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SSD固态硬盤的分區向來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不少人認為:給SSD分區,會縮短SSD的壽命。
那麼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為什麼說SSD分區會影響壽命?
SSD是由一個個閃存顆粒組成存儲區塊。如下圖,我們用灰色代表閃存顆粒組成的區塊。
在不同容量下,閃存數量往往也不同,顯然500GB容量比250GB數量更多一些。
SSD的壽命是以數據寫入量來定的,如下圖,我們用紅色代表寫滿的塊,橙色代表空的塊。
假如C盤隻分了40GB,那麼你系統盤進行讀寫擦除行為時,消耗得似乎永遠是橙色那個部分,那橙色塊很快就會壞掉,導緻整個固态硬盤壞掉。
假如C盤分了200GB,即使三個紅色塊寫滿數據,還有很多個橙色塊,意味提升更多寫入空間,閃存的消耗就小一些。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SSD可以分區嗎?
其實,固态硬盤與機械硬盤一樣,是可以分區的,不用擔心壽命。
舉個例子,把一個500GB的機械硬盤和一個500GB的SSD,都分成2個250GB分區,命名為C盤和D盤,并一直向C盤寫入數據,D盤完全不用。
對于機械硬盤來說,C盤寫滿250G數據,而D盤的250G物理空間被浪費掉了,因為從來沒東西寫進去。
但對于SSD來說,完全不同的。因為固件算法會動态将0-250GB的邏輯地址(LBA,logical block address)映射到整個500GB物理空間上。所以不就存在隻寫C盤的250GB空間,導緻這250GB的閃存塊先挂掉的情況發生。
怎麼給SSD分區?
如果你的SSD隻有120G容量,不建議分區,也沒有必要,甚至個人覺得240G容量分不分區都沒必要。
因為C盤一旦容量分小了,後期使用時間長,系統數據積累,容量就标紅,會影響系統運行的效率。分個200多G給C盤,一點也不過分。
如果你的SSD超過500G,分區還是必要的。
分區的好處在于可以将系統盤與存儲盤區分開來,重裝系統也不會丢失其它盤的數據。
怎麼延長SSD使用壽命?
前面提到了,SSD壽命跟數據寫入量有直接關系。每顆NAND閃存,不管MLC或者TLC,在出廠的那刻,壽命就固定了。所以,減少寫入量,是延長SSD固态硬盤壽命的主要方式。
SSD盡量作為系統盤使用,但不建議當做下載盤用,去長期下載影片之類的。電腦裡如果有SSD,也有機械硬盤,盡量把下載路徑設定在機械硬盤那裡。
對我們普通用戶來說,對SSD的寫入量一般不會很大,如果對SSD保護的好,用個5年以上,應該不成問題。所以,對于SSD壽命的這個問題,不必過多擔心,放心使用就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