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四十九回中,通天河的鳜婆說孫悟空是“混元一氣上方太乙金仙”,這是個什麼級别的神仙呢?
咱們得掰開來說:
混元一氣混元就是天地開辟之前的元氣。
道教典籍《雲笈七簽·元氣論》中說:
“五氣未形,三才未分,二儀未立,謂之混沌,亦謂混元。”
神仙稱号前能加上這四個字的,都是屬于天賦異禀,具有最原始的本源之力。修行起來事半功倍,進展神速。
而孫悟空是十洲祖脈——花果山山頂的仙石中化育出來的。
“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所以,這猴子十年就能修煉出一身橫行三界的本領,“混元一氣”就是他的底蘊。、
這個簡單,上方指天上、上界,就是上了天庭的。
太乙金仙太乙是指修行門派。道教把通過分支教派而修煉得道的神仙,稱為太乙仙;把通過道門正宗修煉得道的神仙,稱為大羅仙。
金仙也是一種認證。進了天庭編制,有官方認證的,就是金仙,沒有編制沒認證的就是散仙。
在《西遊記》裡,按修行來分總共有四種神仙:
大羅金仙、太乙金仙、大羅散仙、太乙散仙。
豬八戒是大羅金仙,正宗道門出身,有天庭編制;孫悟空是太乙金仙,雖有編制但是旁支出身;鎮元子是太乙散仙,既是旁支又沒有天庭編制,所以他貴為地仙之祖,也要同孫悟空結拜為兄弟,不算太委屈自己。
但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有時候被稱為太乙金仙,有時候又被人叫做太乙散仙,是吳承恩筆誤了嗎?
不是。
不同的稱呼對應不同時期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前的孫悟空有天庭編制,稱金仙;保唐僧西行的孫悟空是待罪之身,被天庭判了刑的,叫他散仙也無不可。
根據種族可以把神仙分為:
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
鬼仙純陰為鬼,鬼仙就是鬼魂修煉成仙,可以不入輪回,但在仙界算不入流,《西遊記》中各地的土地、山神、城隍以及地府的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判官等都屬于鬼仙。
人仙人仙就是凡人修真之士,沒有悟透大道,但懂得一些法術,體質超脫于凡人,邪疫不能為害。在西方就是超人類,在《西遊記》裡袁守城就是人仙,民間傳說中鐵拐李、韓湘子是人仙,還有牛郎、劉海等也是人仙。
地仙地仙是神仙中的中産階級,壽命比較長,有一定的神通,但在天界沒有固定單位和戶口,隻能住在人間,為陸地遊閑之仙,也稱為遍知真人。《西遊記》中鎮元子便是地仙中最頂尖的人物,一直想實現階層躍升,但一直沒成功,所以隻好在自家一畝三分地吹吹牛。
神仙神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咱們這裡隻說種族分類的神仙——他是地仙修煉到了五氣朝元,三陽聚頂的境界後躍升的,悟得大道,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随時随地可以散聚元神,天上人間,任意寄居。大部分神仙住在蓬萊三山之中,福壽祿三星、赤腳大仙、瀛洲九老等都是神仙。
天仙天仙是最高階層,居于天府、能舉形飛升,也叫飛仙。天仙與造物同參,經萬古而不朽,他隻要完成傳道人間的任務,就能授予天書(資格認證),擁有自己的私人領地(洞天、府邸等)。在天庭有官職的(哪怕是弼馬溫這種不入流的小官),基本都是天仙。
不過現在天仙變成了指仙女或者極其漂亮的美女,例如劉亦菲就被稱為劉天仙。
除了鬼人地神天這五分法以外,東晉葛洪提出了天仙、地仙、屍解仙三分法,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又有天仙、神仙、地仙、劍仙、鬼仙的說法。
注:屍解仙是指修煉得道後可放棄肉身,或者隻留下遺物升天的仙人。
神與仙的區别順帶說下,仙的概念比神出現的要晚。最早中國人信仰、祭拜的是神,仙是道教提出來的,最初是綜合了莊子、方士的一些說法提煉出來的。
神一般是自然現象的具象化,而仙一般是修煉而成的。
一般神>仙。
但到了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術家葛洪出了本《神仙傳》後,神仙就混用了。
至于外來宗教中的神仙,純屬翻譯借用咱們原有的名詞。
《聖經》在中文裡隻有“神”沒有仙,《古蘭經》則有時将天使翻譯為“天神”,有時也翻譯為“天仙”,一頓亂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