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品文史
溥儀皇帝不但一生坎坷曲折,而且終生無子女,以至于晚年患病時,連個照顧他的人都沒有,這不禁讓人感到惋惜。但回清朝顧曆史我們發現,溥儀無子的情況并非個例,他前面的兩任皇帝同治和光緒皆是如此。
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其中是否有什麼秘密?
驚人的巧合
翻開清末曆史我們發現一個規律。
1、清末三位皇帝都是在慈禧的掌控下登基。
2、都是幼年登基,分别是6歲、3歲、3歲。
3、雖然三人都是一生無子嗣,但他們的兄弟卻枝繁葉茂,也就排除了遺傳問題。
同治帝是鹹豐獨子暫且不說,但這裡要提一下鹹豐帝,他的一生隻有兩位子嗣,一位早夭,一位就是同治,但鹹豐的幾位兄弟都堪稱子女制造機,生育子女起碼5個以上,特别是弟弟奕譞,一生共孕育了包括光緒在内的10位子女。
而光緒的幾位兄弟也都是子孫滿堂,其中以載沣子嗣最多,共孕育了包括溥儀在内的11位子女。
最後就是溥儀,他的幾位兄弟都有子女,而其中四弟溥任則連續生下3個兒子。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這3位皇帝不論是父輩還是兄弟輩,都是子孫滿堂,唯獨做了皇帝的他們都是終生無子,因此許多人都會聯系到慈禧太後。
确實如此,慈禧自從進入皇宮之後,皇室的人丁就異常單薄,如果不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那隻能說明慈禧是大清朝的一個災星,甚至連活了61歲的溥儀也是孤老終生。
圖:皇弟溥任
溥任的三個兒子當然了,這些都是迷信不可盡信,至少除了皇帝以外的皇室的香火還是比較旺盛的,比如溥儀的弟弟溥任,他不僅有三個兒子,而且都成為了國家的中流砥柱。
長子金毓嶂,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早年在原北京地質學院學習,畢業後為了緩解家庭負擔,他主動請纓前往條件艱苦的青海野外從事勘探任務,而他這一幹就是17年。
雖然他的出身在當時來說比較敏感,也讓他受到了許多歧視,但他并不氣餒,還是通過自己努力的學習和奮博的工作态度改變了人生。從青海回來之後,他先後擔任過許多重要的職位,最終成為了我國礦石以及石油勘探方面的專家。
次子金毓則,他從小就喜歡羨慕學者,成年後他通過努力的學習,發表過許多學術文章,而他也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學術研究,因為其突出的貢獻,還曾擔任過一所大學的院長。
金毓則在學術界收獲了鮮花和掌聲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當初的理想。
三子金毓岚,是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師,這主要因為父親溥任就是一位教師,在長期的見聞習染之下,讓他對人民教師産生了一種天然的喜愛之情,所以他也就選擇了子承父志,成年後成為了一位教師。
因為他有着别人所沒有的身份和經曆,因此他的教育方式獨特且極具個人魅力,這也就得到了許多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圖:金毓岚(中)
小結雖然溥儀終生沒有子女,但我們從他寫下的《我的前半生》中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的人身的悲劇和喜劇看的很透徹,也表現出了他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但讓他唯一遺憾的,就是他沒生育能力。
而弟弟溥任的三個兒子都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作為大伯的溥儀,心裡多少都會有些安慰吧。
參考資料:《清史稿》、《我的前半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