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魅力在于越陳越香,那麼,很多茶友會問及一個問題,到底多少年才最好喝?
倉儲的不同,以及茶葉儲藏的狀态,數量都會直接影響普洱茶的品質和最佳品飲期,也就是說,普洱茶并非在無限的時間裡越陳越香。
一般而言,在滿足原料好、工藝好、存儲方式和環境好這三大條件下,普洱茶才能存好,會好喝。
但相應的,如果是沒有嚴格遵循選料标準,原料等級低,制作過程中加入了如萎凋、低溫長炒等會導緻前發酵的工藝,以及後期存儲環境不符合要求,由此制作出來的普洱茶,存儲的結果極有可能“越寡越淡越薄”。
滿足存儲條件後,時間就會賦予普洱茶“越陳越香”的魅力。
所謂的“香”,其實是好的意思。普洱茶陳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化繁為簡、由儉變奢,從難化易”的過程。
一、化繁為簡,即大分子化為小分子的過程。
普洱茶,特别是普洱生茶的複雜性化合物,如酯型兒茶素,在陳化過程中,會逐漸轉化成可供人體吸收的簡單兒茶素,并進一步轉化其他的茶黃素,茶紅素,最後縮合成易被人體吸收的茶褐素;又比如,多糖類物質會逐漸轉化為簡單的呈甜味的單糖類,這也是我們會覺得中老期茶入口時甜度更好、茶湯更滑的原因。
二、由儉變奢,即内含物的種類從相對單一變為更加豐富的過程。
新一點的普洱茶,常常有直接沖擊力的苦、澀、回甘和生津,從而讓我們忽略了細節。
而中老期的普洱茶,由于直接的沖擊力變弱,品飲者反而會更注重細節的感受,關注茶湯厚度、滑度、飽滿度、層次和複雜度。當然,品鑒老茶是需要一定的品鑒能力和品飲閱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新手反而喜歡新茶的原因。
三、從難化易,即身體對茶葉的吸收能力由困難化為容易的過程。
因為原料和工藝的特殊性,年輕的普洱茶口感比較鮮爽,有沖擊力,但因為茶多酚比較豐富,喝起來對腸胃的刺激比較大,其适口性不強。
而老普洱由于陳放較久,經過長時間的後氧化作用,茶性變得較溫和無刺激,更易被人體吸收和接納。
在适宜的儲藏條件下,多變的陳化空間給予了普洱茶多元化的風格。那麼,滿足存茶的基本條件後,到底存多久才能達到好喝的程度?
通常來講,普洱茶理論上5-10年就有一個口感變化幅度。存10年以上,口感會更豐富醇厚。以目前喝到的茶品來說,有些存放40、50年以上的号級茶口感也是相當令人驚豔。筆者有幸喝到60年代的寶興号老生茶,的确是香如酒釀,濃烈萦繞,稠如米湯,油潤順喉。
至于一些對于普洱茶陳化的最長期限,目前看法并不統一,學界就目前普洱茶存放時間的上限問題各抒已見,仍未有定論,一些結論也是基于實踐得出的,沒有直接的科學證明。理論上來說,隻要是存放,就存在期限,存期過長,茶葉内含物質氧化殆盡,碳化表現明顯,就失去了飲用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