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膝關節退變引起膝蓋酸軟無力

膝關節退變引起膝蓋酸軟無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5:54:45

許多中老年人群容易出現 O 型、X 型腿,膝關節疼痛、使不上勁等情況,這很可能是膝關節的「骨關節炎」,應當引起重視。有一些時候大家說的「老寒腿」,也是這個病。膝蓋痛、腿變形可不是老年人專利,年輕人也要當心。

膝關節退變引起膝蓋酸軟無力(膝蓋痛腿變形腿沒勁)1

01腿變形、膝蓋痛,絕大部分是「骨關節炎」。骨關節炎也被稱為「退變型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 也常被老百姓叫做「老寒腿」。

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是困擾很多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女性患病者明顯多于男性。據統計,目前我國的骨關節炎患者超過人口總數的 10%,且發病率随年齡增加而增高。

膝關節退變引起膝蓋酸軟無力(膝蓋痛腿變形腿沒勁)2

02骨關節炎的表現和影響

骨關節炎可以發生在任何關節,常見部位包括手、膝蓋、髋部和脊柱。

骨關節炎的信号:

• 剛起床或者久坐之後關節僵硬或者靈活度變差

• 一個或多個關節腫脹或疼痛

• 活動時有骨頭摩擦的感覺或者聲音。

• 有骨刺,長在關節周圍的硬結節

後果: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随着時間的推移會惡化。關節疼痛和僵硬可能變得非常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不能工作。

所以,如果你的關節疼痛或僵硬持續幾天後沒有消失,鐘魯藝骨科診所骨科專家鐘魯藝醫生建議您及時就診。

膝關節退變引起膝蓋酸軟無力(膝蓋痛腿變形腿沒勁)3

03骨關節炎的風險因素

什麼人容易得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最常發生在60歲以上的人群。年輕人因為關節損傷也可能會患骨關節炎。

膝關節退變引起膝蓋酸軟無力(膝蓋痛腿變形腿沒勁)4

骨關節炎的風險因素包括:

01超重

我們身上那些多餘的肥肉都是骨骼的負擔。增加的體重增加了對負重關節的壓力,比如你的臀部和膝蓋。你的體重越重,你的風險就越大。另外,脂肪組織産生的一些蛋白質還可能會在關節周圍造成有害的炎症。

02年齡

骨關節炎的風險随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女性的風險略高于男性,原因不明。

03關節損傷

在運動或意外事故中發生的關節損傷都會增加患骨關節炎的風險。即使是多年前的創傷,看起來也已經完全愈合,還是會增加患骨關節炎的風險。

04關節畸形

有些人天生有關節畸形或有軟骨的缺陷,這都會增加骨關節炎的風險

05關節軟骨基因缺陷

遺傳因素

06某些工作和運動對關節的影響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在某一特定關節處重複負重,那麼這個地方可能最終會發展為骨關節炎。

膝關節退變引起膝蓋酸軟無力(膝蓋痛腿變形腿沒勁)5

「鴨子步」幫你判斷膝蓋有沒有問題

動作要點:首先緩慢下蹲到最深,然後像小鴨子一樣左右腿交替蹲着向前行走。

如果下蹲過程中感覺膝蓋前方有針刺一樣的疼痛,或者覺得膝蓋很酸脹,說明膝關節的髌骨軟骨可能有損傷。如果行走過程中膝蓋卡住動不了,或者覺得膝蓋内側或外側明顯疼痛,則說明半月闆可能有損傷。

注意:這個方法對大腿的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性有一定要求,不建議 50 歲以上的人嘗試。測試之前要做好防護,或在他人陪同下進行。

測完之後,如果沒什麼不适感,那麼恭喜,你的膝蓋還是一個好膝蓋!接下來,做好預防就夠了。

膝關節退變引起膝蓋酸軟無力(膝蓋痛腿變形腿沒勁)6

04骨關節炎的鍛煉方式

現提供6種防治老年性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供中老年朋友選擇,在其膝關節疼痛緩解後,應開展以下積極的運動療法,以促進康複。

一、緩步行走

膝痛緩解後首先應進行行走訓練,開始時緩步行走,腿要緩擡輕放,避免膝關節骨面撞擊,加重損傷。

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鐘以内,每日進行20~30分鐘。以後逐漸加長鍛煉時間,在3周内達到每次鍛煉可以維持20~30分鐘的标準。

二、騎自行車

每天30~40分鐘的騎車運動,可以令膝痛老人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三、慢跑

對于膝關節症狀不是很嚴重的老人,慢跑是增強關節韌帶彈性的好方法。

跑步時最好用腳的前半部分先着地,以緩沖腿的震動,防止膝關節損傷。跑步結束後不宜馬上停下來,而應緩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四、高位馬步

兩膝稍變曲(10~30度),以膝關節不痛為宜。靜蹲不動,兩手平舉,目視前方,開始堅持幾分鐘,并逐漸增加時間。一般達到每次10分鐘左右即可,每天早晚各做1次。

五、仰卧擡腿

仰卧床上,患腿上擡15度左右,初做時可保持1~3分鐘,練習一段時間後,空中擡腿時間争取達到10~15分鐘。随後也可練習用腳挑一個枕頭,增加力量,每天2~3次。

六、直身跪坐

晨起後或晚上臨睡前,兩膝跪在床上練習跪坐。跪坐時腰杆保持直立、臂部盡量向後坐,盡量能接觸到腳後部。

膝關節退變引起膝蓋酸軟無力(膝蓋痛腿變形腿沒勁)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