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tob行業如何拓展客戶

tob行業如何拓展客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0:03:24

tob行業如何拓展客戶?有很多搞生産批發的B2B企業,盈利較低,無法做大做強,被人熟知,那麼對于這樣的To B 企業,該如何解決當前問題,提高知名度,實現創收?作者分享幾點自己的想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tob行業如何拓展客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tob行業如何拓展客戶(ToB生意如何做大做強)1

tob行業如何拓展客戶

有很多搞生産批發的B2B企業,盈利較低,無法做大做強,被人熟知,那麼對于這樣的To B 企業,該如何解決當前問題,提高知名度,實現創收?作者分享幾點自己的想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最近有個做水果批發的朋友問我,怎麼才能把生意做到洪九果品那樣大?

這的确是一個好問題。

作為制造大國,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搞生産批發的B2B企業。他們主要分成了兩類:

一類是寶立、洪九等擁有知名度的品牌,他們有客戶不愁錢,閑暇之餘還能沖擊一下上市;

另一類則是叫不出名字的,能生産,但多數是代工,不僅受制于人,利潤還極低。

都想成為前者,但很遺憾,中國多數B2B企業屬于後者。

如果你是TO B企業,你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一點小想法,分享給你。

01 靠近消費者,變被動為主動

先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家生産銷售包裝材料的老闆,你會怎麼推銷你的産品?

找渠道?甚至是拉關系找人脈?還是别的什麼途徑。

很多B2B企業老闆有個特點,他們認為做B2B行業其實是做關系,能不能成功,取決于關系好不好,這也就導緻銷售員在B2B營銷中扮演至高的作用。

不能說這個辦法不好,但我們常說,做生意,如果你處于被動了,那這一定不是最佳的方法。

比如你東西過時了賣不出去,繼續存放又會面臨更大的損失。于是你找了一群人去推銷,然後對方告訴你産品過時了,但因為我們關系好,你降價才收,你賣不賣?

我相信最後結果一定是賣,因為被動,你就無法選擇。

怎麼做呢?跳出傳統思維,向消費者靠攏,變被動為主動。

利樂當初就是這麼做的。

利樂是瑞典一家生産包裝材料、飲料加工設備和灌裝設備的公司,剛進入中國牛奶市場時,由于國人沒有喝奶的習慣,利樂包裝的市場需求很有限。

這時候,利樂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托關系,找渠道,而是讓中國人喝奶。

早在1961年,利樂就發明了超高溫無菌灌裝技術,延長了牛奶的儲運和銷售時間。借此,利樂通過市場培育工作,讓中國消費者了解、喝上并喜歡上牛奶,等到牛奶市場激活後,再占領中國牛奶包裝市場。

今天,在國内市場,消費者每喝的10罐液态奶、軟飲料的紙質包裝中,至少有8罐是利樂提供的生産線和包裝材料生産。蒙牛、伊利、光明、彙源、娃哈哈等都是利樂的客戶。

有沒有覺得這種方法很熟悉?

特勞特定位理論強調,如果可以,品牌要盡力挖掘空白市場,成為品類第一。

這對B2B企業同樣有效,但不是所有企業都适合這種方法,因為培養消費意識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和精力。

但接觸消費者,一定是B2B企業破局的關鍵。

傳統思維是,B2C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向B2B企業下訂單,然後B2B企業再按照客戶的需求進行生産,這導緻TO B企業長期處于被動的狀态。換句話說,如果TO B企業接不到訂單,就面臨虧損和破産。

但如果你繞開B端客戶,主動發現消費者需求,生産之後再向B端企業出售,情況會不會有所不同。

這時,B2B企業不再是被動選擇,而是擁有主動權,在和客戶議價時,也更有優勢。

02 要不要做品牌?

在我們咨詢的客戶中,其實已經有人在這樣做了。

但他做了後發現效果還是不好。産品生産出來了,但願意相信自己和嘗試的客戶很少,最終新産品隻有降價才能勉強出售。

這其實不是模式錯了,而是品牌戰略的失誤。

TO B企業該不該做品牌一直存在争議。

做了,耗費時間精力财力倒是其次,關鍵還得看有沒有效果,否則錢花了,沒效果也等于沒做;不做,又始終受制于客戶,不得不壓低報價,利潤微薄。

但你有沒有發現,你猶豫的其實不是做不做品牌,而是對結果風險的可控性問題。

比如,你是做複合調味料的TO B企業,如果你投了100億去做品牌,無非出現兩種結果,做好和沒做好,這個結果是未知不可控的;

相反,如果你隻是将産品壓低價格賣給客戶,你會發現,盡管利潤低,但多少能賺點錢。

相比未知局面,管理者往往更傾向于可控的選擇。

害怕未知,是人的本性。但不突破未知,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可增長空間在哪裡。

很多人說,洪九勝在品類稀有,對,但不盡然。

如果隻做批發不做品牌,我相信今天水果市場第一股一定是其它品牌而不是洪九。

農夫山泉之所以能夠成功,并不是因為它真的“隻做大自然的搬運工”,而是品牌建設的力量。

今天技術的可複制性,已經讓任何一個企業能夠通過改進設備、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來提升産品質量,獲得優勢,因此隻靠産品批發獲取利益是短期不可靠不穩定的。

與之相反,品牌是企業長久建立的用戶忠誠度,一旦占領心智,便很難被超越,其所帶來的利益也更可靠穩定持久。

B2B企業美國波音公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早些時候,波音公司從來看不起品牌,認為波音足夠大,沒必要做品牌,但後來競争公司增多,波音由于缺乏品牌影響力,業務大不如前。

直至2000年,波音公司正式确立品牌戰略,開創品牌發展,才重新取得更大的業績。

今天,波音公司的地位和價值相信已經不用我多加贅述了。

同樣的,微軟、西門子、英特爾這些B2B企業,在品牌價值作用下,至今在消費者心中仍有重要價值。

而麥肯錫咨詢公司在調查研究後也發現,在增強信任、規避風險和提高效率方面,品牌對于B2B企業的影響都要大于B2C企業。

所以,即使是TO B企業,也不應該回避品牌戰略。

03 重視品牌輸出而非産品輸出

有産品,有品牌,你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但你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向消費者輸出品牌。注意,我說的是消費者而不是你的企業客戶。

比如小米剛出來的時候,雷軍就四處宣傳小米的手機是富士康工廠代工的。衆所周知,富士康為iphone手機的代工廠,掌握着大量先進技術,雷軍的宣傳也因此讓小米在消費者心中有了質量保證。

但試想一下,如果消費者不知道富士康是誰,那小米的宣傳還有意義嗎?

顯然沒有。這就是富士康對終端消費者傳遞的品牌價值。

很多時候,B2B企業在出售産品過程中,常出現過度強調産品輸出而忽略了品牌和公司輸出的問題。

比如你給一個很牛逼的企業代工生産,你不僅沒有品牌宣傳,就連産品上也沒有公司品牌露出,那對于終端消費者來說,你還是一個不知名的代工廠,更不會考究你生産的産品部分。

這也是很多B2B企業做好了産品和品牌之後,發現在業内名聲很大,但消費者不知道的原因。

B2C企業在尋找供應商時,往往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挑選,因此他們總能找到業内知名而消費者未知的B2B公司,但消費者不同,如果你沒直接告訴他們,他們很可能忽視你的品牌。

因此,B2B企業需要做的是,像富士康一樣,向消費者傳遞品牌價值。

在PC行業發展的早期,消費者根本不關心設備裡使用的是什麼處理器。作為處理器生産商的英特爾意識到,消費者的這種觀念使它處在一個受制于下遊企業的不利境地,必須做出改變以取得市場主動權,從而擺脫下遊企業的束縛。

英特爾是怎麼做的呢?

1991年,英特爾推出首個廣告語“Intel Inside”,并将這個短語作為鋪展渠道的手段,以5%的返利出現在了200多個配有英特爾處理器的品牌設備上。

通過大量的廣告宣傳,和英特爾處理器此前在PC市場的技術領先地位,讓“Intel Inside”為英特爾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知名的産品品牌形象,并以此提醒終端用戶,他們購買的設備包含英特爾的技術,并且英特爾會提供他們期望從英特爾獲得的性能、質量、可靠性和兼容性。

這種宣傳方式一方面建立了英特爾在消費者心中的領導地位,反過來也促使PC廠商采用英特爾的産品。

英特爾成為最大的獲利者。

04 結語

今天國内不乏B2B企業能生産好的産品,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經營思維,他們始終深陷低利潤的桎梏,這也導緻中國制造業始終處于大而不強的局面。

然而中國要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勢必需要擺脫傳統的經營模式,向消費者靠攏,向品牌靠攏。

以上。

作者 :沐九九,編輯:黃曉軍,公衆号:滿意公司(ID:mygsok)

本文由 @滿意公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