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方艙在哪裡

方艙在哪裡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6 21:01:36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周浦方艙醫院又将解離480人。截至11日,該方艙累計接收14766人,累計解離11497人。


周浦方艙是浦東新區民政局安排的第一批高齡老人接收點。現在,周浦方艙主要接納高齡老人和孩子等。護士好比“小燕子”,從3月27日開艙算起,小夥伴們已經在這裡忙碌了47天,一起來看他們的“方艙歲月”。


母親節,百歲老人出艙5月8日是母親節,護士朱伊婷推着一位百歲老人走出7号樓,老人80歲的女兒緊緊跟随,連聲道謝。這一天,她們核酸轉陰可以回家了。
周浦方艙是一個個套間,三室一廳、兩室一廳、一室一廳三種房型,獨立衛浴。每樓配備搶救箱、血壓計、血糖儀以及常見慢病、搶救藥品,每區配備帶監護功能除顫儀、簡易呼吸器、氧氣瓶、清創包、氣切包等搶救設備。


百歲老人和女兒住在一室一廳的房間裡,從入住第一天開始就是大家的“VVIP”。七号樓團隊隊長餘肖特别叮囑朱伊婷,每天常規三次上門巡診,跟蹤三餐進食情況,體溫、血壓、心率、氧飽和度等詳細記錄。一天下午,百歲老人突發頭暈頭痛、惡心欲吐,醫生護士立刻到場,測得血壓192/96mmhg,經指揮部協調,迅速安排專科醫生遠程會診,排除其他疾病,采取降壓等對症處理,朱伊婷一直守護在老人病床旁悉心照顧,後來,老人的血壓恢複了正常。

周浦方艙開啟于2022年3月27日,由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醫療隊進駐保障,随後被指定為特殊人員(高齡老人、兒童、殘障人員等)的定點收治方艙之一。在這裡,很多感染者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入艙。

方艙在哪裡(這個特殊的方艙裡)1


由于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很多人行動不便、不能自理和正常進食,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從接收入住、健康觀察、醫療保障、核酸采樣到解除隔離,醫務人員要付出超出正常3-5倍的工作量和體力消耗。“小燕子”們的方艙歲月也就異常辛苦。


開艙第一天,高齡老人接踵而至

方艙在哪裡(這個特殊的方艙裡)2


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侯坤帶隊進駐,3月27日下午18時迎來了第一批感染者。


醫院手術室護士長朱慧擔任方艙醫院的綜合協調組組長,小夥伴們在外面收病人,她則在指揮部裡“團團轉”,她說:“根本就沒有往外看的機會,一擡頭,都第二天了。”周浦方艙是一個剛剛竣工的現代化人才公寓,大面積的玻璃窗,擡頭就能看見窗外的風景,朱慧介紹,“我們的方艙是一棟棟小高層樓房,接到病人要一棟棟分組,安排好樓層,兒童還需要安排家人同住;第一天就收了1200多個病人,來自不同的社區,信息紛繁複雜。”



第一天的病人裡有許多高齡老人,消化科内鏡醫生朱軍和婦産科護士施勝傑一組,朱醫生發現有位老人血氧很低,必須立刻轉定點醫院,帶着老人就上了“120”,單兵作戰的施勝傑隻得連軸轉,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轉眼方艙滿月了,一期醫療組領隊周超寫道:明前至,曆谷雨,方艙酣無眠。是啊,剛來的時候,櫻樹還是光杆,花開花謝,如今已是綠葉如蔭。



臨時黨支部成為“小燕子”的堅強後盾 3月31日,來自新區人社局的李劍軍來到周浦方艙醫院,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剛來的頭兩天,他幾乎不在指揮部辦公,而是到現場去,靜靜地觀察,默默地動手幫忙。一家知名企業送來四大集卡捐贈食物,書記李劍軍、副書記侯坤、法警支隊副支隊長高軍以及志願者吳炯,4個人從中午11時搬到了子夜24時。李劍軍說:“每一份捐贈物資都是一份愛,對于隔離人員而言這就是一份無聲的支持。”

方艙在哪裡(這個特殊的方艙裡)3


由于周浦方艙醫院收治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兒童,患者志願者比較少。因此,李劍軍加了不少患者黨員的微信,其中有個女患者讓他印象深刻:她和老公一起進來的,連續三次核酸檢測都是陽性之後,她有點崩潰,做了黨員志願者之後心情才漸漸好轉。她發了一個朋友圈:“真的想感歎了不起的大白們,在這樣高強度高時長一個月無休還輪班的情況下,在患者面前保持耐心。買了個大西瓜想給醫護人員吃,但沒想到我這裡是污染區,他們不能吃。隻能我自己多吃點了。”
警察在方艙醫院的主要工作是協調醫患關系,高軍說:“這裡醫患關系很好,我們更多是處置意外事件。”



4月14日二期開艙


4月14日,周浦方艙醫院二期開艙,侯坤帶着一批新老隊員轉戰二期。其中有一個叫趙涼瑜的護士長特别活躍,給自己的小夥伴們取了外号:内鏡醫生朱軍心細,叮囑不斷,是“唠叨男”;藥劑師湯波,是“拼命三郎”;骨科主任潘恩(留在一期),對老年人特别牽挂,是“老年醫院院長”。


方艙在哪裡(這個特殊的方艙裡)4


這些外号并非浪得虛名。湯波在入艙前接單下社區做核酸,創下一夜接了20單的紀錄。二期開艙,湯波本不是夜班,一看晚上女将多,就跟好朋友朱煜璋醫生說:“我們兩個男的體力好,今天就幹個通宵吧!”結果,由于大家幹勁足,再加上工作已經理順了,這天各收治組“内卷”,大巴來一車人“搶”一車人,創下了入艙最快紀錄。
有一個護工陪護的癱瘓老人入住,潘恩細心查看老人的尿不濕,發現皮膚有紅腫,為預防壓瘡,他立刻做了處理;注意到有些老人行動不便,他又提出要準備防滑墊;剛剛開艙的時候,供應的都是盒飯,一時沒法給牙口不好的老人準備軟爛食物,他又提出要湯勺,“把米飯壓爛了喂老人”。
腎内科醫生李向新是“老中醫”,14日當天他就研究了6名感染者的舌苔,記錄了脈象,此後還用“問卷星”收集艙内感染者的症狀,他說:“連花清瘟給輕症病人用效果很明顯,不過,人有不同,配給方艙使用的1号2号3号拟定方,在什麼時候用,怎麼用,大有講究。”
侯坤援疆援藏都去過,浦東最早的隔離點五号點也是他開疆拓土,他是個西北大漢,方艙月餘,已經長出大胡子,并下定決心不出艙不剃胡子。


“小燕子”們DIY了一個生日蛋糕4月28日,浦東又有兩家方艙醫院轉型,艙内還未達到解離标準的200多名感染者轉移到周浦方艙醫院。而這一天,正好是周浦方艙醫院護士長郁丹的生日。


“趁着午飯時間,我和小護士們到河邊采了一些野花,做好了花束,打扮了一下辦公室。”光明中醫醫院感控科主任李文蓮是從護士做上來的,這回擔任了方艙醫院感控組組長,3月27日郁丹和她一起來此地“開疆拓土”,“戰友”生日,李文蓮籌劃着給她一個驚喜。沒有生日蛋糕,就用面包、餅幹、水果DIY一個;沒有生日蠟燭,就打開手機電筒,搖晃成祝福的“燈帶”。

方艙在哪裡(這個特殊的方艙裡)5


李文蓮的得力助手,“護士姐姐”錢劍在周浦方艙“一家團聚”:她的先生、兩個兒子,以及公公婆婆,先後“陽”了,住進了周浦方艙醫院,她無奈地笑了:“兒子們以為是住酒店,開始還高興得又蹦又跳,以為我會去看他們。後來知道媽媽做的是感控,不允許進房間,隻能在走廊巡視,就非常不開心了。”好在,兩周不到,家人們就陸續出院。

方艙在哪裡(這個特殊的方艙裡)6

來源:浦東發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