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吾如儀
“三頭一掌”!這是哪門什麼絕世武功?
非也!
那麼“ 三頭一掌 ”是什麼?
2006年,我幫家鄉組織了幾位著名書畫家去衢州采風。
衢州有關部門熱情接待,安排參觀遊覽。并以衢州特色美食招待北京的朋友們!
某日,主人以鴨頭、兔頭、魚頭、鴨掌飨客。稱曰此名“三頭一掌”系衢州最具特色之佳肴。我面對美食卻甚畏之。蓋因這“三頭一掌”全是辣味。衢州人好辣。而我這個衢州人實在有愧,從小未受辣的熏陶。其他朋友或多或少尚能品嘗之。最料想不到,好友楊再春雖為唐山人,竟嗜辣成性,連吃四個兔頭,贊不絕口,尚不感足,又要一碗大米飯,更索取最辣的辣椒醬,拌入米飯食之。讓衢州朋友們都伸姆指贊歎!飯後,大家乘興揮毫作書畫以樂!
我為此得詩一首:
佳肴兔鴨魚三頭,
有人歡喜有人愁。
香糯飯拌辣椒醬,
龍飛鳳舞雲煙樓。
講到“三頭一掌”,我和朋友們講個故事。
在很早以前,衢州府有戶人家,全家三口人,一個瞎子奶奶和孫子、孫女。因家境貧寒,靠孫子上街撿破爛,勉強維持生活。一年到頭能吃上的幾頓葷菜基本上是街坊丢棄的鴨頭和兔頭之類的東西。一天正午,有一個過路人經過他們家門口,聞到了濃濃的香味,肚子頓時餓得厲害,就好奇地問瞎子奶奶燒的是什麼。瞎子奶奶半天也說不出口,于是,過路人就自個兒掀開了鍋蓋,一股香辣味撲面而來,鍋裡面全是鴨頭和兔頭。過路人也未等奶奶開口,就開始吃了起來,不知不覺一鍋的“好菜”加上一壇留作過年喝的三白酒都被他吃了個淨光。過路客很是歉意,掏出了十兩銀子,寫下了一個便條後匆匆告辭。等孫子孫女撿破爛回家,打開便條一看,上面寫着四個大字“頭頭可道”,大字下面還附有“用這些銀子開個小店,生意一定紅火”一行小字。
君子好财取之有道,祖孫三人打聽了半年也沒找到這個好心人,于是在城南門旁開了家鹵味店。店裡的食品香味吸引了來來往往的路客,一傳十,十傳百,一到中午便賣個淨空。後來,店裡來了個貴人,聽說從廬山和黃山遊玩回來本打算直接到江郎山的,遠遠聞到這個熟悉的香味就一直追随了過來,酒足飯飽後在餐桌上留下了“頭頭是道”四個字。孫子孫女感到非常好奇,莫非同一個人?等到醒悟時,人卻不知去向了。人們後來才知道這個貴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旅遊家和文學家徐霞客先生。
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衢州街坊鄰裡沿用祖輩的鹵制方法,用衢桔皮,大南門的大蒜等香料鹵兔頭吃。到了80年代後,鹵兔頭走向了酒店,之後吃鴨頭、魚頭和鴨掌也開始流行起來。從此“三頭一掌”成了衢州一個名片!
如今,又上了電商網購,連首都北京也開起了以“三頭一掌”為招牌美食的衢州食府!
朋友們!您去過衢州嗎?您是否也想嘗一嘗這“三頭一掌”?如果您能吃辣,這将絕對可以飨爾口福!
責任編輯:無弦、源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