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設任重道遠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設任重道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9 15:37:07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10日電 題:内蒙古:生态富民闖新路 向“綠”而行譜新篇

新華社記者魏婧宇、安路蒙、王靖

北疆風景美,草原花盛開。脫貧緻富之花、生态文明之花、經濟轉型之花……黨的十八大以來,内蒙古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不懈厚植生态底色,不斷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闖新路、開新局,譜寫出綠富同興的發展新篇章。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1

内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阿古拉嘎查周邊的科爾沁沙地治理情況(2020年9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進門窗明幾淨、出門就業增收……在窮山溝憋屈了60多年、曾是貧困戶的趙玉娥做夢也沒想到,“不但住進城裡的樓房,還在家門口打上稱心的工”。

趙玉娥居住的福安小區緊鄰烏蘭察布市高鐵卓資東站,有5個安置小區、50多棟易地扶貧搬遷樓,5500餘名像趙玉娥一樣的貧困人口被安置于此。2019年,趙玉娥一家隻花了1萬元,就住進45平方米的兩室一廳,水電暖氣全有,連家具都是政府配置的。

“挪窮窩”更要“斷窮根”。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2

在内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刺繡扶貧車間内的工藝品展示區,前來參觀的遊客在拍攝展品(2019年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5個安置小區都有扶貧車間,2000餘名貧困人口得以在家門口就業。曾擔心“進城咋生活”的趙玉娥在扶貧車間做服裝縫紉工,步行幾分鐘就能到家,每月工資3000元,和過去三間破土房、十畝薄旱地的窮日子比起來,“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内蒙古幹部群衆擰成一股繩,堅決打赢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底,全區15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1個國貧旗縣、26個區貧旗縣全部摘帽。

曾任内蒙古扶貧辦主任、剛轉任錫林郭勒盟委書記的麼永波介紹,全區70%以上的财政專項扶貧資金都用在産業扶貧上,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貧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3019元增加到2020年的13159元。

一大早,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鎮烏蘭套海村72歲的脫貧戶張鳳彩邀上幾個姐妹,一起到村裡的笤帚手編合作社工作。“我每天能捆紮十幾把藝術笤帚,每把手工費是9元,一個月能輕松掙2000多元。”張鳳彩邊捆紮笤帚邊高興地說。

巴林左旗打造的笤帚制品産業,已累計培訓貧困人口千餘人,人均年增收1.8萬元。昔日掃地掃炕的土笤帚,衍生出保健捶打棒、生肖擺件等十幾類創新産品,遠銷日本、韓國等地,土笤帚“掃”出新生活。

錫林郭勒盟的肉羊産業、興安盟的刺繡産業、通遼市的肉牛産業、阿拉善盟的駱駝産業……脫貧攻堅以來,内蒙古每個盟市都結合優勢壯大地方産業,扶助貧困人口産業脫貧的同時,更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黃沙沙”變“綠嶺嶺”“金蛋蛋”

5月的内蒙古,綠色從東向西延伸。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3

工作人員在内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的育苗基地内工作(2020年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随着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大興安嶺林區全面禁伐,‘砍樹’變‘看樹’,換來了生态持續恢複。”内蒙古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佰山說。

在錫林郭勒盟,2.24億畝草原正在進行“帶薪休假”。每年4月上旬,錫林郭勒草原進入牧草返青期,全盟各地根據牧草返青時間進行不少于30天的休牧,并對實施休牧的牧戶發放補貼。

春風吹過毛烏素沙地,百萬畝檸條随風搖曳,泊江海子碧波蕩漾,遺鷗、蓑羽鶴等鳥類在水中嬉戲。如今的“候鳥天堂”泊江海子曾一度幹涸,當地從2015年開始采取多項措施恢複濕地生态系統,使泊江海子重現生機。

“十三五”期間,内蒙古林業建設、草原建設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積居全國第一,森林覆蓋率和草原植被蓋度實現“雙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雙減少”。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4

内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蔡木山鄉鐵公泡子村周邊渾善達克沙地的治理情況(2020年6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作為祖國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以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着力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大興安嶺林區正在進行從“賣木頭”到“賣碳彙”的轉型。内蒙古大興安嶺森林碳儲總量約17.2億噸,在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後,便開始探索實施碳彙交易,邁出了生态效益轉為經濟效益的重要步伐。

家住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蘇木的牧民特木熱,見證了家鄉草原“由綠變黃,又由黃返綠”的變化。“十多年前,家裡草場比現在小很多,但羊的頭數卻多了不止一倍。”特木熱說,“超載破壞了草原生态,也帶不來好收入。”

當地政府為牧民科學核定載畜量,并推廣更精細、智能的養殖方式。如今,雖然特木熱家羊的數量隻有以前的五分之一,但品質得到提升,收入不降反增。

生态的好轉為各地群衆帶來五彩斑斓的生活,“黃沙沙”變“綠嶺嶺”“金蛋蛋”的故事,在内蒙古各地發生。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5

内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那日圖蘇木高格斯台嘎查周邊渾善達克沙地的治理情況(2020年6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人工挖”到“5G ”的綠色能源之變

依靠“羊煤土氣”的傳統資源優勢,内蒙古曾連創8年經濟增速全國第一的奇迹。然而近十年,内蒙古一度面臨“一煤獨大”、生産粗放、動力不足等發展難題。

為跳出“挖煤賣煤、挖土(稀土)賣土”的發展天花闆,内蒙古加快産業結構綠色轉型,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農畜産品生産基地,走出一條綠色“重生”之路。

大路,是鄂爾多斯市黃河岸邊一個人煙稀少的小山村,卻因現代能源經濟的發展而産生蝶變。大路工業園區内有80餘個煤化工項目,烏黑的煤粉送入生産線,就能生産出如礦泉水般清澈的柴油,或轉化為保鮮膜、塑料水杯等産品。

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甲醇……近年來,内蒙古緊跟能源技術革命趨勢,加強煤炭清潔高效轉化,建成門類齊全的現代煤化工生産基地,“大老粗”的傳統産業轉型“精細化”。

坐在控制室内盯着屏幕上的數據變化,通過手機實時監測井下采煤情況,是鄂爾多斯市國源礦業龍王溝礦井“95後”礦工劉斌傑的日常工作。這座千萬噸級特大型煤礦,目前已實現智能采煤、智能掘進、智能探放水。

這是内蒙古“5G 智慧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通過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數十萬礦工實現從“人工挖”到“5G ”的轉變。

農牧業也在轉型升級,古老草原與嶄新時代同步。以駝乳駝脂為原料的化妝品生産線在阿拉善盟投産;全區草原肉羊、向日葵産業跻身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天賦河套”綠色農畜産品通過電商暢銷9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數據、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一個個新産業、新業态正在内蒙古開枝散葉。“源網荷儲”示範項目落地烏蘭察布、通遼“火風光儲制研”一體化示範項目開工建設、内蒙古首輛氫燃料重卡在包頭市下線、首批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在烏海市投入使用。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6

3月17日,在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工業園區内,一家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進行風葉殼外部補強作業。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7

3月17日,在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工業園區内,一家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車間内監視風葉合模過程。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脫胎換骨,向“綠”而行。擺脫傳統能源依賴的内蒙古,尋求新的經濟動力,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