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中保護學生的老師?新華社成都9月10日電(記者吳曉穎、李力可)災難來臨,他們奮不顧身、勇敢逆行,為學生撐起生命“保護傘”;災後,他們投身救災一線,化身“炊事員”“疏導員”“搬運工”,成為抗震救災的特殊力量……在泸定地震中,四川老師們身體力行地表達着愛與責任,交出了教師節的“最美答卷”,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汶川大地震中保護學生的老師?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新華社成都9月10日電(記者吳曉穎、李力可)災難來臨,他們奮不顧身、勇敢逆行,為學生撐起生命“保護傘”;災後,他們投身救災一線,化身“炊事員”“疏導員”“搬運工”,成為抗震救災的特殊力量……在泸定地震中,四川老師們身體力行地表達着愛與責任,交出了教師節的“最美答卷”。
勇敢“逆行”的鼓勵:“不要怕,有老師在”
清掃學生宿舍、維修恢複教學樓内的設施設備……位于泸定縣泸橋鎮大壩村的泸定縣特殊教育學校内,老師們中秋節期間仍在校值守,為複課做準備。
這是一所去年新建的學校,面向全州招生,33名在校生中最小的6歲、最大的16歲,多數學生為智力殘疾、肢體殘疾。面對突發災害,這些學生比尋常孩子更需要老師護送逃生。
9月5日泸定6.8級地震發生時,泸定縣特殊教育學校的任課老師、後勤人員不約而同地沖進學生寝室,一邊招呼有自理能力的學生下樓,一邊扶的扶、抱的抱、背的背,迅速把行動不便的學生轉移到安全地帶。不到3分鐘,老師把全體學生都安全撤離了出去。
8年級班主任陳雪抱起一名男生沖到樓下放到空地上,又冒着餘震飛奔回宿舍樓,一間間查看寝室中有無遺漏的學生。在三樓走廊,發現一名男生受到驚吓蜷縮在角落裡,她一把抱起男生跑到操場。
“不要怕,有老師在。”她不停地在男孩耳邊輕聲安撫,孩子才慢慢松開了緊攥着她衣服的手。把男孩交到班主任手中後,47歲的陳雪才感到腿又酸又脹。
這次強烈的震感讓陳雪回想起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十多年來,她親身感受到學校對安全教育越來越重視。汶川特大地震後,安全教育在全國中小學校全面加強。四川中小學建立地震防災避險教育長效機制,每所學校都設有應急預案,師生通過日常演練形成應對災難科學避險的“條件反射”。在泸定縣特殊教育學校,每周上兩次安全課,每月進行一次抗震避險應急演練,已成為常态。
疏導情緒的歡聲笑語:“為抗震救災出一份力”
上午9點,在泸定縣磨西鎮貢嘎廣場集中安置點,挂着“青青兒童樂園”紙牌的藍色帳篷裡傳出陣陣歡笑聲,身着志願者“紅馬甲”的磨西鎮幼兒園老師陶茜正在教20多名孩子念古詩、猜燈謎。
為疏導災區孩子們的情緒、減輕家長們的壓力,共青團四川省委在災區設置“青青兒童樂園”,配備志願者陪護照看孩子。帳篷内挂滿了絨花、千紙鶴,這些是陶茜和其他志願者連夜布置的。陶茜說,“我們還準備了小禮物,陪安置點的孩子們度過一個難忘的中秋節。”
在災區,老師們忙碌的身影随處可見。震後,一些震區學校成為臨時安置點,教師就地轉為志願者服務安置點群衆,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搭建帳篷、煮飯熬粥、搬運物資、資料登記、防疫宣傳等工作。
54歲的莫百貴也是一名教師志願者。今天學校放假,他放棄休息時間,趕到泸定縣政務服務中心幫忙裝卸救災物資,“第一次經曆震級高、烈度強的地震,感受到第一時間救援是多麼寶貴。在災難面前,要守望相助、并肩戰鬥,我這個外鄉人也為抗震救災出一份力。”
莫百貴是浙江省對口支援甘孜州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從去年6月起,他一直在泸定中學支教。莫百貴的家鄉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台州市,從江南水鄉到川西高原,一年多來,他和大山裡的師生們結下了深厚感情,“晚上和老師們一起熱熱鬧鬧地過個節,這裡就是我的第二個家。”
溫情守護的通話:“第一通電話是老師打來的”
在地震災區的大學生們,收到了來自老師和學校的特别關心。家住泸定縣岚安鄉昂州村的高雪在四川農業大學讀大四,因疫情學校推遲了開學。
地震時,高雪全家五口人正在地裡摘花椒,突然感覺腳下地動山搖,一擡頭,看到對面的山上滾下巨石。所幸全家人都平安無事。
震後接通的第一個電話,是大學班主任範川打來的,電話那頭,聲音焦急萬分:“怎麼不接電話?你現在安全嗎?家人都好嗎?”震後第三天,她收到四川農業大學發放的2000元泸定地震受災學生臨時困難補助。
“近一周以來,範老師每天都會給我打一通電話,詢問我家裡受災、上網課、論文寫作情況,幫我疏解焦慮情緒。”高雪很感動。
剛經曆過地震的高雪,格外能體會到團圓的重要。今年是她上高中以來,第一次和家人一起過中秋。“昨天村裡給每家每戶發了月餅。”今天一早就在花椒林裡忙碌的高雪說,下午會提前收工回家,買條魚加個菜,一家人團團圓圓過個節。今天也是教師節,高雪說,她要給教過她的老師們發去祝福短信。
來源: 新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