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也是臘八。
昨日北京下雪,
讓南方的朋友們羨慕不已。
大寒時節廣東民間喜歡吃糯米暖身,因為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中醫認為它性溫味甘,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糯米最常見的做法便是糯米飯,其實入菜也是不錯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糯米的幾種家常做法。
01古法生炒糯米飯
舊時一到秋冬,生炒糯米飯就在廣東和港澳地區的餐桌上“蒲頭”,這可是粵菜師傅的“一絕”。
一盤優秀的飯必須是糯米粒粒飽滿而幹爽,每一粒米都能均勻地挂上豉油,能夠滲透入肉汁風味。生炒糯米飯最考驗廚師的耐性與細心程度,由于糯米的黏性特質,稍微一不留神就會黏住鍋底;下湯不能過多,否則糯米受濕過度,彼此黏連成一團。生炒糯米飯三次濺湯,再焗三次。用湯不用水,糯米的滋味自然出來了。生炒糯米飯裡,少不得臘腸、冬菇、蝦米、菜脯粒、蔥、芫茜,還有飽滿大粒的花生。
02臘味糯米飯
在廣東,糯米的最家常吃法,要數經典的臘味糯米飯了。各種廣式臘味遇上糯米的清香,口味可以有N種可能性,但每一款,都能找到它的粉絲。
在家做臘味糯米飯,最重要的就是要對糯米進行充分的浸泡,煮出的糯米飯才會又香又軟。一般是浸泡2小時以上,然後倒去泡糯米的水,洗淨糯米,加入沒過糯米的清水蒸20分鐘左右。将冬菇、珧柱、臘腸、培根、臘肉等切成小粒,喜歡的話還可以加入胡蘿蔔、青豆等。将所有的配料炒香,加入用浸泡冬菇的水和生抽、蚝油拌勻制成的醬汁,拌勻,焖3分鐘左右。将配料拌入蒸熟的糯米飯中翻炒一下即可享用。
03蚝豉糯米雞
眼下生蚝肥美,正是吃蚝的好時節。那如果生蚝和糯米雞“聯姻”,又将會是怎樣的新奇味道?
這個想法可以有,一份蚝豉糯米雞便能一嘗其“鮮”。與多數生蚝美食使用新鮮生蚝不同,蚝豉糯米雞以幹生蚝為宜,因其蚝香濃郁。泡發的生蚝需要用姜蔥酒炆一下,以去腥提味。内餡除了配上口感細嫩的雞腿肉外,還會酌加一點鹹蛋黃增香。整體上而言,這可能是餡料最為豐富的糯米雞。
在幹荷葉的包裹之下,一番入籠高溫清蒸,讓蚝香、荷香與雞肉、蛋黃的鮮香完美融合,而經過肉汁浸潤的糯米粒油潤飽滿,入口奇香襲人 、“蚝”情滿滿!
04糯米荷香骨
材料:
豬排中排骨、糯米、綠豆、幹荷葉、叉燒醬、海鮮醬、柱侯醬、五香粉、蜜糖、醬油、精鹽、蔥花末。
做法:
1.取适量糯米、綠豆,分别加入冷水浸泡一整晚,待糯米發白、綠豆發脹時撈起晾幹,将綠豆逐一去皮備用。
2.将豬排中排骨斬砍成段,相繼加入叉燒醬、海鮮醬、柱侯醬,并略放一點蜜糖,拌勻後同樣腌制一整晚,以讓肉和骨充分入味。
3.以幹荷葉墊底,于糯米和去皮綠豆中放少許醬油和精鹽,略加一點五香粉,一起拌勻後盛裝于荷葉之上。然後依序擺上已腌制好的中排骨塊,最後再撒放一層糯米和去皮綠豆,基本覆蓋住骨塊即可。
4.入籠上鍋,以中大火蒸約40分鐘左右,出籠上桌時表面撒一點蔥花末增色添香。
05糯米淮山粥
材料:大米、糯米、淮山、冰糖
做法:
1、大米洗淨加水,用小火熬制兩到三小時,至粥綿稠。
2、加入糯米、豆漿熬煮。
3、加入淮山打成的粉末,至淮山與粥融為一體,最後加入少量冰糖。
有煮意:
糯米粘性強,可以讓粥更加香滑。豆漿和冰糖能為粥增添豆香和清甜。
更多精華文章▼▼▼
【一周靓湯】益智溫補靓湯,為大寒“保暖”醒神→_→「鍊接」
文火熬土雞3小時,簡簡單單出本味→_→「鍊接」
要溫補,要精緻,還要不肥膩,牛肉可以試試這樣做→_→「鍊接」
沒有什麼寒冷,是煲仔搞不定的→_→「鍊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