎,保持下水道通暢極為重要。此前有團隊已經在糞便裡發現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并不一定通過消化道傳播感染,而是因為下水道中污染物幹了,又通過空氣、氣溶膠傳播,人們吸入造成感染。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預防糞-口傳播公衆指引來了
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為了降低感染風險,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辦最新發出了《預防新冠肺炎糞-口傳播公衆指引》,七大要點一一告訴公衆怎麼辦。
指引1:保持手衛生
市民群衆務必保持手衛生:出門在外不亂摸,外出回家要洗手。
1.要洗手場景:咳嗽、打噴嚏之後;觸碰門把手等公共物品後;準備食物的前、中、後;餐前餐後;便前便後;護理患者後;接觸動物或處理糞便後。
2.要正确洗手:如果手部有明顯可見的髒污,要使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如果髒污不可見,使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3.注意事項:養成不用手接觸口、眼、鼻的良好習慣,尤其是未洗手前更要避免。
指引2:如廁講衛生
廁紙放馬桶沖走,不要将廁紙放入垃圾筒,尤其是沒有蓋子的垃圾籮。
便後蓋上馬桶蓋再沖水,廁所要加強通風換氣。
指引3:生熟食物要分開
在烹饪食物的過程中,生熟食物要分開處理,水要燒開,食物必須徹底洗幹淨,煮透。
指引4:用膳要分餐
倡導分餐制,多人一起用餐時,吃飯要使用公筷、公勺。
指引5:清潔要勤快
在家庭成員之間,不能共用生活用品,保持家居、餐具清潔衛生,勤洗、勤晾、勤曬毛巾、衣服、被子等。
指引6:消毒要科學
1.環境與物品表面:每周使用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消毒液消毒1-2次,疫情高發的地區還要增加消毒的頻次。
2.餐飲具和奶瓶:每次使用前,應煮沸15-30分鐘,或進行高溫消毒。
3.手機、鑰匙等随身物品: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消毒液進行擦拭。
4.廁所牆壁、地面、水龍頭、門把手、馬桶等物品:每天使用有效氯500mg/L消毒劑溶液進行擦拭,作用30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或擦拭幹淨。
5.被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糞便等污染的物品:清潔污染物之後,要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
指引7:設備常檢修
保持渠管暢通,沒有滲漏,定期注水進入下水道的排水口内,一旦出現反水、漏水,務必及時檢修。
責編:韓雯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