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秋,手足口病都會肆虐一番,令無數寶爸寶媽不安。作為一種國家法定傳染病,它真的有那麼可怕嗎?讓我們通過對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來看看它是不是可防可控的吧。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
如果寶寶出現發燒,手掌、腳掌出現斑丘疹、疱疹,口腔出現疱疹、潰瘍,如下圖,那就可以診斷手足口病了。這時候,寶寶可能因為咽喉疼痛,不愛吃東西喝奶,流口水也比平時嚴重。
手足口病有哪些臨床特點?
手足口病常見于6個月到5歲的兒童,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通過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大便、皮膚疱疹來傳播,北方地區夏秋高發,臨床分為普通型和重型。多數孩子是普通型,急性起病,發熱伴有口腔、手足、臀部出現疱疹和斑丘疹,皮疹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留疤,全身症狀輕,無需特殊治療,一周之内可自愈。
寶寶出現哪些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
有以下警示信号提示可能為重症手足口病,需要盡快去醫院治療:
①體溫持續高熱>38.5~39℃超過3天;
②出現神經系統異常表現,嗜睡、嘔吐、頭痛、肢體抖動、抽搐、癱瘓;
③心衰表現:呼吸和心率加快、四肢發涼、皮膚濕冷發花。
重症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侵入人體後,随着血液循環進入了大腦導緻腦炎、腦膜炎,又進一步引起心衰、肺水腫,一般發生于3歲以下的小兒,起病3天左右最為危險。如果出現以上警示信号又沒有及時送往醫院,孩子有可能在幾小時内出現肺出血、休克,死亡率非常高!好在隻有1%~1.6%的手足口病會發展為重症,死亡率也僅有0.03%~0.05%,早期識别和早期治療是最重要的。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峽炎是什麼關系?
這兩個病都是病毒感染,導緻這兩個病的病毒是基本相同的,我們可以認為它們其實就是一個病,主要區别是疱疹性咽峽炎隻在咽部有疱疹,而皮膚上沒有。
手足口病有沒有特效藥?
目前還沒有對抗腸道病毒的特效藥。絕大多數(接近99%)手足口的孩子都是普通型,一般一周之内就能自愈,我們隻要給寶寶做好對症處理、清淡軟糯飲食、多補充水分就行了。
手足口病要怎麼隔離?
得病的孩子要避免和兄弟姐妹或其他小朋友接觸,孩子的用具、衣物要消毒、單獨清洗,要勤通風、勤洗手。隔離要從發現症狀開始,一直到症狀消失後1周,整體下來大概兩周左右。
手足口疫苗要不要打疫苗?
我國研制出了世界上唯一針對手足口病的疫苗——腸道病毒71型疫苗,6個月以上~5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接種,保護效率為90%左右。但是腸道病毒種類特别多,接種後不能保證不得手足口病。
去年得過手足口病,寶寶今年還會得嗎?
導緻手足口病的病毒有至少20多個不同的型,所以之前得過手足口病不代表機體獲得了永久免疫力,有些孩子運氣不好,會反複得好幾次手足口病。
文| 湯亞南、崔蘊璞
編輯|王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