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雪開 (湖南工業大學 湘東曆史文化研究所)
攸縣,古名攸、攸輿,以攸水流貫全境而得名。史載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縣後,曆有攸縣、攸輿侯國、攸水縣、新興、安樂、攸縣之稱謂。置縣後,縣治初駐吳楚邊界攸輿侯封侯山附近,約在北朝陳辛已年(561),始遷攸江之上,五代後梁間(907~935),遷今攸縣城關鎮(梅城鎮)。攸水,源自楚、吳邊界,今攸縣鸾山鎮老漕村(原漕泊鄉)松林庵自然村(原松林村)。
攸縣,以攸水流貫全境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攸水出東南安成郡安複縣封侯山,西北流迳其縣北。縣北帶攸溪,蓋即溪以名縣也。”清同治《攸縣志》認為:“此不易之說也。”
攸,何以得名?至今難考。但也有迹可尋。攸,在甲骨文中,字形象數條小溪,有曲行之貌。字義含有河流曲行遠導之意。釋義一曰地名,二曰方國名。上古時亦多指某種河流名稱,也指某種地域間河流狀貌。《說文·攴部》:“攸,行水也。”段玉裁注“按:當作‘行水攸攸也’。行水順其性,則安流攸攸而入于海。”《孟子·萬章上》:“悠然而逝。”趙岐注:“悠然,迅走水趣(趨)深處也。”在古文中,“攸”通“悠”,其源出《詩經·小雅·漸漸之石》:“山川悠遠,維其芬矣。”《詩經·王風》等中亦有載。段玉裁認為“水之安行為攸。”古文中多形容流水安然悠逝之狀。在兩周共鼎上镌刻攸字,與甲骨文字形略同。至毛公鼎,便在人部旁加三點水。江陵楚簡上,則寫成與今文差不多的字樣。這說明“攸”字,有從繁趨簡之勢。
(攸蓮古道全由石塊鋪就,寬約1.5米。
2014年3月,攸縣發現一條始建于明代、現存長度約6000米的攸蓮古道,距今400年以上。這條古道是當時攸縣通往江西蓮花縣的古縣道,途中有三座青石橋。李春璞供圖
(攸蓮古道中的一座石橋)
清乾隆《攸縣志·舊志序》說攸縣“楚南古黔中地,苗民澳區。”準确地說,是越人奧區。苗民在楚置黔中郡後,多退居楚黔中郡南部西北部。不過,越人一些習俗。與苗民多有相似,逐誤為“苗民澳區”。古越人有喜種糯稻、嗜魚,逐水架木而居的習俗。越王勾踐說越人“水行而山處”,為習水民族。更喜歡占居河源上遊,取水釀“醴”(甜酒)。今株洲市醴陵市之“醴”,即以古越人(烏程氏後裔)擇漉(渌)水源頭而居,取漉水釀糯米酒而得名。今茶陵縣高隴鎮、秩堂鄉一帶,自古釀老“冬酒為最佳。”今炎陵縣(原酃縣)一些山區鄉鎮,也善釀糯米老冬酒。這些生活習俗,皆與古越人聚居此地密切相關。《楚辭·大招》有“吳醴白蘖,和楚瀝隻”句,這充分說明,在戰國中後期,吳國釀的“醴”,已借助楚國的“瀝”(過濾)技術(楚國立國後,就已掌握了向周朝進“貢茅”過濾酒糟的技術),終在楚地的吳越人與楚國人,共同釀造出窖藏數年後醇美清甜酒(即今湘東南數縣的“老冬酒”、元壇酒)。今柏市鎮的“元(原)壇酒”,馳名全縣。這應是戰國中後期,越人與楚人,共釀糯米酒,窖藏數年最佳的習俗遺存。其時,楚、越人共居今攸水上遊溪流兩岸,伐木架屋、燒荒墾田種稻(糯、粘),取清澈的溪流水,釀酒自飲,漸成習俗。因聚居地傍溪流而居,山川悠遠,流水曲長,故取名為“攸”,聚落以此為名。後形成著名的地域地名—攸邑。至戰國末,才被官方文書刻寫,形成攸地名。
攸輿得名,源于攸,攸源于攸之溪流;亦源于攸邑村落。攸溪作為地名,應晚于攸。攸為今攸縣最早的自然村落地名之一。而攸溪應是水名。溪,本義為山間的小河溝。《玉篇·水部》:“溪,溪澗。”《集韻·齊韻》:“谿(溪之古字),《說文》:‘山渎無所通也。’或從水。”文出張衡《東京賦》:“濯龍芳林,九谷八溪。”這說明源于《戰國策·秦策四》的“谿”字,到東漢中期,被新造出來的溪字取代。由此推測,攸溪得名,約在東漢中期,而攸之得名,要早得多。
攸輿之名,應是攸之溪流上遊地勢、山川、交通、風物等諸況的概括。得名約在戰國末,楚人向南經略南楚之時。《史記·索隐》曰:本名攸輿,例諸青有古名。當溯漢而上。這說明攸輿得名,在先秦之前。清順治《攸縣志·序》:“攸以水得名。”《該志》又雲:“攸在楚服之南,雲迷九面,洄朔千折,河不容刀,塗難方軌,中原多故,士鹹脫屣為涼士之依。”文中“塗難方軌”等句,源出《水經注·卷四·河水》,是說攸有溪流,但容不下小船,有道路卻不能兩車并驅。清乾隆《攸縣志·序》:“攸處長沙上遊,山川輝映,中多奧境。”這也說明攸輿得名,與今攸縣東部“多奧境”相關。共和國《攸縣志》記:攸水幹流全長111.1公裡,流域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46.5%。,其河床寬窄不一。上遊最寬者近幾米,中下遊最寬者達200多米,常言流量不算大,但總的看來,不能算作溪流。說它“河不容刀,塗難方軌,”應是今攸水上遊的地勢山川交通等實況的縮寫。
事實上《水經注》中已稱攸溪為攸水了。但又雲:“縣(縣治)北帶攸溪,蓋即溪以名縣也。”由此觀之,攸溪是指縣治駐地以上為攸溪,即上古之攸溪流,東漢中後期所稱名之攸溪。這也證明,當時攸縣縣治,在今攸水中上遊,即攸溪流經的地方。
戰國中後期,楚國強征南楚後,是否在今攸縣境内,設置攸輿縣,史無載。然而,并非不可能。其一,《戰國策·楚策一》記:楚國約在楚威王時(公元前339~前329年),設置黔中郡、巫郡,轄地今湖南西南部和貴州省東部等廣大區域。清乾隆《攸縣志·舊志序》中:“楚南(攸縣),古黔中地。”又雲:“攸在楚服之南。”清同治《攸縣志·原序》:“攸故南楚首郡(楚黔中郡)屬邑。”該《志》在“建制沿革”中雲:“春秋,屬楚,為黔中地,皆楚之南境。戰國,屬楚。”共和國《攸縣志·概述》:攸縣“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所開發。”2002年《攸縣志·建置沿革》:“春秋、戰國,攸縣屬楚黔中地。”湘東數縣古今縣(市)志,皆言所屬縣(市),春秋戰國時屬楚黔中群。
據1985年以來攸縣柏市鎮地下文物普查,發現有大型漢墓郡,有漢“五珠”圓形方孔錢模具,有封侯山,有上嶺街遺址。這表明今柏市鎮中洲村一帶,漢以前有較大群居村邑或城邑。這很可能是戰國中後期,楚國經略南越時,在吳楚邊境今攸縣境内設置的攸輿縣治。正如這一時期,在今茶陵縣秩堂鄉發現有小塘古城遺址一樣,很可能是楚國在吳楚邊境今茶陵境内,設置的荼(茶)陵縣治。當然,這需要作進一步考證。然而,根據當時楚拓南疆,每滅一侯國,必置郡縣。以及戰國時“城”與“縣”不分的慣例。今攸縣柏市鎮中洲村古城迹象遺址,極有可能是楚國在楚莊王時設置的攸輿縣縣治駐地。
其二,魏昌《楚國史》、張正明《楚文化史》、楊寬《戰國史》等楚史專著記載:戰國時期,楚國農業、手工業相當發達。水稻普遍種植;蠶桑絲織業繁興;鐵農具普及農戶;冶銅冶鐵業最先進。青銅兵器為諸國利器。甚至在長沙戰國楚墓中,還出土了戰國時目前最早的全弩。鐵器制造及其它手工業,它國莫能相比。長沙、江陵楚墓中,出土的絲織品、琉璃品(最早的玻璃品),更屬諸國上乘。至于房屋建造、造船、竹木制造等工藝,諸國不能攀比。商業與貨币,周流天下。現已知先秦的金銀币,皆為楚國所造。甚至釀酒技術,也名聞諸侯國。以上情況,在《山海經》《越絕書》、《戰國策·楚策一》《呂氏春秋·貴卒》《楚辭·招魂》中,以及《史記·範睢蔡澤列傳》《禮記·内則》《楚辭·九章·涉江》《國語·楚語下》《戰國策·宋衛策》《史記·貨殖列傳》《左傳·莊公四年》等古籍中,皆有記載。而地下文物考古,也佐證了以上記載的正确。這充分表明,自春秋中期,楚莊王(公元前613~591)大敗晉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後,逐漸由北向東南,拓展國土,經略南疆,至戰國中期以後,據《淮南子·兵略訓》:楚國“南卷沅湘,北繞穎、泗,西包巴蜀,東裹郯、淮。穎、汝為洫,江、漢以為池,垣之以鄧林,綿之以方城。”自楚文王到公元前223年楚為秦所滅400餘年内,據考楚國吞并了50餘個周分封的諸侯國及附庸國,加上民族部落,總數有百餘國族。今湖南境地,已全在楚國掌控經營之中,而長沙則是經濟、政治、文化等聚集中心,成為繼江陵之後的又一大都市,為楚南重鎮。《史記·春申君列傳》:“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可見戰國中後期,楚國置縣,已相當廣泛密集。攸輿縣在戰國中後期,先屬楚南黔中郡,後攸縣屬秦蒼梧郡,又與今長沙大都市(古稱青陽)相距不遠。約在戰國中末期,在今攸縣境内置攸輿縣,極有可能。
其三,1983年湖北江陵張家山漢簡《奏谳書》中有蒼梧郡屬縣中有“攸”字地名。《奏谳書》中《獄簿》,是一起審理攸令[廣内“隼”]執法失當的案件。《獄簿》中有:攸令[廣内“隼”]赴攸縣“初視事”;蒼梧郡攸縣利鄉發生叛亂;“新黔首”、“所取荊新地”,及其它等内容,證明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攸縣。
這表明攸為自然地名,過渡到地域地名,作為縣級政區地名,至少在秦末之前,就已出現。戰國中後期,楚國以吳起(?~381年)為相,變法圖強,結果一年多時間,正如《史記·吳起列傳》所說:“南平百越,北平陳、蔡。”威震中原諸國,秦、晉也為之震驚。《後漢書·南蠻傳》:“吳起相悼王,南并蠻越,遂有洞庭、蒼梧。”2003年,在湖南龍山縣裡耶鎮,出土十幾萬秦簡中,有“洞庭郡”、“蒼梧郡”的記載。由此可知,在戰國中後期,今湖南境内設置的“洞庭郡”、“蒼梧郡”,實為楚悼王十三年左右(公元前397年~前396)設置,管轄楚南廣大地域。洞庭,當指今長沙、常德一帶;蒼梧,按《山海經·海内經》所雲:“南方有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今考九疑山,又名蒼梧山。《逸周書·王會篇》:“倉吾翡翠”,叙述在長沙之南、廣西之間。倉吾,即蒼梧。由此可知蒼梧,應在湖南與廣西之間,亦即今湖南永州市境内。其郡域,難以稽考。依當時推測,洞庭郡當以今長沙為中心,青陽(長沙古名),可能為洞庭郡治。蒼梧郡當以九疑山為中心。《華陽國志·蜀志》記:秦昭王27年(公元前280年),秦司馬錯率秦軍攻楚,占領楚國黔中郡,設置秦黔中郡。今考楚黔中郡郡治駐今湖南沅陵縣城西,秦黔中郡郡治駐今湖南常德市區。秦黔中郡轄縣十二,其中有容陵縣、陰山縣等。這兩縣縣治,今考均在今攸縣境内。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軍攻南越,行軍路線有五,又啟“新道”通南越。秦在“新道”中滅楚蒼梧郡,又置秦蒼梧郡,郡治駐今湖南常德市區。因管轄不便,便将原楚屬黔中郡管轄的攸輿縣,簡稱攸縣,劃歸秦蒼梧郡管轄。這便是《奏谳書》中所稱之的“攸”。公元221年,又分“湘川”(今湘江流域)地域,置長沙郡。從此洞庭郡消失,存亡約170餘年。此後,原屬秦蒼梧郡的攸縣縣域為鄉域,劃歸陰山縣,屬長沙郡。
其四,攸輿侯國之設,應是恢複楚國攸輿縣域之明證。明崇祯《長沙府志》載:秦伐楚置陰山縣。清乾隆《長沙府志·攸縣》亦從之。這是不确切的。據西漢《奏谳書》記:秦滅楚,撤楚攸輿縣,置秦攸縣,屬秦蒼梧郡。秦置長沙郡時,撤攸縣置陰山縣,攸縣地域僅歸陰山縣。攸縣僅以攸輿鄉邑屬陰山縣轄,屬長沙郡。《漢書·地理志》載:西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攸縣,治所在今縣城東,并置容陵縣,治所在今攸縣縣城西,今安仁縣永樂江入彙洣江之處,即今攸縣渌田鎮大洲村與衡東縣草市鎮之間。西漢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封長沙王子劉福為容陵侯,僅存13年後國除。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容陵縣歸入陰山縣。《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記:漢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長沙王子劉則為攸輿侯。《史記·索隐》按:今長沙有攸縣,本名攸輿。這充分說明,攸縣原名攸輿縣。劉邦建立漢後,至漢武帝劉徹時,因念楚國舊情,封長沙王子劉則為攸輿侯。楚人曆有崇左尚赤拜東向,不忘宗祖之習,恢複攸輿名,是這一風俗的體現。兩宋之交王觀國《學林新編》認為:西漢封國之名與古縣名相同,原因是“古之封爵,多取縣名。”這也印證今攸縣境域,約在戰國末,确已設置攸輿縣。隻是史料湮沒,無記載而已。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劉則篡死罪,棄市,國除,恢複攸縣名。
其五,攸縣封侯山之名,亦佐證攸輿縣治地,應在封侯山附近。《史記·卷二十一》明載:劉則封侯,逐有封侯山之名。封侯山,地處今攸縣柏市鎮石橋村之東向,南北走向,與今江西省安福縣交界,海拔約801米。江西省《安福叢錄》記:西漢置安平、安成二縣,分屬豫章郡、長沙國。安平縣治,駐今安福縣泸水河東岸的竹江鄉星安都(今城田、矮屋、洋口村一帶);安成縣治,駐泸水河西部今安福縣嚴田鎮橫屋村一帶,兩古縣治相隔48公裡。西漢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封長沙王子劉蒼為安成侯,為侯國。今攸縣境内封侯山,也應是安成侯封侯山。西漢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複為縣。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分豫章安平縣、長沙郡安成縣及廬陵郡袁水流域部分地域,置安成郡。[23]安成縣從長沙來屬。西晉太康元年(280),改安成縣為安複縣,至《水經注》記攸水源出“安成郡安複縣封侯山”之後,更名顯全國。唐武德十二年(629)改安複縣為安福縣,屬吉州。從此,湘贛兩地郡、縣志,記載不絕。封侯山因劉則、劉蒼封侯而得名。說明今安福縣一部分地域原屬攸輿縣,安福縣封侯山實為攸輿縣封侯山,按其時慣例為了便于祭祀,侯國封侯山,必在侯國國治附近。如西漢容陵侯國,亦有象征封侯的侯昙山。《水經注》:“容水(作者注:實為洣水一級支流永樂江)從侯昙山下注洣水”即是。這從另一側面證明,攸輿侯國封地中心,在攸輿封侯山附近,也可說明戰國末攸輿縣治駐地,即在封侯山附近。
攸縣得名。《漢書·地理志》:“長沙國,秦郡,高帝五年為國。莽曰 (鎮)蠻。屬荊州……。縣十三:臨湘,莽曰撫睦。羅,連道,益陽,湘山在北。下隽,莽曰閏隽。攸,酃、承陽、湘南,禹貢衡山在東南,荊州山。昭陵…荼(茶)陵,泥水西入湘,行七百裡。莽曰聲鄉。容陵、安成。廬水東至廬陵入湖漢。莽曰思成。”曆代國史、省、市、縣志,皆以此為據記:西漢高帝(祖)五年置攸縣。以《水經注》雲:“縣北帶攸溪,蓋即溪以名縣也。”即攸縣以攸溪名縣。事實上應是以古攸輿縣為名,簡稱攸縣。當然攸輿縣,是以攸及攸邑而名縣。東漢中後期,攸溪流才改稱攸溪,故《水經注》才有此稱名。
攸水縣得名,當在南朝陳(558~589)之間。清順治《攸縣志》:“梁朝(531~555)始遷縣(治)于攸江之上”。1984年《攸縣志·縣治》:“舊志載:攸縣古城在縣東攸水南岸(确實地址待考),五代後梁(907~923)時遷至今址(今攸縣梅城鎮)。”2005年《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攸水縣》“南朝梁、陳間以攸縣改名,治今湖南攸縣東北。”2002年《攸縣志·建置沿革》:“(南朝)陳(558~589)壬申”,湘州刺史王琳襲據湘州。辛已(561)湘州降,罷羅州,改攸縣曰攸水,隸湘州。2010年《中國地名大詞典》:“攸水縣,古縣名,南梁、陳間以攸縣改名。”因攸溪流經此處,河床漸寬,水流漸豐,故改攸溪為攸水。從攸水經今攸縣酒埠江鎮舊時官田(今被酒埠江水庫淹沒),至今攸縣大同橋鎮界江村,自古稱為攸水中遊。因其時縣治已設在羅家坪攸水中遊北岸,故将攸縣改稱攸水縣,以攸水名縣。這也表明攸縣縣治,已從縣境極東,遷置“攸江之上”了,攸江即指攸水。《元豐九域志》已稱攸水。與清順治《攸縣志》:“梁朝(531~555)始遷縣(治)于攸江之上”,剛好吻合。
據以上史料推斷,今攸縣網嶺羅家坪“古城遺址”,應是南朝陳(561)設置的攸水縣治無疑。之後分攸水縣為安樂、新興兩縣,至唐貞觀元年(627),又複名攸縣,縣治仍駐原攸水縣治。之後攸縣縣治曆南北朝、隋唐約340餘年,一直未遷。直至五代後梁(907~935)之間,攸縣縣治,才從攸縣網嶺羅家坪,遷至今攸縣城關鎮(梅城)。《大清一統志》記:五代梁楚國遷攸縣治于今址(今城關鎮),雖未言明從何處遷來,據以上記載判識,應從今攸縣網嶺鎮羅家坪遷來無疑。
史載秦置陰山縣,屬長沙郡。東漢,攸縣、容陵縣與攸輿侯國,俱屬長沙郡,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容陵縣并入陰山縣。三國吳太平三年(258),分長沙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郡治均駐衡陽。陰山、攸縣俱屬湘東郡。南朝齊因之,南梁天監中(502~519),分陰山縣置湘潭縣。隋開皇九年(589),攸水、陰山縣、茶陵、建甯諸縣并入湘潭縣,初屬衡州,大業三年(607)屬衡山郡。隋大業三年(607)改臨湘為長沙縣,醴陵并入長沙縣,屬長沙郡。唐武德四年(621),析湘潭縣地複置建甯、安樂、新興(安樂、新興均從攸水縣地析置)、陰山、茶陵諸縣,置南雲州,安樂、新興兩縣與陰山、建甯、茶陵俱屬南雲州,州治駐攸水縣治(今攸縣網嶺鎮羅家坪村)。武德四年(621),從長沙縣地複置醴陵縣,屬潭州。唐貞觀元年(627)撤南雲州,将所屬建甯、安樂、新興、陰山、茶陵五縣合為攸縣,屬衡州衡陽郡。唐武後聖曆元年(698),分出攸縣所轄茶陵舊地,複置茶陵縣,屬衡州衡山郡,複置建甯縣,屬潭州長沙郡。唐天寶八年(749),複置湘潭縣,建甯縣并入湘潭縣,屬潭州。至此後,攸縣之境域及縣名不易,直至如今。1993年《湖南古今地名辭典·株洲市·攸縣》、2009年《湖南地名志·株洲市·攸縣》、2010年《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以及共和國《攸縣志》《茶陵縣志》、《湘潭縣志》《株洲市南區志》。攸縣政區地名源流,記載無誤。
攸水(攸江),亦名伯水。伯水得名,應與劉則封為攸輿侯相關,封侯山得名之後,逐名攸溪為伯水,《禮心·王制》:“王都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說文》“伯長也。”古今文中有多種釋義,這裡當指以上引義。因劉則為長沙定王子劉發長子,封侯較早,爵位較高(伯爵),封侯之地域較今攸縣地域為大,地跨今湘、贛邊界,又因攸溪(攸水)流貫侯國全境得名,故稱攸溪為伯水。
攸溪,亦或攸水源頭在何處?自《水經注》之後,國志、地志及省、市、縣志書、地志等,皆引《水經注》之說,即“攸水出東南安成郡安複縣封侯山,西北流……”清乾隆《長沙府志·山川志》:“攸水,縣東十五裡,源自安福封侯山。”清光緒《湖南通志·水道一》:“攸水源出安福縣界,西北流入攸縣境。”清同治《攸縣志·山川》:“攸水自安福縣發源,經山背入攸縣石橋江,——《水經注》所謂出封侯山者,指此。”以上所載,皆受《水經注》影響。共和國成立後,國、省、市縣的志書及地志,皆言攸水源出江西省蓮花縣大背嶺公德山,這是值得商榷的。
攸水源頭,并不在“封侯山”,而在今攸縣鸾山鎮漕泊村松林庵(原漕泊鄉松林庵村)。郦道元《水經注》所指封侯山,經考在今攸縣柏市鎮之東的石橋村内,主峰海拔801米,山勢延聳于吳楚交界處。攸水并非出自此處。今考攸水上遊攸溪,古今主幹有三源流。一是源于今攸縣柏市鎮境内泉康水;二是源于今江西省蓮花縣功德山(又名歐公山)大背嶺水;三是源于今攸縣原漕泊鄉松林庵水。泉康水流至今柏市鎮風塔村雙江口,長約12公裡;功德山大背嶺水,流至鳳塔村雙江口,長約10公裡;松林庵水流至鳳塔村雙江口,長約23公裡。其中松林庵水流至今攸縣鸾山鎮漕泊村,入陰河至海棠洞出口,長約15公裡,從海棠洞出口入今柏市鎮富頭村禹王洞(傳說為古代夏禹治水,曾途經此地,故名。按《史記》載:夏禹治水未途經今湖南境内),出禹王洞天坑至山間羅浮江,又至鳳塔村雙江口約8公裡。兩源流合流後,經鳳塔至柏市鎮治南,始稱攸溪。至今攸縣黃豐橋鎮、烏井、昭村、官田(今酒埠江水庫區),共有11條源流相繼彙入。官田以上諸水,合稱攸水上遊。根據“河流唯遠”原則判識,松林庵水為攸水源頭。攸水全長約123公裡。比共和國《攸縣志》定論的,多近12公裡;比共和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定論的,多出約8公裡。
事實上,清乾隆《攸縣志·江》中,已明指“羅浮江(即攸溪源頭段)在東鄉,去縣(治)東一百四十裡,自石窦中發源有羅浮魚。”羅浮魚,是産于地下陰河中的特種無鱗魚,因産于羅浮江,故名。清同治《攸縣志·圖考》中,無論是《縣境全圖》、《水道源流圖》,還是《陂塘圖》,都明确标注攸水源頭,在羅浮江上遊之漕溪,即今松林庵水。然而,因受《水經注》影響,在攸水源頭的表述中,又都引《水經注》之說,造成圖文前後矛盾的現象。2002年《攸縣志·水系》認為:“上遊,攸水古名攸溪,有南北二源。北源發于江西省蓮花縣功德山大背嶺,南流10餘裡,經烏石嶺入攸縣柏市東部石橋,與發自封侯山的南源會合。”在此,“南源”應指源于漕泊松林庵水。結果文中仍受《水經注》影響,否認攸水上遊南源為攸水之源。但在文中也承認,有“源自漕泊松林庵的伏流30裡的禹門洞、羅浮洞水。”2009年《湖南地名志》也受《水經注》影響,采共和國《攸縣志》之說,但在該《志》第四章風景遊覽地表述中,也承認“左洞陰河流經天坑形成瀑布,注入右洞,再由此彙入山外的羅浮江,成為攸水源頭之一。”經本人實地考察,結合古今《攸縣志》及全國、省、市有關地志記載,我認為,今攸縣鸾山鎮(2005年漕泊鄉并入)漕泊村松林庵水,應為攸水源頭。
禹王洞,為攸邑境内寓祭地名。今攸縣縣城西門下的禹王宮,是攸邑後人為紀念大禹治水之功而建,并非說明大禹治水途經攸邑。至于近年又傳大禹娶塗山氏之子,名曰攸女為妻,實屬傳聞無據。《史記·夏本紀第二》:“夏後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帝王世紀》引《連山易》曰:“禹娶塗山氏之子,名曰攸,生餘。”又曰:“禹娶塗山之子,名曰攸女,生啟。”塗山,位在何處,今有三說。一說位在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東岸,又名當塗山,與荊山隔淮相對。相傳本是一山,禹鑿為二,以通淮水。《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候于塗山。”即指當塗山。《史記·索隐》:韋昭雲:“塗山,國名,禹所娶,在今九江。”應劭曰:“九江當塗有禹墟。”杜預雲:“塗山在壽春東北”,皇甫谧雲:“今九江當塗有禹廟”,則塗山在江南也。《系本》曰:“塗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塗山氏号女憍也。”二說在今浙江紹興西北。《越絕書·紀地傳》:“塗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縣五十裡。”三說在今重慶市東,俗名真武山。《華陽國志·巴志》:“禹娶于塗山,今江州塗山是也。”三說之中其中兩說與長沙有關,一說與淮河有關。塗山地望不在湖湘,更不在攸縣。禹所娶之妻,名号三别,曰女娲,曰女憍,曰攸女,竟究源出何地,又何氏何名,實難稽考。
綜上所述,攸縣,古名攸,攸邑,又名攸輿。以攸水流貫全縣境而得名。約在楚悼王十三年左右(公元前397年~前396年),設置攸輿縣,屬黔中郡。秦初,撤攸輿縣置攸縣,屬秦蒼梧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後撤攸縣置陰山縣,攸縣僅以鄉邑屬之。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複置攸縣。西漢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長沙定王劉發子劉則為攸輿侯。侯國廢後仍名攸縣。至南北朝陳辛已年(561),改攸縣為攸水縣,縣治從縣極東,始遷攸江之上。唐貞觀元年(627),又改稱攸縣,縣治駐原攸水縣治(即南雲州治)。至此後,攸縣地名、地域不易至今。五代後梁間(907~935),縣治始遷今攸縣城關鎮。攸水,古名攸,溪流名。因劉則封侯始改稱伯水,東漢中後期,改稱攸溪,置攸水縣後,又改稱攸水。攸水源頭,并非《水經注》所言“攸水出自東南安成郡安複縣封侯山……”而是自古源自楚、吳邊界,攸縣境内今鸾山鎮老漕村(原漕泊鄉)松林庵(原漕泊鄉松林庵村)。
株洲發布頭條号報道 (編輯 行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