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我們來聊聊幽門螺旋杆菌。
幽門螺旋杆菌
幽門螺旋杆菌會引發很多胃部疾病,同樣的,腸道健康與存在于胃中的幽門螺旋杆菌有很大的關系,幽門螺旋杆菌會引起一些腸道疾病,如十二指腸潰瘍。
很多人可能沒聽過十二指腸潰瘍,但實際上它很常見,它的發病率比胃潰瘍還要高。數據顯示,我國胃潰瘍的患病率為6.07%,而十二指腸潰瘍患病率高達13.31%[1]。因此,通過治療幽門螺旋杆菌,進而降低十二指腸潰瘍等腸道疾病的發生,對于維護腸道健康非常重要。
腸胃不适
幽門螺旋杆菌的檢測方法去過醫院檢查的人應該有了解過,目前檢測是否攜帶幽門螺杆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13C或14C尿素呼氣實驗(UBT)、血清Hp抗體檢測,糞便幽門螺杆菌抗原檢測、胃鏡以及胃粘膜活檢。
呼氣檢查
其中,13C或14C尿素呼氣實驗(UBT)是最常見而有效的方法,其檢測準确性高、操作簡單,并且不受幽門螺杆菌在胃内的局部分布影響,是國際上公認的幽門螺杆菌檢查的“金标準”。
糞便抗原試驗與尿素呼氣法檢測在準确度方面非常接近,它更适合檢測兒童等依從性差的人群。血清檢測主要是檢測幽門螺杆菌IgG抗體,該抗體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容易出現假陽性,不能用于治療後幽門螺旋杆菌的檢測[2]。
幽門螺旋杆菌的治療手段目前治療幽門螺杆菌的常見手段是采用經典的三聯療法(标準劑量質子泵抑制劑(PPI) 阿莫西林 克拉黴素)[3],但随着幽門螺旋杆菌對于一些抗生素的耐藥率上升,含克拉黴素的三聯療法根除率不斷下降。因此含铋四聯療法(PPI 铋 2種抗生素)被推薦為根除幽門螺杆菌的主要療法[2]。
益生菌抑制幽門螺旋杆菌的機制最近新興的益生菌治療也有着不錯的表現,這種治療能有效提升對幽門螺旋杆菌的根除率。
一項針對14項研究的荟萃分析顯示,單獨使用标準療法和與益生菌聯合根除治療的治愈率分别為74.8%和83.6%。聯合治療不僅提高了根除率,而且還減少了因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應(如腹瀉)的發生[4]。
益生菌通過控制促炎和抗炎細胞因子以及趨化因子的平衡來調節免疫,從而減少胃的炎症。一項研究發現,唾液乳杆菌能抑制幽門螺杆菌刺激的胃上皮細胞分泌IL-8。
此外,鼠李糖乳杆菌等益生菌還能與上皮細胞表面表達的Toll樣受體(TLR)結合,其中的TLR4能識别出幽門螺旋杆菌等這類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上的脂多糖,進而觸發免疫防禦機制[5]。
乳酸菌和雙歧杆菌等益生菌能夠産生有機酸、過氧化氫、二氧化碳和其他一些抗菌化合物來抑制潛在的病原體。同時,一些益生菌如幹酪乳杆菌本身有巨大的空間位阻,可以覆蓋受體位點,抑制病原體的粘附,或者與病原體競争可以利用的特定碳水化合物受體。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一些雙歧杆菌菌株能釋放出耐熱的蛋白質抗菌化合物來對抗幽門螺杆菌[5]。
益生菌治療的臨床證據益生菌作為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補充物的臨床試驗其實有不少,最早是在2000年, Canducci及其同事首次進行了人體臨床研究,他們發現一種名為嗜酸乳杆菌LB的益生菌顯著提高了組幽門螺杆菌的根除率,但并沒有減輕标準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如大量抗生素引起的腹瀉)[6]。
但随後的兩項獨立雙盲實驗表明鼠李糖乳杆菌GG不僅能提高幽門螺旋杆菌的根除率,還能減少腹瀉、惡心和腹脹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進一步地證實了益生菌治療的有效性[5]。
不僅是直接補充益生菌能增加幽門螺旋杆菌的根除率,補充含益生菌的酸奶同樣也可以起到類似的效果。一項臨床研究發現,含有嗜酸乳杆菌La5和乳雙歧杆菌Bb12的酸奶能提高根除率,并減少三聯療法的一些副作用[5]。
目前大部分的臨床研究都是單獨使用益生菌,也有一部分科學家選擇了合生元作為研究對象,想要知道合生元治療幽門螺旋杆菌的效果是否比單獨益生菌要好。一項随機、開放性研究發現采用合生元(布拉氏酵母菌 菊粉)比單獨使用益生菌治療的根除率稍好一些[7]。
臨床研究結果證明了益生菌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目前的臨床證據還不夠多,沒有大型的臨床研究來支持。因此益生菌治療也隻能作為标準的三聯或者四聯治療方案的輔助治療和補充治療。
圖注:益生菌作為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補充物的臨床試驗[5]
總結雖然目前的三聯和四聯療法對大部分的幽門螺旋杆菌能起到根除效果,但畢竟是采用了兩種抗生素,仍然有出現耐藥性的風險。此外,三聯和四聯療法中抗生素的使用會殺死許多腸道細菌,使得腸道菌群失衡,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而益生菌能幫助糾正腸道菌群失衡,有助于腸道健康。
目前益生菌治療幽門螺旋杆菌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還需要更多、更大規模的臨床證據支持,光靠益生菌抑制幽門螺旋杆菌,其效果并不是很好,但它的潛力是相當巨大的,或許我們能篩選出一批對幽門螺旋杆菌更有效的益生菌種,可直接用于治療幽門螺旋杆菌感染。
#如何清除幽門螺杆菌#,#中國抗幽益生菌獲新突破#
帶您學習營養健康以及前沿的知識。如果您認可這篇文章,請幫忙點個贊或者點個關注。
參考文獻
[1]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35(12), 2122-2130.
[2] Helicobacter, 23(2), e12475.
[3]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WJG, 20(6), 1438.
[4] Saudi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audi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ion, 19(3), 113.
[5]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47(5), 429-437.
[6]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14(12), 1625-1629.
[7] Acta Paediatrica, 94(12), 1747-175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