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理浩徑是香港首道長途遠足徑,于1979年啟用,以港督麥理浩爵士命名。遠足徑全長約100公裡,共分為十段。路線大緻由東部的西貢起,伸延至西部的屯門,途中穿越八個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的起點在西貢的北潭湧,在踏足萬宜水庫後,會抵達水清沙幼的浪茄灣;在第二段攀越西灣山後,便會下降至香港最優美的沙灘 大浪灣,繼而上走至北潭凹;第三及第四段會跨越西貢西部數個山峰,包括畫眉山與雞公山,再繞過巍峨的馬鞍山,抵達昂平高原後,便會踏上位處黃牛山山腹的古道,走至大老山;随後一段先後繞行九龍的獅子山和登上筆架山,再下走至九龍水塘;第六段邁向新界中部,走過城門水塘;第七段急攀針山與草山後,下降至鉛礦凹;随後一段便會登上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再下走至荃錦坳;第九段進入大榄郊野公園的植林區,往田夫仔進發;麥理浩徑的最後一段穿越土地較貧瘠的新界西部,以屯門為終站。
麥理浩徑每段難度各異,路徑由山徑、石級、古道,水泥徑及馬路等連接。沿途攀高山、賞海灣、遊水塘、踏古道,景色多變豐美,指示亦清晰充足,是香港規劃最完善的長途遠足徑。
麥理浩徑路段長度
第一段:北潭湧 - 浪茄(10 公裡)
第二段:浪茄 - 北潭凹(14 公裡)
第三段:北潭凹 - 水浪窩(9 公裡)
第四段:水浪窩 - 大老山(12.5 公裡)
第五段:大老山 - 大埔公路(11 公裡)
第六段:大埔公路 - 城門水塘(4 公裡)
第七段:城門水塘 - 鉛礦坳(7 公裡)
第八段:鉛礦坳 - 荃錦公路(9.5 公裡)
第九段:荃錦公路 - 田夫仔(6 公裡)
第十段:田夫仔 - 屯門(15.5 公裡)
麥理浩徑第一段的起點在北潭路與大網仔路的交彙處,該處豎立着地圖資料牌。路線沿着大網仔路上走,不久便會抵達萬宜凹的迴旋處。沿着右方平緩的萬宜路前進(左方的西灣路可通往西灣亭),便可看見香港儲水量最大的萬宜水庫。在夏日時,陽光照耀,水庫散發迷人的水藍色澤。此後會經過一個休息點,再抵達水庫的西壩。造處是觀賞水庫的首個最佳位置,而右下方是由前難民營改建而成的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内設天文公園。
自此是一段頗長而蜿蜒的路段,時而上時而落,沿途多是水庫景色,變化不大。但如遇上天朗氣清的日子,則可遠眺西貢東的高峰蚺蛇尖,而右方的糧船灣的海外風景則被山勢所阻。由此依着麥理浩徑的标志杆行走,會先後經過北丫和白臘的路口,後段可窺見遠處的東海島嶼。
萬宜路的終點在萬宜水庫的主堤壩,亦稱東壩。右側是水壩緩沖區,其外海一邊堆叠着巨大的錨形石。視線再往外移,則見如被利刃削開的名勝破邊洲。如從涼亭旁的車道下走,便是糧船灣地質步道。
在東壩盡處的涼亭轉接水泥山徑,經過山坳後,浪茄灣乍現眼前,灣旁的長臂則是岬角罾棚角咀。沿着山腹徑行走,便會到達麥理浩徑第一段的終點站。右方的浪茄灣沙幼水清,灘後亦設營地,近年吸引不少遊人前來野營及遊泳。由于第一段的終點沒有交通工具可供乘搭,遊者須折返東壩離去或續走麥理浩徑第二段。
交通
起點
小巴 7 号
西貢市 - 海下
(上窰下車)
巴士 94 号
西貢市 - 黃石碼頭
(上窰下車)
巴士 96R (假日)
鑽石山港鐵站 - 黃石碼頭
(上窰下車)
終點
的士
萬宜水庫東壩 - 西貢市
(在浪茄逆走麥理浩徑第一段至東壩上車 / 車費約 $120) 30 分鐘
需時 3.5 小時
長度 10.6 公裡
補給
無補給點
退出
在西壩可循上窰郊遊徑走回北潭路(上窰)
注意
路程頗長,需相當體能
沿途沒太多遮蔽處,炎夏需防中暑
萬宜路甚多的士往來,部分路段亦不設行人道,需多留意
總結
麥理浩徑第一段除經過色彩亮麗的萬宜水庫外,亦可遠賞地貌名勝破邊洲及一暏優美的浪茄灣,開啟了麥理浩徑精彩之門。
麥理浩徑第二段的路徑起始于浪茄沙灘側的山坡。下降浪茄後,上升的路段是第二段中最為艱辛的部分。山徑随着石級不斷攀升,在途中可于涼亭稍事休息。再上攀一段,接上水泥徑後,是欣賞浪茄灣及浪茄仔的最佳位置。續沿山徑攀至最高點,當可在建于西灣山頂的涼亭中停步大休。
此後是一段下坡路,可從另一角度感受萬宜水庫之寬廣及碧清水色。再往下走,則可遠眺蚺蛇尖及大浪灣。到達吹筒坳右轉,下降水泥斜坡至西灣。西灣為大浪灣其中一個沙灘,遊客在暢泳之馀,亦可在多家士多休息或補給。
橫越西灣海灘,跨過溪流,一邊繞過山腰,一邊領略海岸風光。再往前走,進入麥理浩徑的精華路段。此時碧綠的鹹田灣、大灣、高聳的蚺蛇尖盡現眼前,灣外小島大洲及尖洲亦近在咫尺。沿徑下走,遊人可直往鹹田士多停歇休息或由此續遊餘下兩灣:大灣及東灣。
路徑在鹹田灣後方延續,接上踏水泥徑,過了大浪的屋村便要急升至大浪坳,再陡降露營勝地赤徑。漫步平緩的岸邊徑,走過荒廢村屋,在支路左轉,便要上升一段攀至北潭凹,在此可乘巴士或小巴離去。續行者可橫過馬路接走第三段。
交通
起點
的士
西貢市 - 萬宜水庫東壩 (收費約$120)
(下車後沿麥理浩徑第一段行走約20分鐘至浪茄灣前的起點)
終點
巴士 94 号
黃石碼頭 - 西貢市
(北潭凹上車) 20 分鐘
巴士 96R (假日)
黃石碼頭 - 鑽石山鐵路站
(北潭凹上車) 65 分鐘
小巴 7 号
海下 - 西貢市
(北潭凹上車) 15 分鐘
需時 4.5 小時
長度 13.5 公裡
補給
西灣士多
鹹田灣士多
退出
到達吹筒坳後可左轉水泥徑至西灣亭乘坐29R村巴至西貢
到達赤徑可往碼頭乘坐小艇至黃石碼頭
注意
上攀下降西灣山稍耗力氣,而且多沒遮蔭
總結
麥理浩徑第二段雖然較為艱辛,但由浪茄灣起至香港最優美的海灘大浪灣,是此道遠足徑最為精華的迎海路段,實在不容錯過。
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起點在遠足集散地北潭凹。在往黃石碼頭方向的巴士站下車後,後方數步豎立着麥理浩徑标志。循地圖資料牌旁的石級登山,首段頗為費勁,須一直攀升至牛耳石山。途中既可眺望赤徑口,亦能觀摩西貢海,以及在遠方聳峙的蚺蛇尖。
此後路徑暫趨平坦。路線先繞行岩頭山至嶂上,飽覽群巒蔥木後,再登上畫眉山。及後下降至一十字口,即榕北走廊,左方及右方山徑分别可下降至北潭與榕樹澳。。麥理浩徑則複又上走至雷打石山腰。由此便要下降深谷,繼而急升陡峭艱辛的山徑至雞公山。
登臨雞公山,眼下是企嶺下海的泥灘海岸,不遠處聳立着馬鞍山。路線最後沿山徑下降,後段轉入林蔭下的山徑,最後下走至水浪窩完成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行程。
交通
起點
小巴 7 号
西貢市 - 海下
(北潭凹下車)
巴士 94 号
西貢市 - 黃石碼頭
(北潭凹下車)
巴士 96R (假日)
鑽石山港鐵站 - 黃石碼頭
(北潭凹下車)
終點
巴士 99 号
西貢 - 恆安巴士總站
(水浪窩上車)
巴士 299X 号
西貢 - 沙田巿中心
(水浪窩上車)
需時 3.5 小時
長度 10.2 公裡
補給
嶂上士多(一般在星期六、日營業)
退出
到達嶂上後可右轉嶂上郊遊徑走至海下路
到達嶂上後可接嶂上郊遊徑走至榕樹澳再左前往企嶺下
在畫眉山後的十字路口可左走下降至鰂魚湖或右轉至榕樹澳及企嶺下
注意
上攀牛耳石山及雞公山稍耗力氣,需要一定體能
總結
麥理浩徑第三段攀越西貢西的數個高山,途中除了可遠賞斬竹灣及企嶺下海,也可欣賞馬鞍山的雄姿。此段是麥理浩徑中難度較高的路段,尤其中後段對體能的要求較高。
麥理浩徑第四段的起點位于西沙路的水浪窩。由黃竹洋方向的馬路上行,然後在分支右轉,走至黃竹洋村前左拐踏足山徑。接着便是麥理浩徑最為艱辛的路段。由石級上走,時而山徑,時而水泥梯級,不斷攀升至馬鞍山之南脊,途中可仰視其高峻巍峨的山勢。
随後路徑轉趨平緩,蜿蜒于山丘之間。繞行大金鐘後,開始漸降,踏足昂平高原,感受廣闊的平原地帶。稍後徐徐下走,又再登山。到達打瀉油坳後,山路轉接一道平整的石磴古道。這條保存完好的古道依着水牛山及黃牛山的山腰而建,與自然融合,極具韻味。如在春日,更偶有野百合陪伴上路。走過一段丘陵後,複又上走,到達麥理浩徑第四段的終點飛鵝山道。遊人在此需續走第五段或乘的士離開,又或沿飛鵝山道下走至新清水灣道離開。
交通
起點
巴士 299X 号
沙田市中心 - 西貢市中心
(水浪窩下車)
巴士 99 号
烏溪沙 - 西貢
(水浪窩下車)
終點
的士
各區 - 各區
(飛鵝山道近基維爾營地上車)
需時 5 小時
長度 12.5 公裡
補給
無補給點
退出
經過大金鐘後的三岔口可右轉馬鞍山郊遊徑走至大水井
到達昂平後可左轉循馬鞍山郊遊徑走至耀安村
注意
上攀馬鞍山需要一定體能
總結
麥理浩徑第四段需要急升馬鞍山,是麥理浩徑難度最高的路段。但辛苦換來的是精彩的自然風景,包括雄偉的馬鞍山、廣闊的昂平高原及湛藍的西貢海。
麥理浩徑第五段的起點位于大老山近基維爾營。由馬路左轉入林,在林蔭中行走,往後續走一大段上坡路,擡頭便見大老山。沿徑續走,便會接回沙田坳道的涼亭,在此可以觀賞飛鵝山的景色。由此起,這段路與衛奕信徑第四段重疊。沿着沙田坳道緩緩下走,左方放眼盡是九龍市區的石屎森林。如此一直行走,便可到達位于慈沙古道的沙田坳。此處是個多道路徑的交彙點,設有士多可供休息,而衛奕信徑亦由此分離。
續沿沙田坳道前走少許,在馬路的轉角處,踏上地圖資料牌旁的山徑,往獅子山方向上升。路徑初段多是梯級,經過攀登獅子山頂的支路後轉為平緩。走過一段林蔭小徑後,便會到達香港回歸紀念亭。此地有三個分支,分别可攀登獅子山、下降天馬苑及續走麥理浩徑。
沿徑往筆架山進發,稍作上落後便要随徑急升,到達筆架山的發射站。在此右轉随山徑下降,途中兩度橫跨馬路。及後在涼亭右走林蔭山徑至大埔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五段。
交通
起點
須由清水灣道接飛鵝山道走至起點 或 乘搭的士至近基維爾營地下車
終點
巴士 72 号
太和總站 - 長沙灣
(大埔公路上車)
巴士 81 号
禾輋 - 佐敦(渡華路)
(大埔公路上車)
需時 3.5 小時
長度 11 公裡
補給
沙田坳士多
退出
在飛鵝山道可經紮山道下降至牛池灣或彩虹邨
到達沙田坳後可分别在左方下降至慈雲山(約20分鐘)至或右轉下降至沙田博康邨 (約45分鐘)
在香港回歸紀念亭别可往左走下降至天馬苑 (約20分鐘)
注意
無注意事項
總結
麥理浩徑第五段的起點沒有公共車輛可到達,如非乘搭的士前往,必須由第四段續走或循飛鵝山道走抵。途中雖可賞九龍群峰,但景色仍多以市區為主。
麥理浩徑第六段的起點在大埔公路與金山路的交界處。由金山路開步,不久走過水壩,右望便是景觀不俗的九龍水塘。一直循猕猴群集的馬路往上走。走到高處的郊遊地點後,續沿金山路下降,在支路左轉下走至位于馬路旁的另一個休息點。
由此随着麥理浩徑指示牌右轉入山徑,路線雖往上走但不需太花力氣,在高點可下瞰見葵湧邨。稍後便可沿徑往下走,途中亦可遠眺獅子山。最後下降一段山徑,便可抵達城門郊野公園的燒烤場,即城門道,完成麥理浩徑第六段。
交通
起點
巴士 72 号
太和總站 - 長沙灣
(大埔公路下車)
巴士 81 号
禾輋 - 佐敦(渡華路)
(大埔公路下車)
終點
須沿路左走至小巴站乘搭往荃灣的小巴離開
需時 1.5 小時
長度 4 公裡
補給
無補給點
退出
無退出點
注意
請勿喂飼野生猴子
勿在猴子前飲食
總結
麥理浩徑第六段是麥理浩徑中距離最短及需時最少的路段。路線遊經九龍水塘、九龍副水塘及城門水塘,除可欣賞水塘風光外,亦可細味部份具曆史價值的水塘建築。金山路沿路猴子的數目衆多,也已習慣遊人喂飼,行走時略感受到威脅。路徑前段半是寬闊的馬路,前段半則是山徑,整體上易于行走。
麥理浩徑第七段在城門水塘開始。由城門道的燒烤場起行,走過水塘主壩,先欣賞城門水塘之風光。及後在主壩盡頭的梯級上走數步,橫過馬路,便開始漫長的上坡路段。這段路徑由梯級轉為山徑,帶點上落,随後斜度漸增,景觀亦漸變開揚,而首個目标針山亦已聳立在前。沿沙石山徑上攀,接近針山時坡度驟增,而山徑也安裝木闆,以便遊人攀上山峰。
在針山之颠,從高處俯瞰城門水塘蜿蜒的塘畔曲線,别有一番韻味。另一邊是蔚林遍山,草山則屹立于後方。從山頂下降水泥級,很快便接上馬路。兩番遇上支路都應靠右走,續依循馬路直抵草山。走上标高柱,遠方的八仙山嶺、大埔市區、馬鞍山,以至獅子山亦盡皆入目。
最後由标高柱不遠處的支徑下降石階,再接上馬路,在分支處右走便可抵達麥理浩徑第七段的終點鉛礦坳。此處建有涼亭及公廁,是麥理浩徑的主要休息站。鉛礦坳道分三途,分别可上登大帽山,下走大埔碗窰及左走通往城門道。
交通
起點
須由城門道行走至起點 或 乘搭的士至第六段終點的燒烤場下車
終點
須左走往城門道 (約1.5小時) 乘搭往荃灣的小巴離開 或 在右方下降至大埔碗窰
需時 3.5 小時
長度 7 公裡
補給
無補給點
退出
攀過針山後,可随右方指示經道風山下走至沙田
攀越針山後,可先後沿左方的車道分别前往城門水塘或鉛磺坳
注意
路線的上落幅度大,遊者需具一定體能
路線中後段俱無遮蔽處,炎夏慎防中暑
總結
麥理浩徑第七段先後跨越針山及草山,路線的上落幅度大。前者的路段以水泥及泥徑為主,斜度及難度較高;後者則是馬路,坡度較低及較易走。沿途視野寬廣,舉目及遠,景緻甚佳。
麥理浩徑第八段的主要線路攀越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路線的起點在大帽山與草山的山坳鉛磺坳。在涼亭旁沿着麥理浩徑牌樓後的石級路上走,登上一大段較費力的石級後,山徑轉趨平緩,林蔭道也漸轉為開揚。兩旁綠草欣欣,後方亦可回望第八段所經過的草山。走過數群石堆後,便可下接至一個休憩點。此處的右方有一道小徑下引,可通往梧桐寨。由此繼續沿急斜的水泥徑上走,便可抵達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
走過雷達站後,便是一大段迂迴的下坡路。沿着蜿蜒曲折的車道下降,途中可觀賞大帽北坡的叢林。走過青年旅舍施樂園的路口後,再下行一段,便見右方車道旁的休息點。此處是麥理浩徑第八段改道後的新路段,而舊有的路段是沿大帽山道一直下走至荃錦坳。
由此上走一段,風景随即變得開闊,隻見新界的雞公嶺座落于左側,而大刀屻及觀音山則在右方。若在春日合适的時間到訪,樹葉泛紅添綠,色彩滿坡。此後随山徑下降,樹蔭漸増,随後經過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管理站後,很快便可抵達荃錦坳的荃錦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八段。
交通
起點
須乘搭小巴至城門道再行走至起點 或 由第七段續走
終點
巴士 51 号 錦上路港鐵站 - 荃灣(如心廣場)
(荃錦坳荃錦公路上車)
需時 3.5 小時
長度 9.5 公裡
補給
無補給點
退出
無退出點
注意
路線上落幅度大,遊者需具一定體能
總結
麥理浩徑第八段的路線跨越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路線的上落幅度大。途中除了可下瞰蔚林,也能觀賞遠闊山景。前段的路徑由艱辛漸轉平緩;後段則由車道轉至泥徑,更能貼近大自然。
麥理浩徑第九段的起點在荃錦坳的郊野公園管理站。在閘口後的林務車路起步,先會見到一些低矮的海芋。随徑上走不久,便見一些沒有背靠的木製座椅可供休息。這些簡單的座椅狀甚天然,而且沒有塗上顔料,在郊野較為少見。
沿着麥理浩徑的指示牌行走,會遇上多條支線,可分别通往白石橋、蓮花山、柴灣角、河背及青龍頭等地。路旁主要為相思樹,次之為潤楠屬的樹木。潤楠的果梗鮮紅,醬果紫黑,在這較單調的路段上甚是搶眼。當中也有數棵伫立路中的高大楓香樹。其後也多見白揪、山稔、地稔及毛稔等郊野常見植物。
最後沿着車道走至田夫仔營地旁,結束麥理浩徑第九段的行程。
交通
起點
巴士 51 号
荃灣如心廣場 - 錦田總站
(郊野公園下車) 30 分鐘
終點
須經過清快塘下走至深井乘坐以下交通工具離開 或 續走第十段
巴士 52X
屯門巿中心 - 旺角柏景灣
(深井上車)
巴士 53 号
元朗(東) - 荃灣(如心廣場)
(深井上車)
巴士 234A‧234B
浪翠園 - 荃灣西站
(深井上車)
小巴 96 号
青龍頭 - 荃灣(海壩街)
(深井上車)
小巴 308M
浪翠園 - 青衣站
(深井上車)
需時 1.5 小時
長度 6 公裡
補給
無補給點
退出
由起點沿林務車路上走不久,可往左方支徑行走經白石橋至近川龍的仙霞洞(官方指約需1小時)
注意
路段大部分與越野單車徑重疊,須多留意
總結
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為林務車路,難度較低,支線亦多。路線經過植林區,以觀賞樹木花草為主。
麥理浩徑第十段的起點位于田夫仔營地的入口。在林務車道依照大榄湧水塘的方向行走,走經田夫仔村便可到達永吉橋。
此處豎立着一系列的指示牌,由此再沿麥理浩徑指示行走(其他路線可往圓墩、青龍頭及馬鞍崗等地)至吉慶橋的休憩處大休。吉慶橋建于1868年,50件代在興建大榄湧水塘時曾重修,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曆史。吉慶橋下,滔滔東江水湧進大榄湧水塘。沿路再走數步,左方的一短小橋樑便是通往昔日麥理浩徑第十段的塘畔徑;然而此部分路段已于2009年10月起已改道,現時須繼續循着大榄林道大棠段的車道緩緩上走,在标距柱M177之後轉進左方山徑。
在脊上的泥徑行走,路徑稍見迂迴。沿徑一直行走,便可接至林務車道。由此可下瞰大榄湧水塘的塘中小島。再沿着車道下降至水壩,再走一段,便見右方的郊遊地圖牌。由此右轉,轉走引水道(沿車道下走可往掃管笏村)。
此後路線接上屯門健身徑,路旁設置着各種各樣的健身設施,休憩點亦漸多。途中不時可清楚望見高聳的青山。沿着引水道,走至地圖資料牌,依麥理浩徑指示左方下走 (直走為屯門徑),最後走過村徑,按地上麥理浩徑的方向指示一直走至何福堂樓,結束麥理浩徑整段行程。
交通
起點
須乘坐以下交通工具至深井再上走至起點(約1.5小時) 或 由第九段續走
巴士 52X
旺角柏景灣 - 屯門巿中心
(深井下車)
巴士 53 号
荃灣(如心廣場) - 元朗(東)
(深井下車)
巴士 234A‧234B
荃灣西站 - 浪翠園
(深井下車)
終點
巴士
各區 -各區
(何福堂書院上車)
鐵路 各區 - 屯門站
(屯門站上車)
輕鐵 各區 – 杯渡站
(杯渡站上車)
需時 5 小時
長度 15.5 公裡
補給
無補給點
退出
走過田夫仔營地入口不久可在左方經由清快塘下降至深井離開
在标距柱M174後可右轉續循元荃古道再接大棠自然教育徑及大棠山道至僑興路
大榄湧水塘水壩可沿掃管笏村路下達掃管笏村離開
在标距柱M192的休憩處旁邊有支徑可退出至掃管灘(黃金海岸)
從标距柱M196可沿梯級下走至屯門錦晖花園
注意
路線達15公裡,需一定體能
路線末段的村徑在雨後較為濕滑
總結
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中後段可瞥見大榄湧水塘的千島湖景緻及尖削的青山。行走的路段多為林務車道及引水道,路程頗長。賞樹以外,較為乏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