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汶川發生了8級特大地震,今日提起,相信大家仍然記憶猶新、曆曆在目,這場巨大的災難造成的死亡人數以萬計,觸目驚心的數字,讓全國人民一度沉浸在悲痛之中。
但是強烈地震災害并沒有擊垮中國人民,相反,中國人以無比堅韌、堅強、團結的不屈不撓的抗争精神,展開了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鬥争。
災禍是一個人真正的試金石災難過後,有太多人失去了生命,也有太多的家庭面臨生離死别,但如繁星般璀璨的令人熱烈盈眶的英雄事迹故事卻也數不勝數,感動了無數人,有張開臂膀擋住落石保護自己幼小孩子的偉大母親,有抱着小朋友一起逃跑的偉大的幼兒園老師,也有日夜兼程開展救援的武警官兵戰士。
然而,在歌頌這些偉大同胞的同時,有一個事件,有一個人的名字出現在了報紙上,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那就是範跑跑,那個丢下學生自己先跑的老師。
一 災難來臨
災難發生,十幾秒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抓住時間,還是可以跑出房間,甚至是從樓上跑到樓下,和時間賽跑,挽回珍貴的生命。一顆高尚的心在災難來臨時,不應躲避災禍,因為躲避災禍顯示了内心的怯懦,而承受災禍顯示了意志的高尚。
地震剛發生時是下午兩點,正值上課時間,範美忠正在給國際文憑一年級的學生上語文課,剛指揮同學們做好準備上課,地震卻突然發生了。
他安慰學生,隻是輕微地震坐在位子上不要亂動,但随後他意識到這是大地震,很危險,于是拔腿就跑,卻沒有第一時間疏散學生,引導學生疏散,而是自己撤到了學校的操場,将學生留在了教室室當中。班上的十幾名高中生随後才反應過來,是地震了,而且并不是像老師說的輕微地震,他們的老師已經已經先跑了,随後他們才陸陸續續來到操場。
這位率先逃跑的範老師,原名範美忠,是四川都江堰市光亞學校的一名語文老師,其畢業于北京大學曆史系,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知識分子,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範美忠工作努力,與學生關系融洽,學生對其獨特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評價很高,原本是一位學曆很高且教學非常優秀的老師,但是誰能想到在災難來臨時,他卻是自己先跑了,抛棄了自己的學生。
二 人性和道德的博弈
災難雖然過去了,但人民的總理嘶啞着聲音,在廢墟中一遍遍呼喊;戰士們奮勇前進,冒着生命危險向震中挺進;飛行員不顧惡劣氣候,将一批批物資投向災區。全國人民的愛心捐款短短幾天已經達到上百億,更有數十萬計的青年和學生組成了志願者。
數以千百計的大型赈災捐款、愛心募捐、志願服務活動,因争相獻血、自願搶救傷員而造成交通堵塞……這些都還曆曆在目的場景,每每提及更是淚滿眼眶。
然而2008年5月22日,範美忠在影響巨大社交論壇的天涯社區論壇發表了《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曆記》的文章,詳細得描述了自己在震中及震後的親身感受,描述這一情況時,文章寫道,他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于犧牲自我的人!
在這種性命攸關的危難瞬間,範美忠表示他隻有為了他的親生女兒才可能考慮犧牲自己的生命,其他的人,哪怕是他的生身之母,在這種性命攸關的情況下他也不會管的。
他還和他的學生講,間不容發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千鈞一發之際,他選擇跟學生一起死并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他不管他們他們也不會有危險,何況他們已經是十七八歲的人了。
範美忠說,逃跑是自己瞬間的本能自救行為,但同時也反映了在他的權衡下,自我生命似乎更為重要,他并不認為自己有為救學生或他人而犧牲自己生命的義務。從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自認為做出了正确的抉擇,且沒有任何悔恨羞愧之意,但字裡行間全是他為丢下學生獨自逃跑的行為正名。
對于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危險的。
很快這個事件在新聞網絡上曝光,尤其是當時那麼多英勇救人的事件,他的做法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曝光率大增,範美忠被頂到了輿論風頭,成為了2008年中國新聞人物。當時的網絡上有人給他起了個諷刺的外号叫“範跑跑”。
三 慈悲濟心靈,善德存大愛在此次事件上,有人認為其行動出于生死攸關之際的自救本能,情有可原,可以被理解,畢竟在災難面前,他選擇獨自逃生,不一定是錯的。
有的人認為,“範跑跑”卻不配為人師表,在危險發生時抛棄學生自己逃跑,這種自私自利的行為,實在有違師德,他配不上“老師”這兩個字,更批判其事後的言論,非但沒有表示出一絲歉意,反而理直氣壯。
2008年6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公布了将“保護學生安全”加到了第三條“熱愛學生”一欄中。有人認為此一修訂是為了回應範美忠事件而做的。
5年前,受輿論的影響,範美忠沒有繼續在光亞學校任職,也沒有去其他學校任職。之後,守着家裡的兩室一廳,他開始專心地在家做起了“全職奶爸”。轉眼十多年過去了,時至今日“範跑跑”這個綽号已鮮少再被提起,範美忠的生活也逐漸趨于平淡。
如今的他就職于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經常會接一些網絡課程同時也會辦一些小型的學習班,而他不止一次的慶幸他的家人并沒有放棄他,對于當年的事,他表示不願再談。
在這場人性和道理的博弈中,似乎并沒有一個正确的争論結果。但是我們更希望,在困難面前,我們可以齊心協力,共同面對。災難不常有,愛心總會在。慈悲濟心靈,善德存大愛。
文/羽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