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浣溪沙經典語錄

蘇轼浣溪沙經典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23:24:58

蘇轼浣溪沙經典語錄(蘇轼的十首浣溪沙)1

浣溪沙

(一)

玄真子《漁父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

故加數語,令以《浣溪沙》歌之。

西塞山邊白鹭飛。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處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适的漁父,而是江南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鹭,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甯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後,不僅一時唱和者甚衆,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蘇轼浣溪沙經典語錄(蘇轼的十首浣溪沙)2

(二)

簌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缲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這是蘇轼寫鄉村生活的五首《浣溪沙》中的第四首,是這組詞中最生動活波的一首,宛如一幅鄉村風俗畫,有聲有色,有人物,短短幾句,猶如《清明上河圖》一般栩栩如生。

正是棗花盛開的時節,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花香。微風吹來,棗花簌簌地落下來,灑在行人的衣服頭巾上,滿身留香。村子裡到處都響着缲車缲絲的軋軋聲,桑蠶養殖已經結束,正是收獲蠶絲的時候。村頭那顆古老的柳樹下面,濃蔭覆地,樹蔭下的老人正在叫賣黃瓜。已經快到中午了,天氣漸漸悶熱起來,走了那麼長的路程,又喝了點酒,感覺有點昏昏欲睡,喉嚨裡象冒煙一般,口幹舌燥,有一杯清茶該有多好。還是敲門向老鄉讨一杯茶喝吧。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是蘇轼的組詞作品。這組詞作于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蘇轼時任徐州太守。當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轼曾率衆到城東二十裡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組詞就是在赴徐門石潭謝雨途中所作,主要寫作者途中所見、所聞與所感,用形象生動的筆觸描寫農村風光,語言清新樸素,情景逼真,富于生活氣息。這五首詞将鄉村題材帶入北宋詞壇,給詞壇帶來了樸素清新的鄉土氣息,為鄉村詞的發展開創了良好的文風,在題材上完全突破了"詞為豔科"的藩籬,對于詞境的開拓有積極的影響。

蘇轼浣溪沙經典語錄(蘇轼的十首浣溪沙)3

(三)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淨無泥。

蕭蕭春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發唱黃雞。

此詞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種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清美;下阕抒發使人感奮的議論,即景取喻,表達人生的感悟,啟人心智,"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是富于哲理的名句,包含着催人奮進的力量。

全詞即景抒情,寫景純用白描,細緻淡雅;抒情昂揚振拔,富于哲理。

(四)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首詞是記遊之作,上片寫景。晚冬季節,又是斜風細雨天氣,自然難有好風景。但在蘇轼的生花妙筆之下,蕭瑟的冬天也能寫出春天的妩媚,這當然是因為心境的關系。下片是享受清茶野菜的風味。結尾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是全篇的點睛之筆,正因為有閑适歡愉之心情,才能在隆冬之際,享受到品茗嘗蔬的滋味,表達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人生閑靜的理念。蘇轼早年有匡世之志,一心想建功立業,但烏台詩案使蘇轼備受打擊,到黃州後思想即有一大的轉變,淡泊名利的思想時時在詩詞中出現。

其實,"人間有味是清歡"一句,是化用杜牧《将赴吳興登樂遊原》的詩意。杜牧詩雲:"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 樂遊原上望昭陵。"杜詩和蘇詞表達的意思基本一緻,但杜牧一句"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暗示了詩人仍然希望有唐太宗那樣的明君,使自己能夠建功立業,所以用一"欲"字,是欲去還留的意思,其實心有不甘。蘇轼和杜牧是一樣的心思,但因為經過烏台詩案後,怕文字惹禍,所以用"人間有味是清歡"一句結尾,不敢再有杜牧那種"望昭陵"的明顯暗示。

蘇轼浣溪沙經典語錄(蘇轼的十首浣溪沙)4

(五)詠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綠葉照林光。

竹籬茅舍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

清泉流齒怯初嘗。

吳姬三日手猶香。

這首詞狀物富于神韻,把橘子這種既無名氣有無特色的水果描寫的栩栩如生,堪稱神來之筆。"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之句可以說深谙詠物詞的三昧之道,橘子既無其他特色,但它的味道卻是水果中的佳品,從此處着手,方顯作者之神技。

(六)重九舊韻

白雪清詞出坐間。

愛君才器兩俱全。

異鄉風景卻依然。

可恨相逢能幾日,

不知重會是何年。

茱萸仔細更重看。

這是一首送别詞,上片頌揚友人才高器大,表達了對友人的真摯熱愛之情,下片直抒重陽節恨别之情。古代有重陽節佩戴茱萸登高的習俗,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蘇轼這裡化用其義,使詞意更加深婉,惜别與留戀之情顯而易見。全詞詞短情長,語言流麗平易,感情深摯感人。

(七)荷花

四面垂楊十裡荷。

問雲何處最花多。

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

光陰須得酒消磨。

且來花裡聽笙歌。

這首詞雖然題目是詠荷花,但是作者通過對夏日清麗景色的描繪,重點抒發的是一種淡淡的寂寞之感和追求閑适快樂的心情,十裡荷花隻不過是一種美麗的背景,并不在作者描寫的對象之内。

蘇轼浣溪沙經典語錄(蘇轼的十首浣溪沙)5

(八)

(揚州賞芍藥櫻桃)

芍藥櫻花兩鬥新。

名園高會送芳辰。

洛陽初夏廣陵春。

紅玉半開菩薩面,

丹砂濃點柳枝唇。

尊前還有個中人。

這也是一首賞花飲酒的詞。"紅玉半開菩薩面,丹砂濃點柳枝唇"兩句,形象的描繪了芍藥和櫻桃豔麗的形象,設喻生動新奇。從來都是以花比喻美人,蘇轼卻别出心裁,以美人比拟鮮花。

(九)

(贈闾丘朝議,時過徐州)

一别姑蘇已四年。

秋風南浦送歸船。

畫簾重見水中仙。

霜鬓不須催我老,

杏花依舊駐君顔。

夜闌相對夢魂間。

這是一首贈别詞,是送給蘇轼以前的上司闾丘孝終的,即序中的闾丘朝議。蘇轼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時候,闾丘孝終是黃州太守。司闾丘孝為人正直,他那時候并沒有因為蘇轼是罪人而難為他,反而對蘇轼很尊重,所以兩人的關系很好,交往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蘇轼寫這首詞的時候,已經在徐州任職,闾丘孝終路過徐州,來探望蘇轼,臨别時蘇轼寫了這首詞送給他。

闾丘孝終是蘇州人,後來辭官回鄉,居住在一條小巷裡,命名為"闾丘坊",這個名稱沿用至今。蘇轼曾經到蘇州探望過闾丘孝終,所以詞的起句說"一别姑蘇已四年"。這首詞稱贊老上司依舊精神矍铄,面如杏花,這次匆匆一别,但夢中依舊會相逢,表達了兩人之間深厚的友情。

蘇轼浣溪沙經典語錄(蘇轼的十首浣溪沙)6

(十)

野飲松下,設松黃湯,作此阕。

羅襪空飛洛浦塵。

錦袍不見谪仙人。

攜壺藉草亦天真。

玉粉輕黃千歲藥,

雪花浮動萬家春。

醉歸江路野梅新。

蘇轼是一個很随意的人,并沒有通常士大夫們那種沒用的排場和假清高,他總是率性而為,暢快适意就好,所以攜一壺酒,坐在野外的松樹下也可以大醉一場,快樂如神仙一般。

首句羅襪生塵出自曹植的《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是說洛神步履輕盈地走在平靜的水面上,蕩起細細的漣漪;就像走在路面上騰起細細的塵埃一樣。"谪仙人"是指李白。蘇轼坐于松樹下飲酒,突然想到洛水女神在水面輕盈漫步的樣子,又想起"谪仙人"李白着錦袍,遊采石江的情景,心中向往,卻不能得見,因此心生遺憾;但第三句馬上一轉,雖不能像洛神和"谪仙"李白一樣潇灑浪漫,但能這樣席地而坐,自在地飲酒,無拘無束,自由自由,也很美好。

下阙"千歲藥"便是詞前序中說的"松黃湯",是用松花熬制的湯,據說喝了可以延年益壽,因此稱為"千歲藥"。"萬家春"是蘇轼自釀的酒,取名"萬家春"。現在市面上許多酒的名字裡都有一個春字,也許便始自蘇東波。他是著名的美食家,宋代的酒實行朝廷專賣,而蘇轼又非常嗜酒,所以幹脆自釀自飲。

這首詞清新秀麗,描寫了東坡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态度。

蘇轼浣溪沙經典語錄(蘇轼的十首浣溪沙)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